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 | “比冰箱还贵”的冰箱贴,为何成了年轻人的“旅行记忆馆”?
创始人
2025-10-13 14:01:32
0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从各地旅游带回的冰箱贴,并称价值“比冰箱贵了”,相关话题一度登上热搜。更有网友调侃,这届年轻人的冰箱已然成了“旅行记忆馆”。

△网友在社交平台展示天宫藻井冰箱贴

冰箱贴能成为文旅“顶流”,与火热的文旅产业密切相关。如今在热门景区、网红博物馆,冰箱贴几乎已是纪念品标配,带回一枚当地的冰箱贴,成为不少年轻消费者留存旅行记忆的固定选择。更重要的是,冰箱贴的创意与技术在持续升级——中国国家博物馆以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灵感设计的凤冠冰箱贴,不仅复刻文物的华丽工艺,更搭配AR技术,让消费者可在手机中“试戴”三维凤冠、观看文物修复过程。高创意也对应着不低的制作成本,据文创产品合作方透露,锌合金等金属材质的冰箱贴成本约40-60元,若叠加流沙、夜光等工艺并计入设计开销,成本可能超过60元甚至达到80元,这也解释了为何部分冰箱贴“价值不菲”。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冰箱贴售价几十元,基本符合当代年轻人对轻量化纪念品的消费需求。有专家认为,冰箱贴作为低价、高频的消费品类,已形成文旅消费的“入门效应”,能进一步带动其他高附加值产品的关注。从功能来看,冰箱贴跳出了多数文旅产品“买后闲置”的模式,可化身为家居用品,让旅行记忆融入日常。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收藏清单”,如今冰箱贴因兼具文化赋值、限量发行及制作成本等因素,正显现收藏品化趋势。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2024年推出的天宫藻井冰箱贴,作为限量产品,截至2024年11月累计销量超3万个,曾被称为“北京最难买的冰箱贴之一”,其168元的官方售价在二手平台已溢价至358元。一套11件的琉璃制“五脊六兽”冰箱贴,售价近1000元,仍不乏追捧者。部分二手交易平台甚至出现热门冰箱贴“囤货倒卖”的现象,原本承载文化意义的文创产品被赋予投机属性。

冰箱贴的火热,折射出文旅衍生品的情绪消费效应。年轻人把冰箱门打造成旅游回忆展示柜,“看一眼都开心”的背后,正是这种全新情绪价值的生动体现。现在的冰箱贴早已超越普通纪念品的范畴,既是文旅产业创新活力的缩影,也是年轻人文化认同与情感寄托的载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1940年8月20日,为了打破日寇对敌后根据地的经济封锁和军事进攻,增强国内民众的抗日信心,八路军各...
原创 康... 在古代,皇帝自视为“真龙天子”,因此他需要一些亲信来协助他管理国家,尤其是在宫廷内部。为了保证自己的...
原创 她... 贺龙出身贫困家庭,但他的家族背景却与中国大多数普通穷人家有所不同。这个家族与“哥老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原创 中... “中国稀土”再次成为了热门话题,就因为中国商务部突然公布了一份公告。 这次对中国稀土的出口管制力度...
微言 | “比冰箱还贵”的冰箱...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从各地旅游带回的冰箱贴,并称价值“比冰箱贵了”,相关话题一度登上热搜。...
原创 耗... 在波多黎各的茂密丛林中,一个曾经举世瞩目的科学巨擘静静地躺着,如同被遗弃的战场。它就是阿雷西博射电望...
大幅低开,午后如果应对? 春哥祝各位平安吉祥,万事如意。 周末关于升级的消息面刷屏了,很多人担心今天会不会来个千股暴跌,在昨天...
镇街周报|佛山“双节”文旅成绩... ■互动 过去一周,佛山各个镇街都有哪些新闻值得关注? 镇街周报,你pick谁做头条?(可多选)1、“...
曹德旺:我承诺捐100亿元一定... 全球每3块汽车玻璃,就有1块来自中国福耀。专注一个领域、深耕一个市场,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带领员...
原创 中... 导语: 2025年10月,当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从斯德哥尔摩传来,整个东亚的科学界再次被这束来...
原创 假... 本文是一种假设的情境,通过换位思考来探讨欧美文明世界可能会如何处理一些极端情况。这个设定发生在一个完...
原创 原... 最近,国内军事杂志《舰载武器》曝出了一则消息,称成飞的歼-36战机并没有搭载大家期待的涡扇-15发动...
原创 中... 据《金融时报》报道,中国正在限制国内电信网络使用诺基亚和爱立信的设备。报道说,中国正推动关键技术基础...
原创 俄... 台岛问题的复杂局势 台岛问题一直是中国最核心的利益之一。自1949年两岸分治以来,这一问题就未曾停止...
财说丨净利暴涨近一倍,塔牌集团... 界面新闻记者 | 陶知闲 在水泥行业 “需求弱势不改,价格前高后低” 的 2025 年上半年,塔牌...
广东这个原创话剧全省巡演,为何... 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纪念日。在此之际,广东大型原创红色话剧《先锋少年》圆满完成粤...
国庆假期的另一种打开方式为何令... 胡欣红 “9月30日晚上,我回到老家,10月1日上午开始掰玉米,一直要掰到今天中午,吃完午饭,我再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