在金庸的《天龙八部》里有一门神功唤做六脉神剑。
六脉神剑有质无形、变化多端,是男主段誉的拿手绝技。只要段誉成功施展六脉神剑,任何强敌都会败下阵来。
说来奇怪,这门神功为何彻底断了传承,以至于在后世江湖里销声匿迹?
六脉神剑是大理段氏的段思平所创,是一门能隔空伤人的无形剑气。
原来“六脉”乃手臂的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阳明胃经、少阳三焦经,以此对应少泽剑、中冲剑、商阳剑、少冲剑、关冲剑、少商剑六路剑法。
只要打通了六脉,又凝聚了浑厚无比的内力,便能通过双手的六根手指激射出六种风格迥异的剑气。
好比右手大拇指是手太阴肺经,对应的是少商剑。这脉剑法剑路雄劲,颇有石破天惊,风雨大至之势。
右手食指则是手阳明大肠经,对应的是商阳剑,有巧妙灵活,难以捉摸的特点。
右手中指乃手厥阴心包经,属于中冲剑,特点为大开大阖,气势雄迈。
右手无名指属于手少阳三焦经,对应的是关冲剑,有拙滞古朴取胜的特点。
右手小指属于手少阴心经,乃六脉的少冲剑。有轻灵迅速,让对手防不胜防的特点。
左手小指则是手太阳小肠经,对应的是少泽剑。由于忽来忽去,变化精微,能攻对手一个措手不及、疲于奔命。
你看,六脉中的任何一脉剑气都能重挫对手,倘若将六脉剑气一同施展,更是变化莫测、稳操胜券。
这就能解释段誉的六脉神剑为何能打得慕容复披头散发、狼狈不堪,只因六脉神剑实是强大无比。
不过该如何解释段誉没有将六脉神剑传给后世子孙?
你可能不知道,段誉虽是《天龙八部》里的虚拟人物,却真实存在于历史之中。原来金庸以大理宣仁帝段和誉作为原型,创出了段誉这个人物角色。
这样一来,就能解释段誉明明将六脉神剑、北冥神功、凌波微步三大神功集于一身,为何却激流勇退,带着王语嫣、钟灵、木婉清返回大理。只因金庸为了让段誉向历史原型靠拢,这才有了段誉返回大理的后续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金庸的《天龙八部》还能与《射雕英雄传》前呼后拥。
好比在新修版《天龙八部》里,金庸如此写道,黄蓉笑道:“想当年丐帮乔峰乔帮主在聚贤庄独战群雄,又以降龙二十八掌在少林寺前打得众魔头望风远遁,雁门关前逼迫契丹皇帝折箭为盟,不敢南侵,真是何等英雄。”
可见在金庸巧妙地架构之下,段誉、萧峰等人竟客观存在于射雕时代。
金庸还写道:大理(史称‘后理’)宪宗宣仁帝段誉,登基时年号‘日新’,后改文治、永嘉、保天、广运,共有五个年号,其后避位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传位于其子段正兴。
段正兴是谁?他便是南帝段智兴的父亲。也就是说,才高八斗的金庸将武侠与历史融为一体,在这种亦假亦真的折叠之下,金庸撰写的武侠小说让人看了之后信以为真、啧啧称奇。
不过问题也跟着接踵而至,既然段誉成了大理君王,且史书记载段誉(段和誉)子孙满堂,那该如何解释段誉的孙子段智兴只能凭借一阳指在华山之巅,与王重阳、黄药师、欧阳锋、洪七公比武论剑?
但凡段智兴学会了六脉神剑,王重阳等人哪里挡得住段智兴的三招两式?
其实,六脉神剑不但艰涩难懂,还需要修炼者凝聚源源不绝的内力。段誉屡屡邂逅奇遇,凭借北冥神功巧取豪夺,吸走了不少好手的内力。
段智兴就没有如此深厚的福缘,这似乎能解释六脉神剑为何会断了香火。不过段誉若逆运北冥神功,可将一身内力传给段智兴,段誉为何没有这么做?
一种解读之法非常有趣,你看段誉的晚年生活有多惨就懂了。
原来段誉登基为帝后并没有封王语嫣做皇后,而是选择政治联姻,与相国高量成的女儿高氏结为夫妻,并封高氏为大理皇后。
段誉掌政初期,是以礼仪为衣裳,以忠信为甲胄,以智慧为心肝。远之来者割地而封之;不归化者,兴兵而讨之,自是天下大化。
可随着大理日渐富庶,高氏皇后却在后宫里刮起了一阵又一阵腥风血雨。
史书《滇史记》中写道,高后乃命褫其衣,杖之百,大理禁中杖人所用,乃以全竹为之,通其节而实以铅,王德妃受杖未及半,血流殷地,穆贵妃不忍,因跪求赐帛,钟贤妃以下亦环跪乞恩,誉闻,急赴之,乃许赦智昌,高后乃释之。而智昌已瘴疾而故。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高氏皇后掌管了后宫的生杀大权,能跳过段誉直接用竹子做成的杖棍责打众妃。如此看来,金庸笔下的王语嫣是以王德妃作为原型,笔下的钟灵是以钟贤妃作为原型,笔下的木婉清是以穆贵妃作为原型。
其中王德妃深受段誉宠爱,更是平白无故地遭受高氏皇后的杖刑。一日,高氏皇后将王德妃打得血流满地,钟贤妃、穆贵妃一起下跪乞求,高氏仍不停手。直到“段誉听闻、急赴之”,这才让王德妃捡回了一条性命。
高氏皇后的阴狠毒辣远不仅于此,到了段誉晚年,高氏皇后还怂恿段誉的子孙觊觎段誉的王位,将整个大理弄得乌烟瘴气、内争外叛。
段誉本就因为高氏无故殴打妃子搞得心灰意冷,眼见子孙又为了王位自相残杀、机关算尽,段誉万念俱灰之下避位为僧,再也不过问尘世间的是是非非。
看到这里,就能理解六脉神剑为何彻底断了香火,只因失望透顶的段誉如何肯将六脉神剑传给这些不孝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