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2014年夺取克里米亚的“斯岳飞”说俄必输?
创始人
2025-10-18 21:02:24
0

2014年,克里米亚闪电般“回归”俄罗斯,世界舆论震惊。

彼时的伊戈尔·吉尔金(又名斯特列尔科夫,中文网民称之为“斯岳飞”)被许多人俄罗斯人视为民族英雄——一个凭借百人志愿军、智取强敌、收复“失地”的传奇人物。

(2014年7月,吉尔金在乌克兰东部城市顿涅茨克)

然而仅仅十一年后,这位昔日俄罗斯人眼中“民族英雄”却因“极端主义言论”在莫斯科的铁狱中服刑。

最近他在狱中给全体俄罗斯人写了一封公开信,断言“俄罗斯必输”

下面是他信中的主要内容:

这场战争是“绞肉机”,将军们是“白痴”,当局是“一群老享乐主义者”。

“两年多来,我们损失了人员、动员的新兵和志愿者——我们现在离胜利比入侵之初还要远,”。

当下的结果是:a) 钱快花完了;b) 肉也吃完了;c) 敌人已经学会了如何作战。”

他承认:这段时间乌克兰变得更加强大,而俄罗斯却愈发虚弱。

他断言:“你不可能靠夺取几百栋被毁的房屋来击溃敌人,”

同时,他指出普京的统治集团无力改革或做出牺牲——“因为必须牺牲的是国家,而不是他们。”

吉尔金预测:未来革命不可避免。

我们拥有的不仅仅是一群老家伙,还有一群老享乐主义者。

他们会一直开着绞肉机,直到资源耗尽。然后——继续动员、直到——崩溃。”

为何2014年“独走”收回克里米亚,并策动乌东独立的俄罗斯民族主义分子,对西方极端强硬派吉尔金说俄罗斯必输?

且看下文分析:

一,吉尔金: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者,对西方极端强硬派。

吉尔金出身军人世家,自苏联解体以来,他几乎参与了每一场俄罗斯边缘地带的冲突——德涅斯特河沿岸、波斯尼亚、车臣、克里米亚、顿巴斯。他一生的使命,就是恢复大俄罗斯的秩序与荣耀。

因此,2014年他“自发”前往克里米亚并主导实际行动,并非出于一时热血,而是源自一种坚定的帝国复兴信条。

这种信条曾令他被奉为“俄罗斯的岳飞”:对国家忠诚、技战高超,不惧强权。然而讽刺的是,真正令他坠落的并非敌人,而是自己誓死捍卫的体制。

普京政权并没有给予他荣光和地位,反而把他视作失控因素;2014年后他被迫退出政治核心,只能以“军事博主”的身份发表评论。到了2023年,他因批评“当权的老享乐主义者”被正式捕入狱。

于是,斯岳飞的命运完成了反转——从帝国的先锋变为帝国的囚徒。

这一倒转,正是理解他“俄必输”论的心理与政治基础。

二,为何“俄必输”?—军神“吉尔金”的系统性剖析

1,战略的根本错误:以19世纪方式打21世纪战争

斯岳飞认为普京政府犯下了致命的战略误判——将政治冒险包装成军事行动。

俄军在乌克兰的入侵,从战争规划到后勤体系,都体现出一种僵化的苏联惯性:信息割裂、命令迟缓、决策极度集中。战争本应是灵活运算的系统工程,而俄罗斯却仍然抱着“地盘即胜利”的执念。

“你不能靠夺取几百栋被毁的房屋击溃敌人”,吉尔金写道。在无人机、卫星、信息化战争主导的时代,“占领”不再意味着“控制”。

这是一场俄军未能认清时代逻辑的战争。

2,国际孤立的加速与地缘支撑的坍塌,

吉尔金认为普京乌东四州公投入俄是战略错误。

乌东四州“入俄公投”后,俄罗斯把局势的妥协空间彻底封死。

制裁、外交封锁、技术脱钩,使得俄罗斯丧失了作为“能源帝国”赖以为生的全球通道。

更重要的是,原本在乌克兰问题上摇摆的中间国家——包括东大与印度——开始重新评估介入风险。

正如吉尔金所言,这种政策“不仅加剧了孤立,还触碰了友国的底线”。

俄罗斯的“道义合法性”正在被内部的扩张逻辑一点点消耗殆尽。

3,“绞肉机”的体制自噬

吉尔金笔下最刺目的比喻,是那台永不停歇的“绞肉机”。

它不仅指俄军在前线的伤亡,也是一种结构性隐喻:体制为了延续自身存在,不惜牺牲民众与国家的活力。

他直言:“我们损失了人员、动员的新兵和志愿者——我们现在离胜利比入侵之初还要远。”

当战争成为维持权威的仪式,胜负已无意义。

资源被耗尽、士气被压榨,最终将导致国家机器的自我崩塌——一种从内部瓦解的“冷溃败”。

他断言:“他们会一直开着绞肉机,直到资源耗尽。然后继续动员——直到崩溃。”

4,温水煮青蛙的制裁导致经济崩溃。

战时经济看似可以在短期维系就业与生产,但吉尔金看透其虚假繁荣。

俄罗斯的财政支出约40%被用于战争工业,而高科技进口被封锁、能源管道受限。军费的增多并非发展,而是燃烧。

这种消耗模式类似苏联80年代的“阿富汗陷阱”——战争表面巩固了国家威权,本质却榨干了社会血液。

吉尔金称之为“钱快花完了,肉也吃完了”,历史不会重复,但惊人的相似。

5,普京团队的体制惯性与“老享乐主义者”现象

“他们不是老将,而是老享乐主义者”,这句刺语揭开了克里姆林宫的病灶。

在吉尔金看来,这个统治集团早已不具备革命精神或国家理想,他们的政治目标只是“稳住现状、延续统治”。

战争对他们而言,并不是必胜之战,而是可展开的“延命手段”。

这种心态决定了俄罗斯不可能像二战时期那样进行彻底动员。

因为一旦真正全民动员,精英阶层的特权将被瓦解。

吉尔金看清这一点,因而得出悲观结论——这个体制既不敢败,也无法胜。

三,俄罗斯宿命:未能走出扩张求发展的历史循环。

俄罗斯历史的每一次扩张,都伴随着一次相应的崩溃。拿破仑战争后的辉煌,换来沙皇末年的僵化;冷战中苏联的巅峰,换来惨烈的解体。

作为一名极其优势的军人,吉尔金懂过去和现在的俄罗斯。

在他看来,俄乌战争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帝国衰老的自然表现——当扩张成为“维持内稳”的手段,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他所警告的“未来革命”并非空洞威胁,而是俄国政治周期的必然结果——旧秩序无法自我更新,只能在危机中被替换。

结论:帝国的警钟与个体的清醒

今天我们读囚徒“吉尔金”信,可以感受到两个叠加的悲怆:

一个是帝国衰落的历史宿命,一个是理想主义者被体制吞噬的个体悲剧。

他曾以为自己是复兴者,却发现自己成了哀悼者;他本欲救国,却看见“国”成了最需要被救的对象。

俄罗斯是否真的“必输”,历史会给出答案。但无论输赢,吉尔金给出的警示已超越国界——当一个国家失去了改革的勇气与牺牲的担当,不仅赢不了战争,而且将面临更大的灾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何惟楚有材?277岁高龄10... 老人家亲笔题写20个校名,有你的母校吗? 985院校的前世今生与王牌专业! 毕业有工作的订单班知多少...
原创 山... 2-2!又是一场平局!在中超联赛第27轮的一场焦点较量中,山东泰山客场逼平浙江队,依旧未能拿到胜利。...
原创 到... 据海峡导报报道,最近,国民党党主席选举可是岛内政治舞台上的焦点大戏,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随着选举日期...
原创 四... 近年来,洗衣机行业的创新浪潮澎湃向上,引发产业革命、市场竞争和消费升级如火如荼。特别是今年,随着“一...
【中童数据】投入6-10万为何... 文|中童研究院 今天,我们聊一个让很多母婴店老板都头疼的话题——场景化改造。 过去两年,全国大量母婴...
为何2014年夺取克里米亚的“... 2014年,克里米亚闪电般“回归”俄罗斯,世界舆论震惊。 彼时的伊戈尔·吉尔金(又名斯特列尔科夫,...
降雨+大风降温将至!西安最低气... 今天(10月18日) 陕西多地气温有所回升 不过降雨又要来! 陕西省气象台10月18日11时发布天气...
杨振宁逝世好友发声:杨先生曾两... 极目新闻记者 柳琛琛 据新华社消息,记者从清华大学获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
原创 学... 十全老人乾隆皇帝一生最要强,总是追求完美,什么都要争第一。可他除了活得很长长,成为了历史上皇帝中的最...
国外鸡蛋价格飞涨,我们的蛋价为... 今年以来,受供应短缺和饲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全球多国的鸡蛋价格急剧上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蛋荒”。...
乳腺癌,为何“偏爱”肥胖? 过度肥胖是许多疾病的“催化剂”,不少恶性肿瘤也“偏爱”肥胖人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
为何要提振消费? 提振消费不仅可以起到短期管理总需求的作用,而且从中长期优化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投资于人、避免新的产能过...
张本智和为何“一直吼”!日本美... 近日,张本智和在接受采访是对吼叫,他有了新的解释!20岁女将长崎美柚,想再来中国,渴望球迷给她推荐好...
纤绳为何系在桅杆而非船头?7年... 巨星陨落,风范长存。在缅怀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的无尽哀思中,他在201...
为何秋季鼻炎多发?儿科王波为您... 为何秋季鼻炎多发?儿科主任医师王波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