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向求才若渴的曹操,为何却轻视张松?有三大原因,第三个最关键
创始人
2025-11-17 22:01:54

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操有一句名言:“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也是他能够聚集众多人才的原因之一。曹操一生中曾发布三次“求贤令”,并在诗歌《短歌行》中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那么,为什么当刘璋派遣张松去寻求与曹操的和解时,曹操反而选择了冷淡和轻视张松呢?

刘璋三次派使者与曹操交好 在《三国志·刘璋传》一书中,记载了刘璋曾三次派遣使者去与曹操交好,前两次曹操都十分重视,第三次则显得非常冷漠。下面是史书记载的内容: 第一次,刘璋听闻曹操准备征战荆州,已经控制了汉中,于是派遣河内的阴溥去向曹操致敬。曹操对此表示高兴,并上奏朝廷,封刘璋为“振威将军”,刘瑁为“平寇将军”。这其实是曹操对刘璋地位的一种认可。需要注意的是,刘璋虽然是益州牧,但他的地位并非由汉朝朝廷任命,而是由当地豪强赵韪等人支持的。因此,曹操的这一举动对刘璋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次,刘璋派遣别驾从事蜀郡的张肃去曹操那里,送去了三百名老兵以及一些皇家物品。曹操接受了这些礼物,并任命张肃为广汉太守。这是对刘璋第二次示好的回应,表示曹操已经收到了刘璋的心意。

到了第三次,刘璋再次派遣别驾张松前往曹操的营地,但这一次,曹操已经完全控制了荆州,并且成功击败了刘备。面对张松的到来,曹操没有给予任何职位的任命,甚至显得非常冷淡。这让张松心中颇有怨言。 从这些使者的身份来看,刘璋对待曹操的态度是非常重视的,尤其是张肃和张松,都是高级官员。然而,曹操对张松的冷淡表现,显然让人感到意外。那么,曹操为什么会轻视张松呢? 曹操为何轻视张松? 根据史书的记载,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我认为曹操轻视张松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张松的傲慢自大 张松外貌普通,身材矮小,行事放荡不羁,但却非常自负。历史上并没有详细记载张松的出使行为,但在《三国演义》中,张松对曹操的态度相当轻蔑。他曾讽刺曹操的《孟德新书》,并且在军队检阅时,讥笑曹操的战功,言辞尖刻。曹操听后非常愤怒,差点斩了张松。虽然这些情节出自小说,但从张松的个性来看,他确实有傲慢自大的倾向。作为一名使者,张松本应低调谦逊,但他却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这无疑激起了曹操的反感。 2. 曹操看不起张松的投机取巧

张松曾私下绘制了一张西川的地图,详细标注了西川的山川地理、险要之地和府库钱粮。这些信息显然是想送给曹操,以换取更高的职位或荣华富贵。但问题在于,张松当时仍是刘璋的部下,他这样做无疑是在卖主求荣,企图依靠曹操的力量来获得个人利益。虽然曹操以奸雄著称,但他并不喜欢这种背叛主公、投机取巧的做法。因此,张松的行为很可能让曹操产生了轻视之情。

3. 张松出使的时机不对 张松出使曹操时,曹操正处于得意忘形的时期。此时他刚刚征服了荆州,打败了刘备,气势正盛。曹操的骄傲情绪达到了顶点,这种“矜伐”之心让他对外界的示好并不在意。历史学家习凿齿曾指出,曹操由于过于自信,错失了许多机会。因此,当张松带着刘璋的使命前来时,曹操并没有表现出对刘璋的重视,而是选择了冷漠对待。

在曹操尚未得荆州之前,他对于刘璋的使者表现得非常重视,就像在官渡之战时,他派钟繇去安抚关中的各位将领,以减少西边的威胁。但当曹操得到了荆州之后,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开始变得更加傲慢,对刘璋、张鲁等人的态度也变得冷漠,张松因此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结语 综上所述,曹操轻视张松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张松的傲慢性格,缺乏应有的谦虚;其次是曹操看不上张松投机取巧的行为;最后,张松出使的时机也不合适,曹操此时心态骄傲,对刘璋的示好没有太大兴趣。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曹操对张松的冷淡态度,也让张松失去了可能结盟的机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税率7.5%-15%!印尼传来... 王爷说财经讯:突发紧急大消息!印尼财政部官员透露,2026年,印尼要对黄金出口收税了,税率直接定在7...
原创 中... 近来,中日关系可谓跌宕起伏,矛盾频发。随着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一系列对华言论的不断升级,这场外交争端似乎...
原创 一... 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操有一句名言:“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也是他能够聚集众多人才的原因之一。曹操...
七届省赛大满贯!南海班主任军团... 三尺讲台凝匠心,赛场竞技显真章。11月14日至16日,第十届广东省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在东莞中学...
部分日本电影突然撤档,发行人员... 11月17日下午,有消息称,原定于近期上映的日本影片《蜡笔小新:灼热的春日部舞者们》《工作细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