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有一个人被大家公认为最懂政治、最聪明,但他却始终无法接触到权力的核心,反倒是那个手段狠辣、在圈内深得人心的人,最终却能够笑着登上政治的最高宝座。
你说他不懂政治?其实他懂得非常清楚,甚至被称为“政策通”,能对各种数据了如指掌,尤其在军事领域,他简直像是一个行走的百科全书,知识丰富得令人叹为观止。
但是,如果你说他懂得很多,那他又似乎与人情世故格格不入。日本的政治环境非常注重“派阀”,在那儿,大家都需要依靠结党联盟来获得支持,然而他偏偏不走这条路,喜欢做一个孤独的独行侠。他性格刚毅、直率,一看到不对的事情就忍不住发声,而这恰恰是政治圈中最忌讳的行为。
因此,他多次尝试,四次努力争取成为自民党领袖,也就是未来的日本首相,但每次都差那么一点点,最终未能如愿。最让人感到戏剧性的,是2012年那次选举。当时,他在基层党员中的支持率高得令人震惊,几乎已经是胜券在握,结果却被党内的一群国会议员投下了票。最终胜出的是安倍晋三。
这一切暴露出了日本政坛的潜规则:即使你在老百姓中人气再高,如果无法得到党内权力核心的支持,你依然会被排除在外,成为“局外人”。石破茂,就是这样一个被主流政治排斥的“孤鸟”。
有趣的是,就在石破茂一次次碰壁的时候,另一个女人却在悄悄崛起,她就是高市早苗。这两个人简直就是政治版图上的硬币正反面。
高市早苗的政治路线和石破茂截然不同。她并不是孤军奋战,她的背后有着强大的支持——安倍晋三。她不仅仅是安倍的盟友,甚至可以说是安倍政治理念最忠实的“影子武士”。
在2021年的选举中,虽然安倍本人没有明确站队,但他手下的最大派阀“清和会”几乎倾巢出动,鼎力支持高市早苗。如果没有这一股力量,她绝对不可能从一个普通议员迅速冲到聚光灯下,成为媒体焦点。
高市的政治宣言响亮而有力,每一句几乎都能听出安倍的影子:她主张修改和平宪法,让日本拥有真正的军队;要大力增加军费;要与美国加深联系;还要年年参拜靖国神社。这些话简直就是自民党内保守派的“暗号”,听了的人都会觉得自己是“自己人”。
此时,两个性格和路线截然不同的人站在眼前,政治的对决即将上演。而这场博弈的关键,是一份令所有人都头痛的“魔鬼契约”。
故事要从特朗普当美国总统时的“日美贸易协定”说起。那份协议在日本国内,特别是在农民圈子里,几乎是被骂翻了天。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强迫日本为美国的农产品开绿灯,牛肉、猪肉、奶酪等产品的关税要么取消,要么降低到最低水平。作为交换,美国承诺不对日本的汽车加关税,但实际上,之前的一些关税依然没有改变。对于日本农民来说,这简直是灾难性的协议,农产品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根本没法与美国便宜的农产品相抗衡。
而这时,如果让石破茂去签这份协议会怎样呢?
那些掌控党内权力的大佬们肯定会乐得合不拢嘴,终于找到一个完美的替罪羊。石破茂是个没有强大政治背景的“局外人”,完全可以让他去签署这个有争议的协议,等到协议实施后,农民受损,经济受到冲击,民众的不满情绪爆发,所有的怒火自然会指向他。石破茂的名字就会永远与这一协议联系在一起,成为众矢之的。而那些真正掌握权力的大佬们,则能继续逍遥自在,继续操控政治游戏。
石破茂心里非常清楚这一点,他看得透这份协议背后的危机与代价。所以,他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如果被迫签署这份协议,他会立刻撤离政治舞台,远离首相位置,因为他知道,保住自己的清誉远比权力更重要。对于他来说,最明智的选择是及时止损,避免与这份协议的负面影响产生任何关系。
然而,对于高市早苗来说,这份“魔鬼契约”却不是毒药,反而是她通向权力巅峰的唯一机会。她愿意为了一部分国内利益的牺牲而接受这份协议,因为她知道,这能为她争取到美国的支持,也能让她在党内保守派中积累声望,最终推行她的“安倍路线”。
对她而言,民意的支持并不是最重要的,她真正想要的是能够掌握权力,推动自己的政治理念。她的笑容里,充满了政治赌徒的那种兴奋与狂热,她已经准备好押上全部赌注,去争取日本未来的政治未来。
事实证明,当她掌握了大权后,这类政治人物很快就会兑现她们的“承诺”。比如,一旦军费开支达到GDP的2%,未来十年内,日本的财政将大量削减其他公共开支,如养老、医疗和教育,而这些资金将优先用于军备建设。虽然普通民众的日子可能变得更为艰难,但这些显然并不在她们的考虑范围内。
因此,你可以看到,政治这场游戏的残酷性。那个最懂行的聪明人,因不愿与权力的黑暗面同流合污,最终只能在场外叹息;而那个最敢下注的“圈内人”,却能踩着别人的牺牲,笑着走向她的宝座。
最终,在政治这场牌局里,那个潇洒退出的人,或许早已看清了结局;而那个站在聚光灯下微笑的人,才刚刚开始偿还她的赌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