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乌克兰对俄罗斯发起“蛛网”行动,使用自杀式无人机对俄罗斯境内多个空军基地发起了袭击。袭击中,俄罗斯多架战略轰炸机受损。事后,乌克兰军队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了此次袭击的具体情况,媒体也进行了相关报道。
被烧毁的图-95残骸
乌克兰展示的行动资料,图中标记着图-95和图-22M3的结构弱点。
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媒体的报道,此次乌克兰军队使用的袭击手段相当特殊。乌军此前在俄罗斯国内派遣了长期潜伏的特工人员,并建立了无人机组装厂房,生产、储存了大量小型自杀式无人机。
在行动发起时,乌军特工人员雇佣俄罗斯民用卡车,将伪装为移动房屋的无人机放飞平台运输到俄军基地附近,随后放飞了一百多架无人机实施袭击。
乌克兰表示,此次行动成功击中了41架俄军飞机,并发布了相关视频,但其中有对同一架飞机不同角度的攻击镜头。综合视频信息判断,其中有13架左右损毁严重。
乌克兰用于此次行动的自杀式无人机
根据视频画面,除了两架A-50预警机外,乌克兰军队将此次行动的攻击重点放在了图-95和图-22M两型飞机上,对图-160显得“手下留情”。
从技术角度来说,这极可能是乌克兰基于自身有限的资源和能力,为了对俄罗斯空中力量造成更大、更持久的损伤,进行了特别规划的结果。
为了匹配《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即目前俄美之间唯一的核军控条约)的要求,美国对B-1B进行了必要的核投放能力削减,包括:后部挂载点焊接金属套筒,防止安装空射巡航导弹挂架;移除武器舱内用于核武器预备武装的特定电缆连接器及其他修改。
长期以来,俄罗斯和美国在核军控的博弈中形成了复杂的条约体系,两国选择了不同的核方案。其中,俄罗斯为图-160和图-22M保留了核投放能力,但飞机平台和搭载武器数量受规则限制。在常规情况下,两型飞机的核投放能力处于封存状态。如果单从能力上来说,图-95、图-22M、图-160都是俄军重要的核力量空中投送平台。
图-95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核力量空中投放平台。该机结构和设备较为简单,机群数量大,出动率更高,是对美国本土威胁最大的机种。图-22M和图-160的部署能力都相对较弱。
作为超声速变后掠翼飞机,图-22M和图-160的机械结构、液压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都更复杂。事实上,从航空史的角度来说,几乎所有变后掠翼飞机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出动率都要低于普通的固定翼飞机,包括F-14、B-1B等型号在内。此外,根据核军控要求,为了规避“战略轰炸机”这一名号,图-22M还被拆除了(或未安装)空中加油装置,只有战役战术核打击能力。
关于变后掠翼构型的部署能力,根据美国政府责任署(GAO)2022年11月发布的《武器系统保障》,超声速变后掠翼构型的B-1轰炸机的任务完成率约为40%左右,远低于B-52的60%。
而在俄罗斯,图-22M早期曾被俄军地勤冠以“全天候缺陷载体”的绰号;图-160则比图-22M更大、更复杂。在设计研发过程中,图-160还经历了苏联解体,设计人员和资料大幅流失,子系统和设备供应企业流失、停产或倒闭等问题,型号的完善程度低于图-22M系列。
这种不同型号在出动率上的差异,必然会对乌军在“蛛网”行动中的打击偏好造成影响:只有即将实施打击行动的轰炸机才会满载燃油和武器。可以想见,乌军在这次袭击中能动用的无人机,无论单机还是总和,装药量都相当有限,要对轰炸机机群造成尽可能大的损失,最理想的结果就是引燃燃油,烧毁机体和高价值武器,甚至诱发弹药自爆。
乌军发布的视频确实出现了图-95挂载巡航导弹的镜头。袭击行动发生后数日,西方一些商业卫星公司也发布了相关卫星照片,可以看到多架图-95机体主要结构已经消失,这可能是袭击引发了燃油起火的结果。
单个小型无人机对大型轰炸机的杀伤能力有限,必须依靠多架无人机攻击单架飞机并引燃燃油才能取得最大的毁伤效果。
乌军发布的无人机组件。可以看到典型的自锻成型战斗部,背后的凸面负责反射并汇聚爆炸冲击波。在冲击波作用下,凹面的柔性金属会变形刀锋状的结构,并以极高的速度前进,切割飞机结构。
乌克兰军队还发布了一些参与此次“蛛网”行动的自杀式无人机的结构件照片。
从照片来看,这些无人机采用了多旋翼设计,能够相对隐蔽地起飞。从战斗部外形推测,这些自杀式无人机的杀伤机理可能包括基于自锻成型原理的切割。此外,炸药成分中,除铝一类的能量强化剂外,还有可能掺入了锆以强化纵火能力。
从已公开的图片和视频等其他信息来看,乌克兰军队还对此次袭击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将打击目标精确到了飞机的具体部位——对小型自杀式无人机来说,这是效率最高的方案。
图-95结构图
乌克兰发布的“蛛网”行动航拍图片,画面中心是一架机翼坍塌的图-95。对于地面状态的飞机,相较于驾驶舱和发动机舱,翼根和机翼中央的损毁要更为严重。
在打击图-95时,乌军显然瞄准了机身与左翼内侧发动机舱之间的位置。图-95主起落架舱在内侧发动机舱的后方,这里在严重受损并结构失稳后,整个飞机会从此处坍塌,造成更大范围的损伤。同时,这一区域也是机翼油箱的所在,容易被纵火引燃。此外,不排除还有特定的关键机载设备被设计在单侧机翼区域,这可能导致乌军会特别强化对某一侧机翼的攻击倾向。
图-22M
图-160
在打击图-22M时,乌军选择了该机的中机身中央区域的油箱。该部位一旦起火,中央机翼结构将会在高温下变形并失去刚度和强度性能。即使是大火被扑灭,被袭击的这架飞机也很难被修复,只能作为备件来源。这一弱点区域对于图-160同样适用。此外,相较于图-22M3,图-160的尾部主油箱也算得上是另一个较脆弱的部位。
目前,俄罗斯已经基本失去了图-95和图-22M的生产能力。尽管在2022年前,俄罗斯宣布已初步恢复图-160M的生产能力,但其产能未来不容乐观。因此,俄罗斯的战略轰炸力量要再度恢复到“蛛网”行动之前的水平,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将相当大。
文案:候知健
排版:蓝风
编审 | 监制:武晨、王兰
看航空融媒体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