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咱们几十万大军在东南沿海集结,就是要告诉全世界:中国领土一寸都不能少!
1996年的春天,海峡两岸的气氛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
台湾当局某些人上蹿下跳,妄图把宝岛从祖国分裂出去。面对这种数典忘祖的行为,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在东南沿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
翻开当年的纪念册,上面赫然印着“参加东南沿海军事演习纪念”的字样。可在这份庄严的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
要说当时咱们的装备,现在听起来都让人心疼,空军方面,咱们最先进的苏-27SK,还是阉割版,满打满算能飞的只有十几架。
对面呢?60架幻影2000、120架经国号,还有美国正要送来的150架F-16。这差距,就像小孩跟大人打架。
更别提在附近海域游弋的美军第七舰队,光是舰载机就有好几百架。
海军这边,情况更让人揪心。当时咱们连一艘现代化驱逐舰都没有,主力还是老旧的051型。人家的老式驱逐舰改进后,都比咱们的最新款强。
最让人憋屈的是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咱们的装备整整落后了一代。
陆军老大哥也难。都说解放军陆军天下无敌,可当时南方的部队装备确实跟不上。自行火炮、主战坦克这些好家伙,大多部署在北方。
现在想起来,当时咱们的“创意”真是被逼出来的。
没有足够的两栖登陆舰怎么办?咱们把坦克、大炮直接固定在民用滚装船上。海浪一大,船身摇晃得厉害,炮手们晕船晕得厉害,还要坚持训练。
最让人心疼的是那些炮兵兄弟。他们在颠簸的甲板上测算目标,用最原始的方法计算弹道。一发炮弹打出去,能不能命中全凭经验和运气。
有位老炮兵后来回忆:“那时候我们就一个念头,就算用土炮,也要把敌人的嚣张气焰打下去!”
现在可以说了,当时我们最大的软肋在导航系统上。
咱们的东风-15导弹虽然威风,可那时候咱们的北斗还没建成,得靠美国的GPS来制导。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万一美国人把信号一关,咱们的导弹就成了“瞎子”。
这个软肋,像一把剑悬在头顶,让指挥员们寝食难安。
装备落后,但我们的意志从不落后!
首先,咱们有拼命的劲头。 飞行员们开着落后一代的战机,照样敢跟敌人周旋。地勤人员二十四小时待命,就为了那十几架苏-27能多飞几次。
其次,咱们有人民的支持。 沿海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给部队送水送饭。渔民们主动把最好的渔船贡献出来,供部队训练使用。
最重要的是,咱们有必胜的信念。 从将军到士兵,每个人都清楚:这一仗,我们输不起,也不能输!
1996年的危机,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醒了我们。
从那以后,咱们埋头苦干, 航母一艘接一艘下水,歼-20横空出世, 北斗系统全面建成,两栖攻击舰成建制服役。
一位参加过96年演习的老将军,前些年参观新装备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好啊!真好!再也不用受那份窝囊气了!”
从1996年到今天,我们走过了一条多么不容易的路。困难压不垮真正的强者,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现在的中国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捍卫国家的每一寸土地。这股力量,来自于不屈的意志,更来自于知耻后勇的奋斗精神。
上一篇:假如生活有弹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