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江苏淮安人,生于1898年。他胸怀大志,将拯救百姓、拯救国家作为一生的使命。1924年,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并参与了东征陈炯明的军事行动。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周恩来领导了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势力。此后几十年,周恩来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地工作,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创造了许多辉煌的历史功绩。
由于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周恩来晚年罹患膀胱癌,并住进了北京的301医院。当时,301医院的院长吴阶平多次劝他多休息,但周恩来依然常常在医院接待外宾,指导铁路、农业等方面的工作。1974年年底,为了筹备四届人大,周恩来亲自飞往长沙,与毛主席进行了彻夜的会谈,为邓小平的复出铺平道路。之后,周恩来一直住在301医院进行治疗。吴阶平和医院的专家为他制定了多种治疗方案,但效果并不显著。1975年年底,周恩来病情严重,医生束手无策。周恩来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便向妻子邓颖超交代了自己的身后事。邓颖超自1925年与周恩来结婚以来,两人一直感情深厚,堪称模范夫妻。临终时,周恩来拉着邓颖超的手,叮嘱她三件事:不保留骨灰、不举行追悼会、不做遗体告别仪式。邓颖超含泪答应了他。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在301医院与世长辞,享年78岁。临终时,周恩来望向窗外,低声喃喃自语。但医生和吴阶平等人已经听不清他的声音,只能迅速通知邓颖超。当邓颖超赶到医院时,周恩来已经去世。邓颖超悲痛欲绝,并将周恩来的遗愿转告给邓小平。然而,周恩来临终时的要求却未能得到执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这与周恩来的伟大功绩密切相关。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奋斗终生,他为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如此伟大的人物,死后却不举行追悼会、不保留骨灰、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这在情理上显然令人难以接受。其次,周恩来一生亲民,深受百姓爱戴。在他去世后,成千上万的民众聚集在长安街,为他送行,泪水涟涟。因此,周恩来临终时的遗愿最终未能被执行。1976年1月15日,周恩来的追悼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同志在追悼会上致辞,高度评价了周恩来一生为民族和国家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场面感人至深。追悼会结束后,周恩来的骨灰撒入了北京、天津、密云水库和滨州的江河湖泊。骨灰随水流散,周恩来的丰碑则永远屹立在人们心中。我们应当永远铭记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功绩,努力建设好我们的国家,也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加美好。
上一篇:对话巩月琼/朱宏:联合重卡为何能实现新能源产销破千?未来怎么走?
下一篇:一不小心,iPhone17系列在我国激活破千万!如果华为Mate 80系列手机已经发布,何至于让苹果iPhone17系列手机如此肆无忌惮,如入无人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