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法国奢侈品牌迪奥(Dior)向中国用户发布短信,确认其数据库在2025年5月7日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导致部分客户个人信息泄露。此次事件涉及泄露的数据包括客户姓名、性别、手机号码、电子邮箱、邮寄地址、消费金额及偏好等敏感信息。迪奥官方客服回应称,泄露的数据库中未包含银行账户、信用卡信息等金融数据,但事件仍引发市场对奢侈品行业数据安全体系的广泛质疑。
数据泄露事件始末与潜在风险
根据迪奥发布的短信内容,此次事件源于外部人员非法获取了品牌持有的客户数据库。泄露范围涵盖中国消费者在迪奥注册时提供的多项个人信息,包括消费习惯等深度数据。尽管迪奥强调已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联合网络安全专家展开调查,但客户隐私的暴露可能引发精准诈骗风险。迪奥建议用户警惕可疑通信,避免点击不明链接或泄露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母公司LVMH的业绩压力与安全投入争议
迪奥母公司路威酩轩集团(LVMH)的财报数据显示,2025财年第一季度集团总营收同比下降3%至203亿欧元,其中时装与皮具部门销售额同比下滑5%。中国市场(除日本外)营收降幅达11%,在集团总收入中的占比从2024年的33%缩减至30%。业绩疲软背景下,数据泄露事件可能对迪奥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形象造成二次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LVMH曾在4月15日的财报电话会上提及“考虑通过涨价应对关税压力”,迪奥与路易威登(LV)随后上调了部分产品价格。尽管LVMH强调“涨价属于常规调整”,但消费者对奢侈品牌溢价能力的信任度正在经受考验。
行业性挑战与信任重建路径
奢侈品行业长期依赖高净值客户数据的精细化运营,此次事件暴露了头部品牌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安全隐患。迪奥在事件通报中提到“已向监管部门报备”,但未披露具体防护措施升级计划。值得关注的是,迪奥并非近期唯一陷入舆论漩涡的奢侈品牌。2024年4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发现21批次服装质量不合格,多家国际品牌上榜。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奢侈品牌若无法在产品质量、数据安全等基础领域建立护城河,其市场地位或将受到新兴本土品牌的挑战。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