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开幕式第二章的两个经典片段让人记忆犹新——武术演员在空中雨打芭蕉的名场面震撼人心,尽显锐气风骨;灯笼戏台在水中缓缓升起,粤剧唱腔婉转飘荡,场内外观众共享粤韵芳华。在这两段展示岭南文化独特魅力的片段中,配套设计的《雨打芭蕉·绿韵岭南》和《湾区四时·花灯戏韵》艺术装置也独具匠心,倾注了广州美术学院创作团队的心血。
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齐喆介绍,其领衔的团队负责以上两个艺术装置的设计。在视觉呈现上,艺术装置设计注重岭南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融合,强调在舞台上的合理性和饱和度,侧重运用艳而不俗的中国传统色彩,以满足更多年轻观众的审美。
《雨打芭蕉·绿韵岭南》的设计灵感来自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的国画作品,旨在展现岭南文化的韵律。24片巨大且处于光电动态的芭蕉叶,在颜色处理上兼顾了岭南一贯推崇的浓艳色彩。齐喆介绍:“我们设计了两组芭蕉叶,一组以冷色调‘绿色’为主,在雨打芭蕉中看到浓艳欲滴的绿色。另一组转换到灯照时,则以暖色调为主,出现很多岭南地区熟悉的鹅黄色、紫色、红色、蓝色等色彩饱和度非常高的颜色。”
“希望通过这些色彩让观众感受到花城温度。”齐喆表示,广州是一座温暖的城市,是一座重人情的城市,希望这些舞台艺术装置能够传递温度,让观众感受到舞台设计者的温暖,更感受到广州的温暖。
《湾区四时·花灯戏韵》中的“灯笼戏台”,演绎了色彩缤纷的“花”式浪漫。齐喆介绍,广州美术学院在戏台设计上选用与粤剧、粤曲融合的岭南四时花卉,如广州的木棉、深圳的三角梅簕杜鹃、香港的紫荆、澳门的莲花等,这既展现了岭南人对于花草的喜爱,也体现了岭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紧密关系。
羊城晚报记者 柴智 苏荇
雨打芭蕉绿意蔓延,花灯戏韵五彩缤纷 开幕式舞台装置设计,为何运用高饱和度色彩?
来源:羊城晚报 2025年11月10日 版次:A04栏目:解码开幕式作者:柴智、苏荇
十五运会开幕式第二章的两个经典片段让人记忆犹新——武术演员在空中雨打芭蕉的名场面震撼人心,尽显锐气风骨;灯笼戏台在水中缓缓升起,粤剧唱腔婉转飘荡,场内外观众共享粤韵芳华。在这两段展示岭南文化独特魅力的片段中,配套设计的《雨打芭蕉·绿韵岭南》和《湾区四时·花灯戏韵》艺术装置也独具匠心,倾注了广州美术学院创作团队的心血。
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齐喆介绍,其领衔的团队负责以上两个艺术装置的设计。在视觉呈现上,艺术装置设计注重岭南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融合,强调在舞台上的合理性和饱和度,侧重运用艳而不俗的中国传统色彩,以满足更多年轻观众的审美。
《雨打芭蕉·绿韵岭南》的设计灵感来自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的国画作品,旨在展现岭南文化的韵律。24片巨大且处于光电动态的芭蕉叶,在颜色处理上兼顾了岭南一贯推崇的浓艳色彩。齐喆介绍:“我们设计了两组芭蕉叶,一组以冷色调‘绿色’为主,在雨打芭蕉中看到浓艳欲滴的绿色。另一组转换到灯照时,则以暖色调为主,出现很多岭南地区熟悉的鹅黄色、紫色、红色、蓝色等色彩饱和度非常高的颜色。”
“希望通过这些色彩让观众感受到花城温度。”齐喆表示,广州是一座温暖的城市,是一座重人情的城市,希望这些舞台艺术装置能够传递温度,让观众感受到舞台设计者的温暖,更感受到广州的温暖。
《湾区四时·花灯戏韵》中的“灯笼戏台”,演绎了色彩缤纷的“花”式浪漫。齐喆介绍,广州美术学院在戏台设计上选用与粤剧、粤曲融合的岭南四时花卉,如广州的木棉、深圳的三角梅簕杜鹃、香港的紫荆、澳门的莲花等,这既展现了岭南人对于花草的喜爱,也体现了岭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紧密关系。
羊城晚报记者 柴智 苏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