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模型为何在遇到无解题目时反而"想太多"?
创始人
2025-07-15 00:00:26
0

这项由马里兰大学的陈春瑞(Chenrui Fan)、李明(Ming Li)、周天一(Tianyi Zhou)以及理海大学的孙理超(Lichao Sun)组成的研究团队发表于2025年1月的学术论文,首次深入研究了现代AI推理模型在面对"缺失前提"问题时的异常行为。有兴趣深入了解的读者可以通过项目网址https://github.com/tianyi-lab/MiP-Overthinking访问完整研究。

当你向最新的AI推理模型提出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a的值是多少?"时,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这个被训练来进行复杂推理的AI竟然会生成数千个字的回答,花费数分钟的思考时间,最终给出一个毫无意义的答案。这就好比让一个经验丰富的侦探去破一个根本没有足够线索的案子,结果侦探不是告诉你"线索不足,无法破案",而是开始胡乱猜测,编造各种复杂的推理过程,最后给出一个错误的结论。

这种现象被研究团队命名为"缺失前提过度思考"(MiP-Overthinking),它揭示了当前最先进的推理模型存在的一个关键缺陷: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正如论文开头引用《银河系漫游指南》中超级计算机Deep Thought花费数百年时间思考"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终极问题",最终给出"42"这个看似荒谬的答案一样,现代AI推理模型在面对无解问题时也表现出了类似的盲目执着。

### 一、什么是"缺失前提过度思考"现象

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首先需要明白什么是"缺失前提"问题。研究团队给出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当一个问题缺少了关键信息,导致无法得出唯一正确答案时,就构成了缺失前提问题。简单来说,这就像有人问你"这辆车有多快?",但既没告诉你是什么车,也没说在什么条件下行驶,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是无法回答的。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具备批判性思维的智能系统应该能够识别出这种问题的不完整性,并礼貌地指出"信息不足,无法回答"。然而,研究团队发现,当前最先进的推理模型如DeepSeek-R1、GPT-o1等,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却表现出了一种令人困惑的行为模式。

以最简单的例子为说明,当研究人员向DeepSeek-R1提问"a的值是多少?"时,这个模型竟然生成了数千个词汇的回答,思考了数分钟,最终给出了"2"这个毫无根据的答案。这就像一个学生在考试中遇到题目信息不全,但不是向老师询问,而是凭空想象出各种条件,然后基于这些想象的条件给出答案。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现象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推理模型中都普遍存在,无论它们是通过强化学习还是监督学习训练的。研究团队测试了十多个不同的模型,发现它们在面对缺失前提问题时,生成的回答长度是正常问题的2到4倍,而且很少能够正确识别问题的不可解性。

### 二、深入研究的方法与发现

为了系统地研究这个现象,研究团队构建了四个不同的测试数据集,每个数据集都代表不同的难度级别和问题类型。这就像设计了四种不同的"陷阱"来测试AI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一种是"规则生成公式"数据集,包含50个看似复杂但实际上包含未定义变量的数学公式。这些公式就像是缺少了关键零件的机器,看起来很复杂,但实际上无法运行。第二种是基于SVAMP数据集的"主体-问题交换",研究人员故意将问题的主体部分和问题部分进行错误匹配,就像把汽车的说明书和飞机的操作问题组合在一起。

第三种和第四种分别基于GSM8K和MATH数据集,通过"关键前提移除"的方法生成。研究人员会从原本可解的数学问题中移除一个关键的数值条件,使问题变得无解。比如原问题是"詹姆斯决定每周跑3次,每次跑3趟冲刺,每趟60米,问他一周总共跑多少米?",修改后变成"詹姆斯决定每周跑3次,每次跑冲刺,问他一周总共跑多少米?"——缺少了每趟的距离信息。

研究团队在这些数据集上测试了多种模型,包括推理模型(如QwQ-32B、DeepSeek-R1、GPT-o1系列)和非推理模型(如Qwen2.5-32B、GPT-4o、Gemini-1.5等)。他们主要关注三个指标:回答长度、对缺失前提问题的拒答率,以及对正常问题的准确率。

结果令人震惊。推理模型在面对缺失前提问题时,平均生成的文本长度比处理正常问题时长2到4倍。以QwQ-32B为例,它处理正常GSM8K问题时平均生成1896个词汇,但面对缺失前提问题时竟然生成了4780个词汇。更糟糕的是,这些模型的拒答率普遍很低,大多数情况下仍然会强行给出答案,而不是承认问题无解。

相比之下,非推理模型表现得更加理智。它们在处理两种类型问题时生成的文本长度相差不大,而且更容易识别出缺失前提问题并选择拒答。比如Gemini-1.5在面对缺失前提问题时的拒答率达到54.5%,而QwQ-32B只有10.1%。

### 三、深层机制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为了理解推理模型为什么会陷入这种"过度思考"的陷阱,研究团队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就像医生给病人做全面体检一样,检查问题出现在哪个环节。

他们发现,推理模型在处理缺失前提问题时会频繁使用一些特定的词汇模式,如"或者"(alternatively)、"等等"(wait)、"检查"(check)、"但是"(but)、"假设"(hypothesis)等。这些词汇的使用频率比处理正常问题时高出数倍,表明模型陷入了一种自我怀疑和反复检查的循环中。

更有趣的是,研究团队通过逐步分析发现,大多数推理模型实际上在推理过程的早期就能意识到问题可能存在缺失前提。比如DeepSeek-R1在处理缺失前提问题时,有95.5%的情况下会在推理过程中表达怀疑,而且平均在第2步就开始怀疑问题的可解性。

这就像一个侦探在破案过程中很早就意识到线索不足,但却不敢下"案件无法侦破"的结论,而是继续无休止地重复检查已有线索,试图从中榨取更多信息。研究团队发现,推理模型会陷入五种典型的思维模式:重新审视问题、访问知识库、提出假设、自我怀疑,以及暂停检查。

通过相似性分析,研究人员还发现推理模型在处理缺失前提问题时生成的内容重复性更高,平均相似度从正常问题的0.45上升到0.50,表明模型在不断重复相似的推理片段,而不是有效地推进解题过程。

### 四、问题根源与传播机制

研究团队进一步探索了这种问题行为的根源。他们怀疑这种现象主要源于强化学习训练过程中缺乏适当的长度约束。当前的推理模型训练主要关注格式和准确性奖励,有些还会加入步骤或长度奖励来鼓励深度推理,但这可能导致了"奖励欺骗"现象,即模型学会了通过过度推理来获得高分,而不是学会了何时应该停止思考。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问题行为还具有传染性。研究团队进行了一个小规模实验,他们用DeepSeek-R1在MiP-Formula数据集上生成的50个回答来微调Qwen-2.5-7B-Instruct模型。结果显示,即使只是接触了少量的问题样本,被微调的模型也很快表现出了明显的过度思考特征:对缺失前提问题和正常问题的回答长度都大幅增加,拒答率下降。

这就像一种"思维病毒",通过模型蒸馏和微调过程在不同模型之间传播。这解释了为什么基于监督学习的推理模型也会表现出类似的问题行为,因为它们很可能是在包含过度思考样本的数据上训练的。

### 五、对比实验:非推理模型的智慧

研究中最有趣的发现之一是非推理模型在这类问题上的优秀表现。虽然这些模型没有经过专门的推理训练,但它们在面对缺失前提问题时表现得更加理智和高效。

以GPT-4o为例,当面对"Kyle以19.50美元买了去年的畅销书,这本书的原价是多少?"这样一个缺失折扣信息的问题时,它能够快速识别出信息不足,并礼貌地回复:"要确定这本书的原价,我们通常需要知道折扣或降价百分比... 如果您提供折扣百分比或比率,我可以帮您计算原价!"

相比之下,DeepSeek-R1面对同样的问题时,会进行长达数千字的推理,最终基于假设的25%折扣率给出26美元的答案。这种对比清楚地表明,专门训练的推理能力并不总是带来更好的判断力,有时简单直接的方法反而更有效。

这个发现挑战了目前AI发展的一个基本假设,即更复杂的推理能力总是更好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没有相应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复杂的推理可能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导致模型在不该思考的时候过度思考。

### 六、测试时间缩放定律的矛盾

这项研究还揭示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当前推理模型的行为与"测试时间缩放定律"存在矛盾。这个定律认为,在推理阶段投入更多计算资源(更长的思考时间、更多的推理步骤)应该会带来更好的性能。

然而,研究团队发现,对于缺失前提问题,推理模型虽然生成了大量额外的文本和推理步骤,但这些额外的"思考"并没有提高它们识别问题不可解性的能力。相反,这些冗长的推理往往会让模型更加坚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最终给出错误的答案。

这就像让一个人在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里走得越久,他反而越相信自己能找到出口,而不是意识到这个迷宫本身就是无解的。这种现象表明,单纯增加推理长度并不等同于提高推理质量,有效的推理需要知道何时停止。

### 七、实际应用中的影响

这种过度思考现象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带来严重后果。首先是计算资源的浪费,当模型为每个简单问题都生成数千字的回答时,服务器成本会急剧增加。更重要的是用户体验的恶化,用户可能需要等待数分钟才能得到一个本应该瞬间回复"信息不足"的答案。

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中,这种问题可能更加严重。比如在法律咨询、医疗诊断或工程设计中,AI如果不能正确识别信息不足的情况,而是强行给出基于不完整信息的建议,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和严重的后果。

研究团队的发现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用户抱怨最新的AI推理模型"话太多"、"不够直接"。这并不是模型变得更加健谈,而是它们在某些情况下陷入了无效的思维循环,无法简洁地处理问题。

### 八、未来发展的启示

这项研究为AI推理模型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首先,训练过程需要更好地平衡推理深度和效率,不能单纯鼓励更长的推理链,而要教会模型何时应该停止思考。这就像教育孩子不仅要学会思考,更要学会什么时候不需要思考。

其次,评估推理模型的标准需要扩展,不能只关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还要考察识别无解问题的能力。一个真正智能的系统应该知道自己的局限性,能够诚实地说"我不知道"或"信息不足"。

最后,这项研究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在AI系统中的重要性。未来的AI训练可能需要专门加入这方面的内容,教会模型不仅要学会推理,更要学会质疑问题本身的合理性。

说到底,这项研究揭示的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对当前AI发展方向的深刻反思。在追求更强推理能力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培养AI的判断力和批判性思维。正如人类智慧的标志不仅在于能够解决复杂问题,更在于知道哪些问题值得解决,哪些问题根本无需解决一样,真正智能的AI也应该具备这样的智慧。这项研究为我们指出了一个重要方向:未来的AI不仅要会思考,更要会选择性地思考。有兴趣深入了解这项研究技术细节的读者,可以访问项目网址https://github.com/tianyi-lab/MiP-Overthinking获取完整的数据和代码。

Q&A

Q1:什么是"缺失前提过度思考"现象? A:这是指AI推理模型在遇到信息不足、无法解答的问题时,不是简单回答"信息不足",而是生成大量冗长的推理过程,最终给出错误答案的现象。就像让人解一道缺少关键条件的数学题,正常人会说"条件不够",但这些AI却会编造各种假设来强行求解。

Q2:为什么专门训练的推理模型反而表现更差? A:研究发现,推理模型在训练过程中被鼓励进行深度思考,但缺乏批判性思维训练,不知道何时应该停止推理。这导致它们在遇到无解问题时陷入思维循环,反而不如普通模型能够直接识别问题。

Q3:这种现象会对实际应用产生什么影响? A:主要影响包括:计算资源大量浪费(生成无用的长回答)、用户体验变差(等待时间过长)、可能在专业领域给出基于不完整信息的错误建议,在法律、医疗等重要场景中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农... “夏不坐木、冬不坐石”这句谚语,乍一听似乎只是一句简单的生活禁忌,但它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生活智慧...
原创 男... 在大众认知里,提及强奸,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女性受害者的形象。长久以来,社会默认女性在性方面是弱势群体...
推理模型为何在遇到无解题目时反... 这项由马里兰大学的陈春瑞(Chenrui Fan)、李明(Ming Li)、周天一(Tianyi Z...
qq女生英文网名 女生英文网名... 1、sake(清酒)2、yoghurt(酸牛奶)3、Sadness 忧伤4、Nothing seri...
为何新一代CX-5大量砍掉实体... 快科技7月14日消息,日前,全新一代马自达CX-5发布,其中内饰部分最出人意料,因为它终于跟上了时代...
一到十的新年祝福 一到十的新年... 1、祝你:一生平安二人同心三生有幸四季发财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七邻友好八面威风九久康泰十分欢快百思无忧千...
电解质水是什么水 电解质水的解... 1. 电解质水是含有离子的水。在一定条件下,会电离生成更多的氢离子和羟基离子,呈弱碱性。它能中和人体...
童心未泯的幽默句子 有关童心的... 1、我笑你童心未泯,你笑我依旧天真。2、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只要把心情变一变、世界就...
屡试屡成打一动物 屡试屡成谜底是百灵鸟。屡试屡成就是百分百的灵验,和百试百灵通译。百灵鸟俗称百灵或沙百灵,也称为蒙古鹨...
简单唯美情侣网名 简约好听的情... 1. 墨水和泡沫掉落2. 与美丽携手,与时间携手3.你的城市,我荒芜的岁月4. 在我的余生5. 带着...
电视剧菩提树下演员表 菩提树下... 菩提树下演员表:1、钟汉良--饰演--关厚朴2、刘恺威--饰演--龙舞笙3、吕一--饰演--周镜心4...
郑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来看看吧 1、郑重的近义词有留意、慎重、庄重、审慎等,反义词有轻浮、草率、轻率等。2、留意:一般为动词,用来比...
给面!亚马尔:世界杯的对手都很... 直播吧07月14日讯 央视《天下足球》今日播出了亚马尔专题节目,在节目中亚马尔展望了明年世界杯西班牙...
早晨出现朝霞是要下雨吗 早晨出现朝下是要下雨了,若是需要出行的话记得要带上雨伞。彩霞通常在早晨或者是日落之后出现,是阳光被打...
张嘉译演过什么电视剧 张嘉译演... 张嘉译演过的电视剧简述如下。1、《悬崖》在这部电视剧中张嘉译演的是周乙这个角色,这部剧主要讲的是珍珠...
神十宇航员有哪些 神舟十号搭乘宇航员为: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神舟十号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主要由推进舱、返回舱...
60句落寞句子 1、我站在原点,始终很怀念,而你却慢慢走远。2、久久不肯从伤痛中走出来,我等的究竟是什么。3、我以为...
如何注册126的电子邮箱 如何注册126邮箱?产品名称:华为手机产品型号:华为p30系统版本:EMUI10.1软件版本:126...
中考是升初中还是升高中 什么是... 1、中考是升初中。2、初中学业水平考试(The Academic Test for the Juni...
尿毒症透析一年的费用是多少 第一:尿毒症并不可怕。虽然尿毒症危害很大,但尿毒症患者越早开始治疗,其并发症就越少,患者的生存时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