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在军校时,我们作为学员是被管理者,习惯于“听令而行”。如今成为新排长,我在工作中还有些“学员心态”,例如给战士下指令时总怕表述不准确被笑话。这种“想当排长又怕当排长”的矛盾心理让我有些焦虑。我该如何克服?
某部排长 小 郑
谢顾问:你正在经历“角色认同过渡期”,这是新排长常见的心理挑战。从被管理者服从型思维变为管理者主导型思维需要时间,不必急于否定自己。
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放下干部架子,和战士们一起整理内务、一起攻克难题,用“同甘共苦”代替“指手画脚”,以此加深和战士的感情,赢得他们的理解;二是从日常小事开始实践,比如决定训练前的热身方式、晚点名的表扬名单等,之后根据结果去复盘决策过程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逐渐找到管理者的感觉;三是勤学善问,多观察连队主官和班长骨干如何处理解决问题,主动向他们请教带兵技巧、管理经验,学习组训方法、专业技能,集众人之长来补经验之缺,加速自己的成长。
问:在军校,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到了基层却好几次“露怯”。组织战术训练,战士们问一些问题,我有时答不上来;讲装备原理,战士们听得“一头雾水”,可老班长用几句话就讲明白了。看到战士们带着“怀疑”的眼神看我,我越来越怕暴露自己的短板,该怎么办?
某部排长 小 吴
谢顾问:从校门走进营门,要实现从学历向能力、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需要尽快练强专业技能、强化个人素质,实现课堂与训练场的对接:一是用难题“倒逼”自己加强学习,把战士们的问题列成“攻坚清单”,尽快学懂弄通;二是遇到不懂的事不要慌乱,不妨坦诚说明“这个问题我还不太熟,咱们一起研究”。战士们如果觉得你抱着诚恳好学的态度钻研,反而更容易接纳你、认可你;三是从自己擅长的领域突破,比如体能过硬就带着战士加训加练,先在战士们心中建立威信,再及时补齐其他短板。
问:当了新排长后,我感觉自己有很多场合融不进去:向上级汇报工作,有时说不到点子上;和其他排长一起讨论工作,他们聊得火热,我却插不上嘴;想和战士们亲近,却被当成“领导”。这种“上下够不着、左右融不进”的状态该怎么解决?
某部排长 小 张
谢顾问:你的困境,其实是新环境社交适应不良造成的。沟通心理学中,陌生环境下人际关系建立需要找到正确的沟通频道,对上级“讲结果”、对同级“讲价值”、对下级“讲情感”,频道对了,关系就会变融洽。
向上级汇报前,尽可能了解汇报内容的前因后果,准备好应对方案。比如汇报战士思想情况,不要只说“战士小李情绪低落”,可以说“小李因考学失利情绪不高,我计划让心理咨询师开导他,如果他想继续报考就多加鼓励”,这样会让上级觉得你不仅发现了问题,还可以解决问题。
和同批新排长多沟通交流,比如你擅长开展教育,就讲一讲如何把理论课讲成“故事会”。看到其他新排长擅长管装备,就请教如何让战士自觉爱护器材,在彼此分享中获得支持与合作。
与战士相处,要知兵爱兵,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和特点优长。每天争取花点时间与一名战士聊聊天,掌握他的家庭情况、个人爱好等。下次交流时你提起这些细节,战士们会觉得“排长心里有我”,会认为得到尊重和关心,就会愿意亲近你。
问:当了新排长后,看到有的军校同学去了机关,有的读了研究生,而我身在基层,有时难免对未来感到迷茫,成长目标何时才能实现?
某部排长 小 宋
谢顾问:你的迷茫源于职业比较偏差。心理学中,人会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估自我价值,但选错参照系会导致认知结果受到影响。既然选择到基层任职,瞄准的应该是如何提高能力,尽快成为一名优秀的带兵人,不因暂时的困难而退缩、一时的得失而踌躇,才能脚踏实地积累经验、增长本领,从而过好基层关、走好军旅路。
新排长的成长,就像爬一座山,刚开始可能会被角色转换的“陡坡”累得喘不过气,会因理想现实的迷雾看不清方向,会被能力不足的碎石硌到脚,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主动调整心态、优化行动,就会离成长目标越来越近。请记住,如今经历的压力都是未来带兵的心理“铠甲”,今天解决的问题会成为明天解决新问题的宝贵经验。
(武警江西总队心理咨询师蒋湘桂执笔)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