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谜案”探案式科普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演
突发胸痛、昏厥,患冠心病多年一直病情平稳的张阿姨,为何突发心梗?怎样的风险潜伏多年而一朝发作,“伤”了她的心?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学术支持的首个全国科普月、世界心脏日健康科普日活动之“带疱伤心,主动联防”主题公益科普近日在上海开启,与会专家谈及心血管疾病“多病共存”成常态、疾病管理也应“多病共管”这个话题。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围绕心血管疾病共病风险的探案式科普上演。通过一桩基于真实经历改编的“心血谜案”,心内科、皮肤科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化身“医线探员”,抽丝剥茧,揭示潜伏在心血管患者身边的健康风险。
“多病交织”状态可能形成叠加危害
当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高达3.3亿,其中高血压患者2.45亿,冠心病、卒中患者均超千万;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居民总死亡近50%,高居各类疾病首位,被称为威胁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进入纵深推进阶段,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已被纳入重点防控范畴。然而在老龄化加速背景下,整体防控形势仍然严峻:一方面,心血管疾病患者基数庞大,发病率持续攀升;另一方面,中老年患者往往面临多病共存问题,而“多病交织”状态可能形成“1+1>2”的叠加危害,进一步增加健康负担。
近年来,国家持续倡导“三高共管”理念,呼吁将各类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纳入协同防控体系。今年世界心脏日的主题“Don't Miss a Beat(律动不息)”,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在会上呼吁,“关注每一声心率,关注心脏的健康,重视心脏健康的每一个影响面。”
“我国老年心血管疾病负担逐年增加,合并症多、器官功能衰退、并发症发生率高等因素是关键问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心内科副主任钱菊英教授分析,这类患者通常面临用药复杂、治疗负担重等问题,甚至因管理不当导致病情反复,既影响生活质量,也加重医疗资源消耗。因此,加强中老年人群“多病共管共防”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们谈到,在众多共病威胁中,感染性疾病的威胁容易被忽视,影响却不容小觑。
“心血管疾病不仅会直接损伤心脏、血管等器官,还可能导致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中风等致残致死性事件,还会增加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的风险。”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长征医院心内科主任梁春教授介绍。
共病管理关口前移抵御“伤心”之患
事实上,心血管疾病叠加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并非“小概率事件”。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生蛇”,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发的常见感染性皮肤病。“超过90%的成人体内潜伏着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罹患带状疱疹,中国每年的带状疱疹病例数超600万例。”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疼痛科、康复科执行主任郑拥军教授表示,50岁以上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都是高风险人群。
疼痛是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之一,可贯穿于病程全程。更令人揪心的是,心血管疾病可能引发“痛上加痛”。梁春教授谈到,“心血管疾病患者患带状疱疹后,疼痛程度更强,对生活带来的影响更严重也更持久。与此同时,带状疱疹也可能反过来加重心血管负担:带状疱疹发作后,患者短期内心梗风险上升68%,脑出血和中风风险增加78%。”
此外,钱菊英教授也提到,带状疱疹的感染对心血管疾病的病人产生不利的影响,不仅是难以忍受的病痛,还非常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发病期间,可能会激发体内的免疫反应或炎症反应,造成心血管疾病事件会增加。
中山医院上演的“心血谜案”探案式科普短剧上,突发心梗的张阿姨正是这种情况。
这样的“伤心共病”不仅让患者煎熬,也加重了家庭的照护压力。“心血管疾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后,往往面临更高的疾病管理难度和治疗成本。对他们来说,做好共管共防,对本身的疾病控制和减轻感染性疾病的叠加负担都有积极意义。”郑拥军教授说。
全市70多家门诊可开具疫苗健康处方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深入推进,我国正不断强化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管”全链条管理,坚持预防为主,注重关口前移。《“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也强调强化多病共治共管,完善老年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充分体现国家对“共病共管”及“预防先行”的高度重视。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黄卓英称:“预防始终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以上海为例,目前全市有70多家门诊可以开具疫苗健康处方,为高风险人群提供个性化预防建议。通过在慢病诊疗中同步落实共病预防措施,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减少共病或并发症发生,从而改善患者预后,亦有利于推动医疗服务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郑拥军教授进一步谈到,面对像带状疱疹这类“伤心风险”,积极预防比发病后治疗更能守护健康。建议风险人群,如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更应做好主动预防,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社区作为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亦是预防接种服务的“第一阵地”,浦东新区新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花迎雪结合多年一线经验谈到,“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人群不是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人群,而是更需要科学地把握接种时机。如处于疾病稳定期,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降低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接种前可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其他专科医生咨询,进行科学接种。”
在“预防先行”趋势下,医防融合新模式正不断落地,社区是重要基层“支点”。花迎雪谈到,“我们正通过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更便捷的免疫服务等举措,扎实推进医防融合,也让社区成为‘主动联防’中的坚实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