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4683 字
阅读时间约:8 分钟
本文章节:
01、高市早苗的话,激活了中华民族的心理创伤
02、日本的挑事,实际上是一种“赌徒心理”
03、为什么日本“右翼”群体会越来越壮大?
04、错综复杂的中日冲突,该如何收场?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对“台海问题”发表出格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
解放军四大战区同时“亮剑”,以强音回应,表示时刻做好了打胜仗的准备。
央视旗下的官方媒体账号“玉渊谭天”毫不客气地说,“日方某些人,别活在狂妄自大的梦里!还是撒泡尿照照自己几斤几两吧。”
《环球时报》、《人民日报》与《新华社》也相继发文,表明严正立场。
《北京日报》在抖音上直言不讳地警示:“勿谓言之不预,日本若触碰红线,必将新账旧账一并清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昨日,我国外交部长王毅也公开发声——高市早苗讲了不该讲的话!越了不应碰的红线!
王毅部长还撂下狠话:如果日本还一意孤行、一错再错,一切主张正义的国家和人民,都有权利对日本历史罪行进行再清算!
直到目前,日本当局还在嘴硬。
19日,日本自民党副总裁麻生太郎在东京演讲,说“目前联合政府的形势并不乐观,但既然生了孩子,就必须好好抚养!”
这句话明面上的意思,是代表“麻生派”支持高市早苗;但也有网友认为,麻生太郎只是把高市早苗当成了傀儡。
麻生太郎演讲中的发言,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场持续升级的中日冲突愈演愈烈,会不会真的从“线上嘴炮”发展到“线下开炮”?
错综复杂的中日关系,最终究竟会走向何方?
这场局势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它的每一步发展,都深深牵动着14亿中国人民的心。
以下结合精准心理学的高效知识,发表一些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
当能深入到内隐记忆层面去理解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后,看待社会时事、国际态势会看到更多真相!
01、高市早苗的话,激活了中华民族的心理创伤
对于当前的中日摩擦,绝大部分国内民众内心激愤,恨不得手撕日本右翼首相高市早苗。
可表面上,还是有一些精日分子感到不解,“高市早苗不过就是说得过分一些,又没实际行动,日本也让步了(指日本官员金井正彰近日访华),你们那么激动干嘛呢?”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竟然支持日本,公开说要缓和局势:日本方面已经拿出降温行动,希望中方能“放一马”。
说句实在的,如果是欧美国家的领导人发表那样的言论,我们肯定也会不满、表态,但反应不会那么激烈。
可现在是日本领导人说这样的话,这就完全不同了——它激活了中国人民内心深处、尚未愈合的巨大历史创伤!
因为,日本狠狠地伤害过中华民族,而且远远不止一次!
一次是在1895年的“甲午战争”。清政府惨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不仅割让了台湾,还赔偿了巨额白银。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实话,这样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西方国家也对大清做过,还有“八国联军”呢。当时清朝积贫积弱,又有巨大财富,在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里,落后就要挨打!
如果日本政府仅止步于这一次,我们现在也不会那么激动。
可问题是,日本政府充分发挥了“赌博”心理,对中华民族继续犯下滔天罪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军队实施了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731部队人体实验!
在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中,这些暴行是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是永远无法平息的怒火!
而且,日本战败之后,一直都不承认他们做过的暴行,多位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一个强盗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打砸抢烧,这虽然很可恶,但也符合强盗逻辑;
可一个强盗闯进别人家,不但打砸抢烧,还极尽羞辱,残忍地把人折磨致死、行灭门之罪;关键是事后死不承认,甚至把自己标榜为战斗英雄,这简直禽兽不如!
血色的记忆,同胞的哀嚎,一直弥漫在中华儿女的心头!
任何一个民族要是遭遇这样的事,都会跟日本结下血海深仇、不共戴天之仇!
现在,都2025年了,这个仇人还不知悔改,跳出来“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企图干预中国内政,这岂不让人怒火中烧!
国内广大民众、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所表现出的强烈情绪,是巨大心理创伤被激活的真实反应!
02、日本的挑事,实际上是一种“赌徒心理”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善良与正直,在国际交往中始终秉持“以德服人”的胸怀。
作为二战的战胜国,中国没有对日本采取报复,还大规模遣返了在华的日侨与日俘。
而美国呢?美国向日本投下了2颗原子弹。澳大利亚营地中,也曾有大量日军战俘死亡。
但日本竟然以怨报德!日本敬畏美国、甚至澳大利亚,却将中国的宽容与善意误读为软弱!
事实上,日本和西方国家信奉的都是“优胜劣汰、强者为尊”的丛林法则。
中国现在已经认清这个法则,但“认清”不等于“信奉”。
我们深知,唯有自身强大,善良与正直才能发挥更大的力量,赢得他国真正的尊重。
从今年的93大阅兵开始,中国正式告别“韬光养晦”的时代。
大阅兵,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不再低调,而是自信坚定地立于世界舞台中央,勇于“亮剑”,展现捍卫和平的强大实力。
今天的中国,尤其在军事领域,已成为一头“藏不住的大象”。
实力不允许我们继续沉默,我们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当然,我们并不是战狼,而是与狼战斗!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与狼战斗必须具备的前提!
日本政府、特别是极右翼势力,他们动不动就道歉、鞠躬,表面上看起来素质很高。
但是,他们实际上根本就不善良,总在伪装、表演,类似于表演型人格障碍。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言论,实际上暴露出来日本右翼极度偏执、自恋,是NPD(自恋型人格障碍)和偏执型人格障碍群体!
日本此次“挑事”,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赌徒心理”,是“人性三原色”中的侥幸心理得到极大放大。
历史上,日本曾靠“赌”多次赢得过巨大回报。
当年发动甲午战争时,日本便是一场豪赌。明治维新后,日本虽迅速崛起,但资源有限、国内市场狭窄。
通过战前情报搜集,日本发现清朝虽体量庞大,却政治腐败、军备松弛,于是信心倍增,决定“险中求胜”。
这种试探性进攻,本质上是一场赌博:
若败,则退而谈判;若胜,则扩大战果。
结果,战争的胜利远超预期,滋长了日本政府的优越感,强化了他们妄想成为“亚洲强者”的自我定位。
正因尝过侵略的甜头,日本右翼势力至今仍有自恋与自大的心理,对中国蠢蠢欲动。
只要中国比他们强大,他们就不得不收敛锋芒;
但只要他们认为中国显露出一丝软弱,就可能再次趁火打劫,企图“再赌一把”。
高市早苗的言论,跟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偷袭美国珍珠港等的逻辑,是一脉相承的——明明是自己想搞事,却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完全外归因!
而且,日本一直担忧美军会撤离第一岛链。他们希望在美军撤离之前,借“台海问题”拉美国下水。
03、为什么日本“右翼”群体会越来越壮大?
很多人觉得,高市早苗的出格言论是日本政府所为,与日本国民无关。
高市早苗,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其实,日本首相是由日本国会选举出来的,而日本国会的众议院、参议院都是由日本的选民直接选举出来的。
当日本首相、日本政府行为出格时,日本国民也有巨大的责任!
而且,据日本媒体报道,高市早苗内阁的支持率高达82%!绝大部分日本群众都很支持高市早苗。
可见,“右翼”在日本已经成为主流了。高市早苗说的话、做的事,基本就代表了整体日本群众的态度。
实际上,日本右翼首相高市早苗的言论,只是不小心把右翼的想法说出来而已。
而且,作为一名女性,高市早苗在“男性当道”的日本脱颖而出,并继续担任首相,这会令她更加偏执、自以为是,言行举止更加出格!
另外,这次高市早苗之所以能够当上首相,就是日本自民党与维新党联合执政。日本右倾是必然的,日本右翼成为主流也是必然的。
为什么日本“右翼”群体会越来越壮大?主要跟3个因素有关。
直到现在,日本军国主义一直未得到真正的、彻底的清算,所以靖国神社才会一直存在,还受到日本人参拜。
在日本社会上,“右翼”群体占据了极大的比例,他们的思想,认知不断影响身边的人,甚至一代传一代。这不是基因遗传,而是错误的教育所致。
很多日本国民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尤其是历史部分,包含着很多右翼思想。
“右翼”分子参与了日本学校课程的编写,并通过这种方式,把右翼思想渗透给儿童、青少年。
很多人以为日本人非常谦卑、礼貌、有素质,比如经常向别人90度深鞠躬,有一点点摩擦就马上向别人道歉。
但其实,这些行为是伪装的、是一种伪善和表演,是集体表演型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背后,是他们有群体性的NPD与偏执型人格障碍,根本不懂得真正地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
而且,大多数日本人仍然生活在信息茧房中,受西方主流媒体和日本媒体的影响,他们以为中国还很落后。
尤其是许多极右翼分子,根本不屑于来中国,从未亲身感受过中国的真实发展。
尽管我国实施72小时免签政策后,不少日本人到中国来大开眼界,但这仅仅是一小部分;
尽管在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使用中国武器取胜,让很多西方国家大跌眼镜;
但新认知的传播有个过程,要让多数日本人真正认识到中国的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已经遥遥领先,正常情况下,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04、错综复杂的中日冲突,该如何收场?
有的网友猜测,现在中日摩擦那么剧烈,高市早苗会不会收回自己的出格言论?
不会。除非中国政府的反击行为真的把日本右翼打得非常疼非常疼!
因为一旦收回,她在日本右翼尤其是极右翼阵营中的形象和地位,将会一夜崩塌。
就算日本股市暴跌,旅游业订单被大量取消,损失2万多亿,以及我国在黄海的实弹射击,她也始终当看不见。
日方是派了个外务省官员来华会谈,但其实毫无诚意,更不在意谈判结果是什么。
最近,高市早苗背后的支持者“麻生太郎”在演讲中说“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充分表明了日本右翼的立场!
中日冲突将如何演变、走向何种结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市早苗的后续行动和我们的反应。
她的行动,实际上将直接影响中国的反击方式与制裁力度!
在93大阅兵“亮剑”之后,中国已经真正成长为不惧怕挑衅的强者。
我们要从之前被侵略、乃至这次中日摩擦中汲取教训,在逆境中愈战愈勇,塑造出中华民族的高逆商!
我相信我们的政府始终具备“极限思维”,会做好最坏的打算。
我们政府一定会思考:
倘若战争真的打响,日本、美国、欧洲、台湾省,甚至菲律宾等都一起攻打我们,中国是否有能力取胜?
还有,我们能否承受得住国际社会的终极制裁?
如果我们具备了“坏事变好事”的思维方式,我们若能抵挡,自当勇往直前;若时机未到,也可战略后撤。
我们的政府一定会在决策上考虑周全。
我们国人对于打日本,都没有心理负担,但是我们要对我们国家的决策层有信心,要完全支持国家政府的决策,要有理性。
即便不打响战争,中国也完全可以采取坚定而有效的措施,比如:
从日本大批撤侨;
实际收回钓鱼岛,宣示主权、展现决心;
趁此机会,可以更快地解决台湾问题;
......
这样的行动会让每一位中国人真切地感受到:
在这场中日博弈中,我们是胜者!
这会极大地增强整个民族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