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东攻西,为何东晋能灭成汉,东吴不能灭蜀汉?
创始人
2025-10-29 00:00:37

全文共1446字 | 阅读需5分钟

东晋时期,野心勃勃的安西将军桓温,灭亡割据四川盆地的成汉。而三国时期,东吴偷袭荆州后,为何不能灭蜀汉,夷陵之战后,也未能乘势灭蜀汉。

东晋面积比东吴稍大,但东晋内部四分五裂,表面上是东晋灭成汉,实际上是桓温率荆州兵灭的成汉。当时桓温拜安西将军,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若换个人,不一定有入川的勇气,因为来自北方的后赵,随时可能南下。

桓温出兵前,东晋朝廷并未支持其粮草辎重,更别说援军了。甚至桓温麾下将领,大多也认为己方兵力处于劣势,入川容易陷入死地。

同样是从东向西溯长江而上,东晋能成功灭成汉,为何夷陵之战后,东吴却不能灭掉蜀汉呢?

【蜀汉】

221年(曹魏文帝黄初二年,蜀汉昭烈帝章武元年),汉中王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称帝,建都成都,国号仍为“汉”,史称蜀汉,与曹魏分庭抗礼,可视为两汉的尾巴。

263年(曹魏元帝景元四年;蜀汉怀帝景耀六年或炎兴元年)八月,司马昭兵分三路,征西将军邓艾、中护军诸葛绪、镇西将军锺会南下,蜀汉卫将军诸葛瞻(诸葛亮长子)阵亡,刘禅率文武百官出降,蜀汉灭亡。

蜀汉从221年至263年,立国四十二年,建都成都四十二年。

【成汉】

304年(西晋惠帝永安元年或建武元年或永兴元年、成汉武帝建兴元年),李雄继位攻下成都,开始称王,国号“成”。

347年(东晋穆帝永和三年、成汉末帝嘉宁二年)三月,桓温攻破成都,李势逃到葭萌后投降,成汉灭亡。

成汉从304年至347年,立国四十三年,建都成都四十三年。

【后赵与曹魏的区别】

东吴如果西入巴蜀,曹魏必然从合肥和襄阳两路伐吴,那桓温西征时,难道就不怕后赵趁机南下吗?后赵与曹魏的最大区别,是内部的稳定性。

曹魏从曹操到曹丕再到曹睿,三代人传承不说波澜不惊,总体也是算稳健,但后赵就不同了。

333年(后赵明帝建平四年),石勒去世,其子石弘即位,拜义兄石虎(石勒养子)为丞相,封魏王、大单于。

石虎是历史级的大魔王,他的残暴,夏桀、商纣王都望尘莫及。

334年(咸康元年)十月,惊恐万状的石弘,持玺绶向石虎禅位。石虎称居摄赵天王,废石弘为海阳王并杀之,又杀石弘母程氏、石弘弟秦王石宏、南阳王石恢。

335年(后赵武帝建武元年),石虎将都城从襄国(今河北邢台)迁至邺(今河北邯郸临漳县),成为后赵新主。

图-邺城

石虎实行“胡汉分治”,禁称“胡人”;称羯人为国人,称汉人为赵人;设有门臣祭酒等,专门管理羯人诉讼,并纵容羯人欺压异族。

桓温西征时,石虎还有两三年寿命,冉闵即将崛起,后赵距灭亡也不过五六年了。桓温西征成汉,确实选择了后赵最虚弱的时候,确实有战略眼光。

【成汉与蜀汉的差异】

成汉与蜀汉实控地区相比,主要少了西北武都等地(仇池),也算不相上下。成汉与蜀汉的最大差异,也是内部的稳定性。

蜀汉从刘备过度到刘禅,几乎波澜不惊。刘备称帝前,自立为汉中王后,就已经杀掉养子刘封,为刘禅继位扫除了最后的障碍。

而成汉内部,夺嫡之争,动荡不安。李雄死后至成汉灭亡这十三年,先后有李班、李期、李寿、李势四个皇帝。

338年(东晋成帝咸康四年、成汉幽公玉恒四年或昭文帝汉兴元年),李骧(李特之弟)之子李寿杀堂弟李期,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汉”。

此外成汉的法理正统性存疑,内部矛盾重重。

成汉的顶层构成,是氐族与本地豪族;蜀汉的顶层构成,是外来士族与本地豪族。

刘备是汉高祖刘邦十五世孙,中山靖王刘胜十二世孙,属于西汉皇室宗亲,他打的旗号是匡扶汉室,也就是像刘秀那样重建大汉朝。

在蜀汉内部,其法理正统性毋庸置疑,成汉则不同,名不正言不顺,且氐族与本地豪族一直势同水火,只要外来势力介入,立刻土崩瓦解。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乌... 在顿巴斯地区,波克罗夫斯克(俄方称“红军城”)的郊外,无人机传回的画面中,身着平民服装的俄罗斯士兵正...
【天眼问政】为何要取消左转车道... 近日,家住贵阳市观山湖区北大资源梦想城的居民向“天眼问政”栏目反映,从西二环进入小区的人字路口之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