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双语!这所国际化学校如何做好“未来教育”?
创始人
2025-10-17 18:06:37
0

文 / Leah

责任编辑 / Flora

你看过《流浪地球2》吗?片中有一场打戏令人印象深刻——吴京和英国演员倪腾(Tony Nicholson)在太空电梯里上演了一场激烈搏斗,场面紧张到几乎让人屏住呼吸。

左一为Tony Nicholson

而跳出电影,倪腾的人生,简直像一部高能励志片。17岁那年,他独自一人来到中国潮州学习中文,之后不仅成为潘石屹的私人教练,还频频亮相《跑男》等热门综艺。更“开挂”的是,他曾是英国皇家海军学员,毕业于剑桥大学,如今还在杜伦大学攻读博士。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倪腾的母亲Beryl Ann Nicholson,正是北京德闳学校小学部的校长。她不仅把儿子培养成了一位敢于跨越文化边界、不断突破自我的优秀绅士,同时也是一位深耕教育多年的资深教育者。这不禁让人好奇:她所带领的德闳小学部,在双语教育上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理念与实践?

Beryl Ann Nicholson

北京德闳学校

小学部校长兼幼儿园园长

拥有40余年国际教育经验和15年高层管理历练,足迹遍布全球11国。曾任北京鼎石学校小学校长、喀山国际学校校长、苏黎世和塞舌尔国际学校校长等要职。

前不久,新学说创始人吴越与Beryl Ann Nicholson展开了一场对谈。我们惊喜地发现,德闳教育的出众之处,不仅在于成熟的双语课程体系,更在于其在AI与STEM教育上的前沿探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德闳的教育密码——

教育理念之问

Q:您会为德闳小学带来哪些关键的教育理念?

Beryl Ann Nicholson:我的教育理念,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安心且有趣”的学习生态。我认为,每个孩子首先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才能安心学习、自在成长。

在安全感的基础上,我格外重视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德闳的课堂上既有老师引导的探究任务,鼓励孩子独立思考;也有小组合作,让孩子们在交流中互相启发。我们还经常采用双师协同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让课堂更加开放和生动。

这些实践方式,正是我对德闳“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的深度认同。通过双师协同、探究式学习与小组合作等方式,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长,更注重其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帮助孩子在安心与乐趣中成为自主、自信的学习者。

课程设计之问

Q1:德闳的小学双语课程是怎么样的一个系统?

Beryl Ann Nicholson:北京德闳的双语课程体系以“沉浸式、均衡发展”为特色,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与真实的语言运用场景,帮助学生在中文与英文之间自如切换。学校不仅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更强调文化理解与身份认同,使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

在课程安排上,学校采用中英双语并行的教学模式。学生每周约有一半时间通过中文媒介(CML)进行学习与活动,另一半时间则使用英文媒介(EML)。目前学校正逐步完善50:50的沉浸式语言项目,确保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都能均衡发展两种语言能力。

除了课堂教学,学校也注重在校园活动中营造自然的双语运用场景,如通过演出、社区日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语言实践机会。

Q2:结合您在全球其他国家其他学校的经验,您会从哪些方面让德闳的双语课程再继续优化?

Beryl Ann Nicholson:我们正通过多种方式将语言融合延伸至课堂之外,例如组织学生同时运用中英双语或进行语言转换的活动。

目前,全校范围内正在探讨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如何将中国文化元素,如中国历史、地理和科学内容,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在体育方面,我们也在考虑引入武术等项目,使其与中国历史和文化背景相结合。

未来,我们计划通过跨学科单元教学,由中文教师、英文教师及专业教师共同协作,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教学单元。这些单元在注重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将传递尊重、诚实、坚韧和同情心等与儒家思想相契合的核心价值观,推动课程建设的持续发展。

另外,作为EIM教育网络的一员,北京德闳能够与全球德威、德闳姐妹校紧密合作,共享集团丰富的教育资源。今后我们将继续优化双语课程,方向包括:加强文化融合、拓展跨学科教学、提升师资协作效能,并依托德威集团的全球平台,持续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Q3:德闳在小学和中学双语课程衔接方面是怎么做的?

Beryl Ann Nicholson:北京德闳注重学段衔接的系统性与人文关怀,通过课程过渡与教师支持等多维度举措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学术与情感转变。

在小学阶段,课程的核心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双语基础,采用的是中英文授课各占50%的模式。中文授课部分(CML)严格遵循中国国家义务教育课程,重点夯实学生的语文、数学等学科基础,确保母语能力和学科知识的扎实掌握。英文授课部分(EML)则由外教承担,采用探究式学习法,侧重在英语语言、体育、音乐等学科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理解和批判性思维。

进入初中阶段,学校依然保持中英文授课比例各占50%的结构。在此基础之上,初中阶段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术英语水平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适应国际课程要求。

教师则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差异,提供个性化辅导和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调整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学习,避免因学习难度差异导致的衔接问题。

Q4:双语课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保障它的技术实现?

Beryl Ann Nicholson:首先,课程表的合理安排至关重要。德闳注重学科的均衡分布,基于学生精力的自然节奏,上午通常安排核心学科及语言类课程,下午则更多设置体艺类内容,从而最大程度发挥课程表对学习的支持作用。

其次,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强调“平衡”原则,并合理融入技术手段。当学生使用笔记本电脑或iPad等设备进行个性化学习时,教师会严格把控任务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匹配度,确保数字工具不干扰注意力,而是真正成为提升学习效率的赋能载体。

此外,教学过程中的时间管理与跨部门协作也经过系统设计。通过采用双课时模块,减少课堂切换所产生的时间损耗;同时,推动图书馆、中英文教研组及专科教师之间的深度配合。例如,图书馆会根据班级单元主题提供配套读物,中英文教师共同设计跨语言融合课程,甚至在音乐课中融入中国诗歌的朗诵与英译练习,使学生在真实的文化语境中自然实现双语能力的整合与迁移。

通过科学的课程安排、跨部门协作与技术支持,德闳构建了一个高效、连贯的双语学习系统。学校强调“技术为学习服务”,在数字化工具的使用中注重目标导向与教学实效,确保每一位学生在双语环境中实现最优发展。

AI和STEAM教育之问

Q1:德闳提供了哪些举措以帮助学生适应人工智能教育?

Beryl Ann Nicholson:在AI教育上,德闳强调“工具意识”与“批判思维”,引导学生理性使用技术,同时重视情感教育与家庭协作,防止技术依赖。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在数字时代中的信息素养与人文关怀,使其成为技术的主人而非奴隶。

具体的教学实践体现在两个层面:

1. 对学生: 我们开设专门的“数字公民素养”课程,重点探讨人工智能的正确使用准则与伦理规范,确保学生能够清醒地认知并负责任地使用这一技术。

2. 对教师: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AI已成为高效的备课与教研工具。例如,在准备新课题时,我们会利用如DeepSeek等AI工具来快速搜索文献、生成背景资料和整合信息。这极大地辅助了我们的教学规划——AI并非直接提供教案,而是作为一个强大的信息资源,帮助我们从繁重的初步资料筛选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课程设计与教学互动中。

Q2:Steam课程是典型的跨学科教学课程,您也是跨学科教育专家,可否介绍一下德闳的跨学科教学并以学校的steam教学为案例?

Beryl Ann Nicholson:德闳十分重视STEAM教育,并为此设立了独具特色的SE21课程。

SE21课程是STEAM教育的典范,以项目制学习为核心,融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与数学,鼓励学生从真实问题出发,开展跨学科探究。

为支持SE21课程的实施,学校还专门打造了横跨三层楼的STEAM专用活动区——SE21学习空间。这里宽敞明亮,配备了实验台、实验仪器、激光切割机、磨床、钻床等一系列现代加工设备,从硬件上为学生开展实践探索创造了充分条件。

在SE21课程中,德闳学生或进行研究,或学习学术诚信,或将最近的建构设计成为模型,或在验证假设。他们的学习是体验式的、实践性的,最重要的是跨学科的,包含了将STEAM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

举个例子,有一组学生想知道:为什么人们会使用这么多一次性塑料制品?他们将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瓶、金属瓶或玻璃瓶,使用数学技能来生成图表,展示搜集到的数据。他们通过网络、图书馆,或通过与社区中其他人的交谈,发展研究技能。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他们深入探索多种塑料回收再利用的创新方法,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

通过这样的项目,德闳学生不仅学会了沟通协作、计划制定与行动落实,更亲身体验到如何从一个问题出发,真正带来积极的改变。

未来构想之问

Q:畅想一下,两年以后的德闳小学会是什么样的一幅图景?

Beryl Ann Nicholson:我希望两年后的德闳小学能在两个方面持续进步:一是在课程与教学中更好地融入科技发展的趋势,保持教育的前沿性;二是进一步拓展国际项目,吸引更多海外学生前来交流学习。

北京德闳的教育,像是在为孩子精心营造一个安心成长的“生态园”。这里不追求速成的“双语”,而是耐心营造一个中英文自然流淌的环境。孩子们既可以诵读诗歌,也能动手完成项目;既接触中国文化,也探索STEAM课程。

教育的挑战从来不只是教什么,更是怎么教。德闳让我们看到,当课程设计真正围绕着孩子如何学习、如何成长展开时,知识便不再是课本上孤立的点,而会连成一条通向未来的路。在这里长大的孩子,收获的或许不只是两种语言,更是一种无论世界如何变化,都能找到自己位置、站稳脚跟的身心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张本智和为何“一直吼”!日本美... 近日,张本智和在接受采访是对吼叫,他有了新的解释!20岁女将长崎美柚,想再来中国,渴望球迷给她推荐好...
纤绳为何系在桅杆而非船头?7年... 巨星陨落,风范长存。在缅怀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的无尽哀思中,他在201...
为何秋季鼻炎多发?儿科王波为您... 为何秋季鼻炎多发?儿科主任医师王波为您解答。
【天眼问政】一吨水收费14.5... 近日,网友吴先生向“天眼问政”栏目反映,自己目前租住在南明区兴关社区沙冲北路贵州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
原创 1... 萨德系统全名为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发,主要用于拦截弹道导弹。它的核心组成...
郑州大学59名2025级研究生... 2025、10、18日 题目:郑州大学59名2025级研究生放弃了入学资格,学校公布原因,值得引起思...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广交会采购商“...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广交会采购商“挤爆”服务机器人专区,所为何来? 中国机器人?买买买!第138届广交...
岳飞真实收入考:年入万贯的“国... 抗金名将岳飞的故事家喻户晓,而关于他的收入,历来众说纷纭。有传言称他年入数十万贯,是名副其实的“千万...
学校保安打死流浪狗,校领导本该... 文|庄志明律师 又双叒叕来一起学校保安打死狗,保安被开除的新闻事件: 江西新余学院10月16日发布...
幼儿园15天虐童上千次:我们的... 近日,辽宁某幼儿园被家长举报在短短15天内发生虐童行为上千次,施暴方式包括扇耳光、撞头、脚踹、手掐等...
日本“万达”,为何能年入千亿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KYOKU,原文标题:《王健林暂退,但日本“万达”依然年入千亿【日本房产...
打虎!年近70岁的张尧学,卸任... 政知见2025-10-17 20:14:10 编辑 | 余晖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0月17日消息...
金价飙升至4380美元,上海黄... 现货黄金价格在10月17日亚盘时段再度创下历史纪录,一度触及4380美元/盎司,但随后出现大幅回落。...
原创 浚... 一提浚县,首先想到的是孔子最有钱的弟子——子贡;然后想到的是,浚县的“浚”的发音——念鲁迅的“迅”而...
原创 “... 很多女孩子上大学跟男生的担忧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特别害怕一个情况,就是自己未来会遇见一位特别“作”的室...
给手机充电用错插座,女子在拉斯... 近日,一位来自巴哈马的游客莎琳娜·巴特勒在拉斯维加斯一酒店遭遇了“插座陷阱”,结果收到了高达224美...
“悉尼妹”新作引爆悬疑热潮:为... 近日,由狮门影业出品的悬疑惊悚片《女仆》首支预告片正式发布,引发全球观众热议。该片由好莱坞当红演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