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A股超7000亿中期红利,这些公司为何“慷慨解囊”?
创始人
2025-11-18 09:21:43

作者|睿研金融 编辑|MAX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三季报已结束,但2025年的分红仍在继续,不少公司陆续披露中期分红计划,持续回馈股东。

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11月5日,已有1034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期分红计划(包含2025年一季报分红、中报分红、三季报分红),预计分红总额7349.36亿元,超过去年全年中期分红金额。其中,有不少公司首次加入中期分红阵营,甚至不乏盈利承压仍坚持“回馈股东”的企业。

这一现象背后,是监管层持续引导上市公司强化股东回报,也是企业现金流改善、治理水平提升的信号。有分析师指出,中期分红不再是“优等生”的专利,而逐渐成为上市公司财务健康与信心的试金石。

这场分红浪潮哪些行业最“大方”?哪些公司首次加入中期分红阵营?盈利下滑的企业又为何坚持分红?本文将一一拆解。

01

中期分红井喷,谁在“撒钱”?

今年以来,A股市场掀起一波中期分红小高潮。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5日,已有1034家A股上市公司宣告中期分红方案,拟现金分红总额达到7349.36亿元。其中,一季报有13家公司分红58.65亿元;中报有842家公司分红6784.05亿元;三季报有219公司分红466.55亿元。

从单个公司来看,89家公司中期分红金额超10亿元,其中23家超过50亿元、16家超过100亿元;中国移动和工商银行的中期分红金额均超过500亿元,分别为540.87亿元、503.96亿元,位居前二。

值得注意的是,国企和央企成为这波分红潮的中坚力量。在国资委持续强调“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增强股东回报”的背景下,多家央企上市公司在半年报中明确提出“稳定或提高分红比例”。

睿研制图:数据来源Wind

从行业分布来看,按照申万2021年一级行业分类,银行、石油石化、通信、非银金融、医药生物五大行业成为中期分红的“主力军”。其中,银行业的25家公司以合计2584.18亿元的分红总额断崖式领先,稳居分红榜首。在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分红金额最多,均超400亿元。

睿研制图:数据来源Wind

石油石化行业的11家公司合计分红834.36亿元,位列行业第二。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两大巨头分红均超300亿元,中国石化分红金额也超100亿元。通信行业紧随其后,三大运营商之一的中国移动,是全市场分红金额最高的公司,中报分红540.87亿元;另两家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中报分别分红165.81亿元和34.77亿元,三大运营商分红合计741.45亿元,占据通信行业分红总额的96.67%。

非银金融中,中国平安是“出手最阔绰”的公司,2025年中报分红172.02亿元,分红金额位列全市场第九,一家公司的分红金额就占非银金融行业分红总额的32.54%。医药生物行业是分红公司数量最多的行业之一,已有106家披露了中期分红计划。其中,迈瑞医疗连续三个季度分红,3次累计分红49.35亿元,在行业中最为亮眼。

整体来看,这些分红金额高的行业普遍具有现金流稳定、盈利能力强、资本开支趋于平稳的特点。尤其在过去几年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仍存的背景下,高分红企业逐渐受到市场资金青睐。

02

首秀与坚守,分红背后的逻辑

在今年中期分红的阵营中,有两类公司格外引人关注:一类是首次实施中期分红的“新面孔”,另一类则是在盈利下滑时仍坚持分红的“老玩家”。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有燕京啤酒、中国中车、恒力石化、长安汽车、工业富联等多家行业龙头公司首次披露中期分红方案,正式加入中期分红的阵营。

市场最为关注的工业富联,自2018年上市以来,每年年报都进行分红,7年实施分红合计565.44亿元,其中近三年年报分红均超百亿元。今年5月开始,工业富联股价快速起飞,截至11月5日已上涨324.78%,10月20日晚间,工业富联披露中期分红计划后,10月21日股价上涨9.57%,得到投资者充分认可。

还有一类企业,他们业绩承压,甚至仍在亏损,仍大额分红回馈股东。

睿研制图:数据来源Wind

最为典型的是东方雨虹,2025年前三季度东方雨虹实现归母净利润8.10亿元,同比下降36.61%,但中报分红22.09亿元,远超全年利润。这也不是第一次东方雨虹“超额分红”,2024年年报,公司分红36.71亿元,当年归母净利润仅1.08亿元,股息率已高达11.75%。这也是东方雨虹首次加入中期分红阵营,即使行业面临周期波动,但公司仍坚持分红政策的连续性,分红方案公布后,公司股价最高上涨17.21%,可见对提振投资者信心有正面作用。

对于“盈利降、分红稳”的现象,也有分析师认为,不能简单理解为“打肿脸充胖子”。分红能力本身取决于现金流,而非单期利润。很多公司虽然在报表利润上有所波动,但经营性现金流仍然稳健。此外,稳定的分红也有助于维护市值,降低股权融资成本。

目前,中期分红从“可选项”逐渐变为“必选项”,反映出A股市场正在从成长驱动走向成长与回报并重的阶段。

随着监管持续引导、机构资金偏好转变,以及企业自身治理水平提升,中期分红或将成为更多上市公司的“标准动作”。而对投资者而言,读懂分红背后的逻辑,或许比追逐短期涨幅更具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整理,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A... 作者|睿研金融 编辑|MAX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三季报已结束,但2025年的分红仍在继续,不少公司...
摩托车违反禁行规定,交警为何却... “我妈没了,我不是想闯卡……” 近日,一男子因母亲去世 骑摩托车赶回家奔丧 情急之下 走上了禁止摩托...
如果开放有年轮,山西的跨度超过... 山西 从来不是封闭的堡垒 而是一座开放的“门” 一条通往世界的“路” 这扇门 曾迎来云冈石窟中古罗马...
放弃120万年薪职位?兰州银行... 近日,A股“最年轻”上市银行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兰州银行”)发布公告,董事会收到董事、副行长...
原创 1...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根据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在陕北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下辖三个主力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