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清茶,一段传奇,今天聊聊让西方军事专家都不得不竖起大拇指的中国五大“硬核”省份。
多年前,一位西方军事观察家曾发出感慨:“如今没有任何国家愿意与中国开战。”这句话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铁血故事。从抗美援朝一脚踢开联合国军,到对印对越自卫反击战干脆利落的胜利,中国军队用一场场硬仗打出了国威军威。
正是由我们那些以“硬核”省份的强大战斗力为依托的那一大批“无人敢惹”的先行者们为我们树立了这样的威信和底气
“无川不成军”——这句老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抗战时期,四川将士怀着“不灭倭寇,誓不回川”的决心走出天府之国。当年350万川军转战全国13个省市,捍卫了前线五分之一的国土,伤亡64万之众,每5名抗日士兵中就有1名是四川人。
川军装备简陋,有的甚至只有一双草鞋一把老枪,却硬是打出了中国的民族脊梁。淞沪会战中大场镇血战,台儿庄战役中滕县死守,川军用血肉之躯证明了自己的铁血本色。难怪有人说,川军没有特别突出的个人英雄,但他们整体就是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说到打仗勇猛,广西“狼兵” 可是名扬四海。明朝《筹海图编》里就记载:“广西狼兵于今海内尤悍,能以少击众,十出而九胜。”这“狼兵”称号可不是白来的,连彭老总都评价:“广西猴子是桂军,恶如老虎猛如狼”。
看看现在广西的学生军训就知道,别的地方还在踢正步,广西已经搞起实弹射击、10公里拉练、暴雨长途奔袭。这种尚武精神传承了几百年,明朝时广西兵就暴打倭寇,抗日时期更让日军闻风丧胆。
湖南人的彪悍的战斗力,几乎就刻在了骨子里。但正如那句名言所说“湖南一片天下一片”,清末湘军收复新疆的辉煌成就,左宗棠的远大前瞻性战略也都不是湖南人一手遮天的。
但在抗日的激烈打拼中,却始终未能将湖南省的“硬脊梁”打断,甚至连湖南的“一把手”都始终未能真正的把握住,日本投入的总兵力高达湖南的35%之多,然而湖南的抗日战场却始终如一的将日本的军事攻势都打的溃不成军。
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保卫战,湖南人用生命诠释了“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的铮铮誓言。开国将帅中,湖南人更是“霸占”了半壁江山——十大元帅有三名是湖南人,十位大将有六位是湖南人。
可谓“顽石之中有磐石之力”,他们的憨厚与顽强的坚韧,不知不觉间就体现出了他们的战斗力。尽管山东并非抗日的主战场,但其人民的军队却也成为极少数能与日寇亲历一场场激烈的近身搏斗的力量。经多次浴血奋战,将日寇的26000多次进攻都打的溃不成军,将其在我国的50余万的强兵也全部消灭了。
山东人身体素质在国内领先,加上与生俱来的战斗精神,被不少人称为中国的“战斗民族”。沂蒙山的故事、铁道游击队的传奇,都是山东人抗战的光辉印记。
不妨把当今的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也算作大东北的“三兄弟”吧,尽管现今的行政区划已经将其三家人分别作为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但在战场上却从不分家。以其拥有的丰富的钢铁、煤炭、石油等一大批战略性资源的优势,更以黑土地的沃野千里而为世所称,正是这样一片广袤的东北大地,成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东北的军事工业更是全国顶尖,辽宁有造航母、核潜艇的工厂,吉林、黑龙江也是重要的军工基地。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与日军周旋,杨靖宇将军胃里只有枯草树皮和棉絮仍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故事,连敌人都为之动容。
2011年湄公河惨案发生后,中国警方跨境追击,将糯康抓捕归案。这一仗不仅为13名中国船员讨回公道,更让金三角势力明白——中国人不好惹。此后中老缅泰四国联合巡逻机制建立,湄公河上中国商船再不敢有人轻易挑衅。
今天的中国,拥有200万现役部队,三艘航母,歼-20隐形战机,东风系列导弹构成的战略打击力量,但真正让对手忌惮的,是那份传承千年的战斗精神。
这就是为什么说,中国这头睡狮已经醒来。实力摆在这儿,谁惹谁倒霉。咱们老百姓看在眼里,骄傲在心里,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日子,继续努力干活,把国家搞得更牛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