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府奴才不仅穿着华贵,插金戴银,而且薪资非常高。袭人的工资甚至比皇宫里答应的工资都高,差点赶上朝廷九品官员的俸禄。那么,贾府为什么让奴才穿着华冠丽服,给奴才发这么高的工资呢?
贾府为何给奴才发“高薪”?
贾府给仆人发放高额月钱,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工资,而是一种维持其豪门体面和内部稳定的策略。
丫鬟小厮是主人的“门面”。他们的穿着打扮、精神面貌直接彰显贾府的富贵与气派。
林黛玉初见贾府三等仆妇,发现他们的吃穿用度都已“不凡”,从而对贾府有了初步的认识,富贵!她猜测贾府一定有很多的规矩,因此对贾府充满敬畏。“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刘姥姥一见贾府大门前腆胸迭肚的家丁,就自惭形秽,不敢冒昧上前。
家丁、奴才穿戴整齐,按照黛玉的观点是“华冠丽服”。也只有华冠丽服的奴才,才有资格接待来贾府的贵客。
出入贾府的人非富即贵,“只见簇簇轿马”,贾府的客厅里,“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座位上的人所佩戴的珠宝光彩照人,能够与日月争辉。客人穿的官服华丽,色泽如同烟霞般绚烂。贾府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样显赫的家族,与之匹配的奴才也都是有文化的,有修养的、穿着华贵的。否则就是给贾府丢脸。
为了保证这些“活招牌”光鲜亮丽,贾府需要提供优厚的待遇,让他们穿得足够好,有足够的零花钱来装扮自己。
王熙凤曾经说过:“再不照管,也是大家的体面。说不得我自己吃些亏,把众人打扮体统了,宁可我得个好名也罢了。一个一个象‘烧糊了的卷子’似的,人先笑话我当家倒把人弄出个花子来。”
打扮好家里的奴才,就证明当家人合格。如果奴才一个个的不成体统,穿戴得让其他贵族笑话,那么贾府的脸面也不好看。
贾府主子不过二十人,却要管理数百奴仆。单靠严刑峻法难以让人心服,甚至可能引来怨恨和反噬。
明朝嘉靖皇帝因为苛待宫女,睡觉时,差点被宫女勒死。贾府可不敢将奴才得罪得太苦,万一他们联合起来,贾府这十几个主子是无法与之抗衡的。
贾府试图通过“高薪”和福利(包吃穿住行,甚至丧葬有补贴)来收买人心,让下人体会到“幸而卖到这样人家”的归属感,从而更忠心耿耿地为主人服务。
贾府仆人等级森严,月钱相差悬殊,从姨娘的每月二两银子,通房丫头的一两半银子,一等丫头的一两银子,到粗使丫头的五百钱。形成了一套清晰的“职业晋升”路径,激励下人努力工作,争当“一等丫鬟”甚至“通房丫头”,“姨娘”,从而便于主子管理。
贾府奴才的高工资,确实越算越能体会到,贾府的统治手腕、隐秘担忧,与那个时代的肌理与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