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4日报道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6月18日报道,暑假期间,孩子可能会出现语言能力退化的情况,比如表达困难,词汇量减少,忘记以前掌握的单词或句子结构,不记得算术步骤、阅读理解能力下降,甚至无法完成以前能够轻松应对的逻辑任务等。这些就是所谓的“暑期滑坡”现象,这一术语指的是在暑假期间可能出现的学业、认知和社会技能的退化。
日常习惯被打破
这种技能上的倒退并非由生理状况引起,而是上学时的那种常规化、系统化的日常生活突然中断所致,但这种中断可能对那些有特殊教育需求或神经发育障碍(如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或特定学习障碍)的儿童影响更大,这类孩子需要持续的支持和稳固的教育结构来维持他们的持久进步。
西班牙心理学家伊雷妮·洛佩斯指出,“常规习惯被打破,或者连续几周没有强化这些技能可能会导致忘记一些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学习动力降低,甚至在一些基本技能上出现退化,比如阅读、写作或情绪上的自我调节等。因此,从治疗角度说,建议通过游戏或一些旨在加强孩子全面发展的暑假活动有计划地加以定期刺激”。
难道大脑在暑假时不需要休息吗?对于这个问题,洛佩斯认为,“这种观点非常合理。事实上,作为专业人士,我们的一部分职责是保护儿童和青少年的情感福祉。确实,休息和学习同等重要,但我们并不是要把暑假变成学年的延续,而是将它作为一种通过游戏、享受和激发好奇心继续学习的机会。‘暑期滑坡’现象不是靠强制性的练习册或僵化的日常作息表来解决的,而是通过适合每个孩子的有意义的体验——从参加具有感官刺激或社交内容的夏令营,到大声朗读故事书、在家做一些小实验、培养创造力,或者维持一些能带来安全感的日常习惯等”。
对于有神经发育障碍或学习困难的儿童来说,没有长期学业刺激的休息可能就会导致真正的倒退,不仅是在知识方面,还在沟通、情绪自我调节或社交等技能方面。因此,关键在于找到休息和刺激之间的健康平衡,而不是单纯地延长课业压力。洛佩斯指出,“总之,我们支持休息,但反对完全放弃常规和刺激。我们建议的是一种基于快乐而不是义务的继续开发大脑的方式”。
多种能力易下滑
在暑假期间,如果不保持一些基本的日常常规,哪些技能最容易丢失?
·读写能力。如果不定期练习,流畅阅读、阅读理解或书面表达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对于有阅读障碍或其他特定学习障碍的儿童,退步可能会更加明显。
·逻辑数学能力。逻辑推理、工作记忆和对数字概念的掌握需要持续性才能保持稳定,特别是对存在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的孩子。
·口语和沟通能力。对于有语言障碍或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如果不继续强化词汇、理解或实用沟通技巧,可能会导致显著的倒退。
·社交技能。如果长时间缺乏与同龄人的互动,可能会削弱同理心、合作能力或冲突管理能力。
·情绪调节和行为。在失去常规习惯的环境中,有冲动控制障碍或情绪自我调节困难的儿童更容易失去这样的技能,导致挑衅性行为增加或焦虑。
·精细运动和粗大运动技能。如果中断了心理运动训练,像书写、跳跃或协调动作等活动可能会退化,特别是在那些有发育迟缓或运动障碍的儿童中。
总之,保持一些基本日常习惯和有意义的活动——即使是娱乐性的——有助于巩固所学内容,防止倒退,并确保孩子在返校时能更有信心、自尊和动力。
保持学习积极性
哪些日常活动可以在不让孩子感到压力的情况下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呢?
我们要明白的一点是,避免“暑假滑坡”并不是要在暑假期间复制学年的节奏,而是要以一种自然、有趣且正向情绪引导的方式保持一定的认知刺激水平。比如,每天花几分钟一起阅读,玩一些能够促进注意力、计算能力或口头表达能力的桌面游戏,写一写假期日记,甚至是把制定菜谱的任务交给孩子完成,这些都可以成为强大的学习工具。
此外,建议制定一个最小限度的日常作息表,要包括游戏时间、休息时间、阅读时间和运动时间。体育活动不仅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情绪,从而提高对学习的接受度。
实际上,关键是要将一年中所学到的知识融入到真实且有意义的环境中,以一种几乎自然的方式提升能力。这样到了9月份,孩子不仅不会失去技能,还可能增强同样重要的其他能力,比如自主性、自尊心、好奇心等。
为了避免暑假作业成为压力或抵触的来源,需要改变传统的做法,采用一种更尊重、灵活和激励的方法。与其强加给孩子死板且重复的任务,不如建议一些能激发他们兴趣并自然融入日常生活的有意义的活动。关键在于将学习转变为真实的体验,让孩子成为主角,而不是被评判的对象,比如去超市买冰激凌时计算找零。安排可预测的作息表,包括短暂的学习时段,例如10-20分钟,并穿插休息或游戏时间,这有助于保持专注而不引起抵触。给孩子提供选择,让他们从几种可能的任务中挑选,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参与感。
最后,情感陪伴也很重要。肯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结果,提供支持而不是施加压力,并庆祝小小的成就。这样作业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与家人一起享受学习的机会。(编译/王萌)
上一篇:如何消除空调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