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米格35的绝唱:传奇“支点”的谢幕,为何成米格家族的“挽歌”?
创始人
2025-11-11 10:00:44

近来苏霍伊的几款主力战机都如火如荼的在抢占着头条,尤以苏-35和苏-57的频频亮相更是引起了广大军迷的热议。可惜又有一款名为“35”的战机,却如一位默默的老兵,在如火如荼的“抢人”战中,却在聚光灯外默默地挣扎,似乎也无心抢人。

却因“高不成低不就”而总被调侃的“四代半”系列的新一代俄罗斯主力战机也正式向全世界亮相了!。但无论如何,这款米格家族的“最终的绝地求生”还是“传奇的最后一抹余晖”都已成定数

从外表看,米格-35和它的前辈米格-29宛如双胞胎,但骨子里早已脱胎换骨。它最引人注目的突破,莫过于成功摘掉了“机场保卫者”的标签——米格-29曾因航程有限,被戏称为“飞不远的小短腿”,而米格-35则通过扩大内部油箱容量,并换装了更省油的发动机,航程一下子飙升到了3100公里,作战半径也轻松越过了1000公里大关。

凭借对机背的“驼峰”油箱的加装以及对边条翼的重新设计,使其终于能够实现了远距离的高效的奔袭,摆脱了长期以来就不得不随前线机场打转的局面。

它的“眼睛”和“大脑”也全面进化。座舱里清一色的液晶显示屏取代了老式仪表,飞行员再也不用面对密麻麻的机械指针手忙脚乱。

尽管最初的宣传中将“甲虫-AE”的先进的“源相控阵”雷达一一降格为“机械雷达”但其所能达到的探测距离却已达300公里,可一次性锁定30个目标,并对6个空中目标同时发动攻击,配合机鼻上的红外搜索系统,即便雷达静默,它也能悄无声息地锁定敌机。

可以说,米格-35的机动性就如一道隐藏的绝技般地把对手的防御体系都给打的粉碎了,尤其是在近距离的空战中,其机动性就更是如一道电闪火起般地把对手的所有的防御体系都给打的粉碎了。

两台RD-33MK发动机喷口能上下偏转,矢量推力技术让它在空中宛如游龙,低速盘旋能力惊人。

尽管目前的量产型就已将此技术的全部升级潜力都充分地保留了下来,也就不必对比了它的实战效能与那些一开始就装备了此技术的四代机了。机翼下9个挂点能搭载6.5吨弹药,从R-77中距弹到Kh-35反舰导弹,空战对面样样精通。

然而,这样一款“全能战机”却生不逢时。2007年首飞时,它雄心勃勃竞标印度126架战机订单,结果惨败给法国“阵风”。之后国际订单寥寥无几,连俄罗斯空天军也只采购了寥寥数十架,与苏-30SM、苏-35的规模相比堪称“边缘角色”。

米格-35的尴尬,背后是轻型战机时代的落幕。但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空军逐步将重型多用途的战机作为发展的主攻方向而将轻型的单一作战机的发展相对放慢,尤以对米格-35的“增重”为例,尽管该机的“增重”改造工作也已初步完成了,但其最大起飞重量仍仅达29吨,对其载弹和航程的竞争力均难以与苏-30等重型的多用途战机相抗衡。加上价格水涨船高,几乎追平部分重型机,性价比优势荡然无存。

而更让人不得不扼腕的则是俄罗斯的战机发展战略的明显“抛人之本”——将数十年来所积累的宝贵的战机研制资源几乎全部倾注在了那一代代的五代机苏-57上,使得这一代的米格-35等一线战机只能被当作“过渡品”般的存在了下来。

但米格-35并非毫无价值。以米格家族的轻巧灵活、能应付前线野战机场的可靠性为依托,将其强化的起落架也能在一般的土跑道上起降,其维修也大大地降低了对重型机的维护成本。对预算有限却需快速升级机队的国家而言,它仍是诱人的选项。埃及一口气采购46架,正是看中其性价比与任务弹性。

米格-35像一位坚守传统的老匠人,在隐身战机与无人蜂群的时代,依然执着于打磨机械的极限。它或许无法重现米格-21的全球辉煌,但那份从“支点”血脉中传承的倔强,仍在提醒世界:传奇的谢幕,从来不是静默的消亡,而是以最后的闪耀致敬一个时代的终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搞... 标题:搞笑图片幽默段子笑话:美女,那包辣条怎么卖?我想吃。 在这个充满欢笑的世界里,幽默总是能让人...
原创 米... 近来苏霍伊的几款主力战机都如火如荼的在抢占着头条,尤以苏-35和苏-57的频频亮相更是引起了广大军迷...
进博会奢侈品区的暗流:为何“实... 当流量退潮,真正的暗流开始浮出水面。 走进第八届进博会消费品展区,空气中弥漫着与消费降级截然不同的气...
原创 上... 全运会第三轮比赛结束,结果上海女排0:3不敌山东,上海女排的替补席上,几乎没有可用之人,最多上来顶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