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养老险公司上演增资“接力赛”。
10月13日,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民养老”)增资项目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正式披露,拟征集投资方数量不超过5个,拟募集资金对应持股比例或股份数不超过4.71亿股,用于补充一级核心资本,支持主营业务发展。
这是继2024年底引入安联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安联投资”)为战略投资人之后,国民养老第二次进行增资扩股。若此次增资计划顺利落地,国民养老或将重回国内养老险公司注册资本规模第一的位置。
再启增资扩股
目前,国民养老的总股本为113.78亿股,在10家养老保险公司中排名第二。按照此次拟募集资金对应持股比例或股份数不超过4.71亿股测算,增资完成后,新股东的合计持股比例或不超过3.98%。
根据公告,意向投资方须为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依法注册并有效存续的企业法人,除须符合《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对保险公司相应类别股东资质的相关要求,还应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支付能力、商业信誉和市场信用。
具体而言,意向投资方自身或其控股股东或其实际控制人净资产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盈利;须以自有资金参与本次增资且出资来源合法,并非使用银行贷款及其他形式的非自有资金,不存在委托持股、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等情形;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及失信等不良记录。
在增资条件上,公告也明确,本项目仅接受货币形式出资,参与本项目的单一意向投资方投资金额不得低于1亿元(含);不接受意向投资方关于业绩对赌、股权回购、业绩承诺、收益保证等要求;不接受联合投资体投资等。
公开资料显示,国民养老成立于2022年3月,是首批“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金”双试点的专业养老保险机构,也被称为第三支柱“国家队”。
从股权结构来看,该公司的股东较为多元化,包括工农中建交和邮储等六家国有大型银行理财子公司,中信、招商、兴业、民生、华夏等五家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及相关下属公司,中信证券、中金公司、泰康人寿等大型证券保险机构及下属公司,以及国新资本、京投公司、熙诚资本控股等国内投资及实业领域知名企业。
2024年12月,国民养老保险引入安联投资为新股东,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113.78亿元。“多元的股东结构为公司治理带来了独特优势。众多股东单位向国民养老派出了股权董事、监事,且基本为总行部门或者子公司主要领导,董监事充分参与公司重大决策,把握战略方向,进行财务监督,也为国民养老带来股东协同和资源支持。”国民养老表示。
2025年上半年,国民养老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5.39亿元,同比下滑38.94%;净利润为2.04亿元,同比下滑20.15%。截至6月末,该公司的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590.78%、603.72%。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指出,国民养老在资本充足的情况下仍积极“补血”,主要是为了增强公司的资本实力,以支持其业务拓展和产品创新。与此同时,引入战略投资者还能优化股东结构,获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支持,提高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掘金银发经济
记者梳理发现,忙于增资的不只有国民养老。近年来,恒安标准养老、太平养老、泰康养老等专业养老险公司相继释放出增资信号。
具体来看,2023年末,恒安标准养老推进2亿元增资,由股东恒安标准人寿全额认购。
2024年5月,中国太平宣布,比利时富杰集团拟以10.75亿元向太平养老增资。增资完成后,富杰集团将持有太平养老10%的股份。与此同时,中国太平还授予富杰集团未来增持太平养老的选择权,可增持最高至(含)24.99%。
2023年4月和8月,泰康保险集团先后两次向泰康养老“输血”10亿元,泰康养老注册资本由原先的50亿元增至70亿元。2024年4月,泰康养老再次增加注册资本20亿元。2025年6月,泰康养老宣布股东泰康保险集团向其增资20亿元,注册资本将从90亿元跃升至110亿元。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出台政策文件,对养老险公司的发展定位和业务结构进行重塑,引导养老险公司回归养老主业。适应监管要求,成为专业养老险公司加快补充资本的动因之一。
2021年12月,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通知》,提出养老保险机构原则上不得经营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包括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和开展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等。鼓励养老保险公司发展安全性高、保障性强、满足长期或终身领取需求的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以及其他具有一定长期积累养老金功能的商业保险。
2023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下发《关于促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上年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75%,这无疑对专业养老险公司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年12月,在《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金融监管总局从资本管理等方面对养老险公司作出了专门规定。比如,根据经营的不同类型业务,要求养老险公司逐级提高注册资本要求,增强公司风险抵御能力,并要求公司建立健全多元化资本补充机制。
当然,除了监管的引导与推动,专业养老险公司增资动作频频,也反映了各路资本对我国养老产业的看好。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需求日益旺盛,银发经济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全国老龄委预测,到2030年我国养老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22.3万亿元,未来养老保险领域也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对养老金管理和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养老险公司需要更多的资本来扩大服务范围和提升服务质量。”余丰慧指出,行业内竞争加剧也迫使企业寻求转型升级,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手段实现创新发展。
记者 王莹
文字编辑 姚惠
版面编辑 孙霄
—— / 好文推荐 / ——
美国政府停摆背后:员工被迫休假、无薪上班
东南亚旅游业重燃动力
千亿公募总经理离任
阿维塔06自燃连烧7车
蒙牛被判不正当竞争
蔚来智驾一年出走6位高管
闻泰科技突遭“黑天鹅”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