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近两个月,沪指再次回到3400点上方。
5月14日,市场午后在金融股带动下震荡走高,创业板指领涨,沪指重回3400点上方。截至收盘,沪指涨0.86%,深成指涨0.64%,创业板指涨1.01%。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32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52亿。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2800只个股下跌。
盘面上来看,保险、券商、银行板块强势拉升,物流、化纤、煤炭、地产等板块均上扬,航运概念、互联金融、跨境电商、稀土概念等活跃。
5月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发布会上表示,A股市场估值水平实际上被业界认为仍处于相对低位。沪深300市盈率只有12.3,国内市场主要指数市盈率都明显低于标普500等全球主要指数。在全球市场面临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的环境下,中国资产的配置价值和吸引力在持续提升。
东莞证券认为,随着中美关于关税问题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交投表现较为活跃。关税扰动暂缓叠加“一行一局一会”落地一系列增量政策、各方加力加劲推动既定政策落地见效,加快加强增量政策储备等皆为国内经济基本面和资本市场的稳定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市场整体趋势有望继续企稳。
“重返3400点是一个积极信号。”当日收盘后,著名财经评论家吴国平在接受风口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个股跌多涨少,说明市场还不够活跃,但只要指数能保持强势上行,百花齐放的格局将很快到来,最终市场也会彻底活起来,进入良性循环,此刻就差一两步了。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对风口财经记者表示,中国股市稳定健康发展可以期待,优质低估的蓝筹龙头股将有较多机会。但是对于普通散户来说,目前3400点以上不宜追高,要珍惜低位买到的优质股票。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短期看,中美超预期的贸易谈判结果将对A股、港股产生一定提振效果,有利于估值、风险偏好的进一步修复。长期看,A股、港股将从集中定价关税冲突的阶段,逐步转向定价经济基本面的阶段,外部冲击逐步减弱、科技叙事持续演绎加上国内政策持续发力,将会加速经济复苏进程,进而带动A股、港股长期上涨。
罗志恒指出,未来一年内,建议以公共事业、银行等类债的红利资产作为底仓,一方面,关注具备盈利修复基础和政策加持的服务消费标的,特别是宠物经济、首发经济、IP经济相关的新消费领域标的;另一方面,关注AI、自主可控等产业链,视情况适度增配相关标的。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刘晓)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编辑: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