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国砸2000亿生娃!生育率仍全球最低,中国也砸钱为何能上涨17%
创始人
2025-10-26 06:02:48

[浮云]韩国生育率真的是没眼看,年轻人们集体抗议,就是不想结婚生娃,韩国政府也是急得不行,但是光着急没有用,政策也得跟上才行。

其实韩国并不是没有想办法,2000亿的真金白银砸下去,收益却是完全没眼看,中国同样也是砸钱,但我们就完成了上涨。

为什么中韩差距这么大?韩国到底是哪里做错了?

砸进去也没个响啊!

真金白银砸下超过2000亿,换来的却是全球垫底、低至0.72的总和生育率,听上去是不是觉得不可能,因为人们不生孩子最关键的一点原因就是生养成本,如此重金砸进去咋可能还没人生呢?诶,这种“不可能”正在韩国上演。

首都首尔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生育率仅有0.55,整个城市都失去了生育的欲望,与此同时,我们把目光转回国内,在湖北天门生育率在连续下滑八年后竟然强势反弹了17%,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也出现了让人欣喜的明显回升。

同样是鼓励生育,同样是投入资源,为何结果却是天壤之别?这就得聊聊发钱的逻辑了,想要刺激生育不在乎你投的多少,而是把钱投到对的地方,古时候拿钱赈灾就是这个道理,一味的买精米放粮只能解决一时之渴,但不能解决根本。

但话说回来,最能直接刺激人心的策略依旧是现金补贴了,发钱总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短时间内刺激生育市场的活力,这种东西是投进去就能砸出水花的,只是这个水花大不大,引起的涟漪久不久就是另一件事了。

看看湖北天门是怎么做的,对生二孩的家庭一次性拿出2万多,之后每月再给1000元,如果是三孩家庭,综合性的补助算下来超过10万元,最高甚至能摸到16万元的门槛,这是实打实的给钱,当地的生育下降直接就被截停了。

内蒙古呼和浩特也用了类似的模式,还设计了阶梯式的激励,一胎奖1万,二胎直接跳到5万,三胎更高,如此高额的经济刺激让生育率同样出现了积极的抬头趋势,这充分证明精准且有力的现金补贴,在短期内确实能让市场“充血”,让一些还在犹豫的家庭直接拍板。

但是这种策略毕竟是短期,在这里面投钱多了总会卡住的,韩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们给新生儿家庭的补贴其实一点都不少,一次性奖励万元,之后每个月还有大概5000的育儿津贴,可为什么钱发出去了,只有最开始能有点效果,后续就不行了呢?

最关键的一点是补贴根本无法补足的养育成本,在中国的一线城市,把一个孩子培养到大学毕业,平均开销已经超过200万元,几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在这座大山面前多少显得有些杯水车薪。

而且金钱无法修复信任,韩国曝出有49款儿童用品因为铅含量严重超标而被紧急召回,当父母连孩子用的东西是否安全都要提心吊胆时,再多的现金补贴又有什么用呢?一想到自己的孩子随时可能被毒害,自己还要花大把的钱还治病,那些补贴又能帮一个家庭多少呢?

不只是给钱还得管饭

这种忧虑的出现就引出了“服务供给”的概念,现金补贴是一次性的“购买”,以托育和教育的服务则可以持续为父母们分忧解难,它真正缓解了家庭在育儿过程中的实际压力,在过程中也能慢慢培养信心。

很多年轻人不是不想生,而是怕“没人带娃”,这个问题光靠给钱是解决不了的,中国正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全国已经建起了近10万个托育机构,提供了约480万个托位,超过三成的家庭需求已经能得到满足。

而且按计划,我们还要继续扩展托儿机构,实现每千人口的托位数要达到4.5个,这种可预期的未来才是让家庭敢于生娃的底气,除了“没人带”,还有“养不起”的教育焦虑,在这方面我国也有应对方法。

全面取消了学校统一征订教辅材料,改为由老师自己编写免费资料,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能让一个高中生一年就能省下超过1000元,这种减负配合全国高达9成的幼儿园覆盖率,让幼儿们能够享受到平价优质的学前教育。

回过头再看天门的成功案例,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他们不光是发了钱,还同步投入了上千万去完善本地的托育设施,正是这种“给钱”与“给服务”的巧妙联动,才真正撬动了当地的生育潜力。

解决问题得从根上下手

但即便有了钱、有了服务,年轻人心里可能还悬着最后一块大石头——我的未来有保障吗?这就涉及的更多了,就业、住房和休假问题萦绕心头,我们得从根本上解决家庭能否“养得好”,是否“敢再生”。

韩国生育率崩盘的核心就在于职场中根深蒂固的“生育即失业”的隐性歧视,女性一旦怀孕生子,职业生涯就可能面临巨大冲击,在这种朝不保夕的担忧之下,再丰厚的补贴也失去了吸引力。

中国的一些地方正在积极探索如何拆除这个“魔咒”,企业要实行弹性工作制,保证同工同酬,允许他们居家办公、灵活休假,这些制度设计正在努力让女性不再需要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做出痛苦的选择。

除了职业保障,时间保障也至关重要,将婚假延长到,产假额外,男方的护理假也得有,这就完全解决了家庭最开始生完娃的压力,住房压力更是压在年轻人心头的一座大山,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想对策了。

对有两个及以上孩子的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直接上浮,这些看似零散的政策,一同解决了“我的工作能保住吗?”、“孩子将来住哪儿?”这些最根本的生存问题,当这些后顾之忧被一点点化解,生育信心自然会慢慢回归。

信息来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自成的崛起是一次次运气堆积的,失败是运气将他推到的高度太高,高到他的实力严重跟不上,运气也抵挡不住...
山西汾酒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 山西汾酒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10月30日,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汾酒,6...
原创 司... 历史总是充满趣味,回顾过去的历史人物,总会让人有不同的感慨。许多时候,人物的命运并不完全由外界环境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