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居民医保标准的公布(380元/人),网上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有朋友说缴费金额再次上涨,不准备继续缴费了。还有些朋友说,缴费好处多,即便涨至380元/人,该交还得交,以防万一。
除了上述讨论之外,小帮手还看到一些朋友讨论“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免交居民医保”的消息。并且,有些朋友说,他们当地的少数民族地区,确实可以不用缴费医保,还能享受保障。这是咋回事?难道少数民族地区真的可以免缴吗?
关于此,小帮手查询了相关的内容,本篇内容,就详细说说这件事,看看到底是不是可以免缴?

首先,要明确一点,在医保局发布的通知中,并没有少数民族地区可免缴医保的说法,因此,从官方的角度来说,免缴的消息不准确。
不过,在查询相关内容过程中,发现了有代表提出降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缴费的建议。
一个是在2019年,提出了“降低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自缴费用的建议”。一个是在2021年,提出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减少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额度的建议”。
这2次提议,都是同一个代表所提出的,而关于此,医保局也给出了明确回复。在回复中,也没有说可以免缴医保个人缴费。不过,对于中西部地区实行的倾斜补助更高。

如今的城乡居民医保是以前的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整合后的叫法,采取的还是个人缴费+财政补助的方式。其中,财政补助占大部分,个人缴费占小部分。
以今年举例,整体居民医保的缴费金额是1020元/人,财政补助是640元/人,个人缴费是380元/人。而财政补助部分,又根据区域不同,补助比例不一样。在2019年的回复中提到,对云南等西部边疆民族地区补助比例达到80%。
除此之外,在2021年的回复中还提到,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低保、特困人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年度救助限额内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年度救助限额普遍在3-5万元之间。
可以看出,在居民医保上面,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方面相对较好,减轻个人缴费压力的同时,补助力度也有较高的提升。
即便如此,也没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免缴居民医保(新农合)的规定,只有降低(减少)的说法。所以,可以判断,网传少数民族地区免缴医保的消息不实,没有任何依据。

但是,有朋友问了,为何有人说他们当地确实免缴呢?
这种情况小帮手也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在局部地区,确实存在免缴的情况,原因是当地的政策所决定,个人缴费部分政府也给代缴了,不过,条件也有限制。
比如,可免缴的人群,仅局限于户口在他们当地的居民,其他人群都不包含在内,即便你在当地长期居住,但户口不属于他们那,也不能享受免缴。
这只是个别地区的单独规定,和整体政策无关,实际上个人也需要缴费,只不过有人代缴罢了,原则上还是属于缴费的状态,并没有例外。

按照往年的情况来看,进入9月份后,就要开始缴费工作了。小帮手看到一些网友说,今年不准备继续缴费了。一是由于缴费年年上涨,感受到了压力;二是年年缴费、年年不用,到最后还清零;三是用了医保之后,看病更贵了。
相信有上述感悟的朋友不在少数,也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我个人的建议,如果有能力的话,还是缴费为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缴费后买个安心。当然,不交也符合常理,就看自己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了。
对此你怎么看呢?另外再问问大家,你今年会选择继续缴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