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张良、周勃、陈平等人一致性选择刘盈而不是刘如意,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吕家势力的强大,他们不想得罪。吕雉的实力不仅仅是她自己有政治手腕,他在朝堂上也是有人的,吕家人更是深度参与了刘邦打天下的过程,拥有很强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力。
比如,吕后的大哥吕泽,他以及他的部下在很多战役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前208年,吕泽的手下郭盟在杠里之战中击败了秦朝名将王离;还定三秦时,又是吕泽手下大将逼降了翟王董翳。刘邦彭城之战失败后,被项羽追的四处逃窜,首先想到的就是投奔吕泽,是吕泽帮助他稳定了局势,这才让刘邦有了起死回生的机会。吕家的实力大臣们都看得到,吕家在大汉建立过程中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大家有目共睹。就拿吕雉本人来说吧,刘邦彭城之战失败,一路丢盔弃甲,连自己的儿女都不要了,亲爹和媳妇沦为项羽的俘虏。刘邦和项羽在前线对峙,吕雉和刘太公在项羽的监牢里经受了长时间的折磨,后来楚汉之争激烈时,项羽差点没有把刘太公和吕雉给烹杀了。这些沛县老弟兄都知道,功臣们都深有体会,毕竟自己也是一路艰辛走过来的,他们对吕家势力心有敬畏,更不想得罪他们,都不支持刘邦换太子。其二,王朝新定,国需安稳。汉朝的建立并不容易,由于同时代的项羽太能打了,刘邦好几次差点就没了。经过一路艰辛,建立了汉朝,开国勋贵们也可以光宗耀祖了,王朝新定,他们渴望国家的安稳,打了一辈子仗,也想享受享受,不想朝廷再次陷入内乱。如果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废长立幼,再加上吕家人的强势,必然不甘心。等刘邦去世后,如果吕家人打算废掉刘如意,重新立刘盈,他们身为先帝的老臣,是跟着孤儿寡母和强大的吕家势力做斗争,还是跟着吕家人犯上呢?不同的人必然会选择不同的道路,到时候朝廷内部又起纷争,弄不好刀兵相见,天下立时大乱,打了一辈子仗,晚年也不得安生,甚至晚节不保。为了大汉江山的稳定,更为了自身利益,大臣们一致反对刘邦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对此,大家认为呢?
上一篇:牡丹鹦鹉繁殖注意什么
下一篇:桃城区属于哪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