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晚年过得如何?频繁搬家,无米下锅仍不肯用巨款
大胃王
2023-08-24 09:23:00

原标题:陈独秀晚年过得如何?频繁搬家,无米下锅仍不肯用巨款

综述

陈独秀,一代伟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早期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但是,就这样一个满身荣誉,头衔无数的人,历史却选择淡漠他的轨迹。很少有人知道,或者想去了解,晚年的陈独秀如何,过着怎样的生活。

那么,像陈独秀这样属于一个时代记忆的人,是如何消失在大众的视野里的呢?

黎明与黑夜交织

1915年,汇聚了陈独秀无数心血的《新青年》杂志在他的住处诞生,他亲自担任主编以及主笔,或是时代因素,或是文采斐然,或是二者皆存,《新时代》的风靡逐渐将陈独秀推向了一个名为“引领者”的宝座。

那么,陈独秀真正坐上这个宝座的时间,是在新文化运动。

“德先生”与“赛先生”的提出,对旧道德,旧文化的反对,对新道德,新文化的提倡,使《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而处在漩涡之中的陈独秀,自然是引来无数注目,成为千千万万年轻人的偶像。

1920年,本就有救国之志的陈独秀同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等人商议后,决定成立共产党组织,并且起好了党纲。

而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地点正是在陈独秀的家中,陈独秀担任中共上海发起组书记。

因为种种原因,中共一大召开时陈独秀并未在场,但是陈独秀还是被大家一致推选为中央局书记。

1921年10月,陈独秀被捕,当他被捕消息传出后,孙中山、蔡元培、胡适等人立刻呼吁当局释放陈独秀,不久,陈独秀获释。

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共产党也在悄无声息地壮大。

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同年,陈独秀再次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逮捕,历史总是出奇的相似,不久后,在众多人的呼声中,陈独秀再次被释放。

1925年著名的五四运动爆发。

1927年,陈独秀担任上海全市80万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最高领导人。

到这里,可以说,陈独秀在历史上被誉为“中国共产党之父”是再有理不过的了。

人生之不如意

1927年陈独秀由于思想上的转变选择离开中国共产党,1929年被开除党籍。

陈独秀曾接受过系统的先进教育,所以当他在某些时刻产生属于自己,不同于其他人的思想时,虽然看起来十分荒诞,令人发笑,但实际上是有迹可循的,这并不奇怪。

在被开除党籍后,陈独秀又陆陆续续地给中共组织寄了几封信,里面有着他自己的见解和预见的道路。

实际上,他的目标始终只有一个:救国。

虽然在现在的我们看来,陈独秀偏离了原来正确的路线,走向了一条不归路。但是当时的人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路,又有哪条是错的,所有的路子都需要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试探中踩出来。

因此,我始终都很敬佩,敬佩陈独秀有着不同于他人的勇气与胆量,敬佩他能为当时的中国去多试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不幸的是,1932年10月,陈独秀被国民政府逮捕,被判刑后囚于南京。抗战爆发后在中共多位同志的强烈要求之下,陈独秀以及多位被囚的犯人终于得到释放,此时离他被捕已经过去五年。

漂泊之旅

出狱后,陈独秀拒绝了多个组织向他抛来的橄榄枝,他拒绝了高官厚禄,拒绝了一切的光鲜亮丽,他带着他的妻子,四处奔波,居无定所。

他先是多次在北大的学生家中辗转,后又南下,住在南昌一邓氏家中,因当地公安局长的多次盘查诘问,令他感到厌恶,遂迁汉口德润里暂住。

由于战局恶化,陈独秀随国民政府来到重庆,前后寄住在多人家中。

1938年,受友人邀请,他来到江津邓家,但因为友人妻子的尖酸刻薄,陈独秀最终还是选择了搬出去独居,住在前清二甲进士杨鲁承的旧居,一个进出不方便且极为偏僻的地方。

虽然环境极其恶劣,但所幸四周足够安静——这给陈独秀的创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942年,物价飞涨,陈独秀一家时常处在饥寒交迫之中,但是,谁能想到,当时的陈独秀不仅不穷,而且还身怀重金呢?

陈独秀虽然在晚年远离了他所追求的革命事业,但是,曾经的朋友却没有远离他。他们为他介绍过有着丰厚待遇的工作,甚至当时的政府也邀请过他,但出于种种原因,都被陈独秀拒绝了,他们也曾给过陈独秀金钱,但大部分陈独秀并未取用。

就这样,身怀巨款的陈独秀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晚年的陈独秀时常感到寂寞与孤独,感到人生的不如意,在1942年5月,他终于卧病在床。

他听说蚕豆花泡水,可以治高血压,所以一直在食用,虽然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也没有危害。

有一次的蚕豆花,因采摘时遇水发酵,泡服时水呈黑色,味道也不纯正,陈独秀未加注意,不幸中毒,但是所幸最后并无大碍。

半月后,他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终于在一片萧然中去世。

总结

谁能想到晚年的陈独秀过着这样的生活呢?

晚年的陈独秀与早期的陈独秀过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这谁又能提前预知呢?

但是,无疑,陈独秀永远是一个值得他人敬佩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记者调查:线上“巨型”VS线下...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李子骄 报道 印刷着“试穿请保留 拆除不退不换”的警示语,一张A4纸大小的红色硬质...
五问今年下半年首场寒潮:为何雨... 上周末(11月15日至16日),今年下半年首场寒潮来袭,受其影响,北方多地气温大跳水,伴随大风,冬日...
当下时点为何适合使用网格策略捕... 在A股上证指数迈入4000点关键关口、市场震荡加剧的背景下,投资者普遍面临"高波动与高收益并存"的投...
原创 李... 引言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对于明朝的皇帝与大臣们来说,崇祯十七年是永远无法抹去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