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案件,因为亲人死亡,当事双方情绪很大。赔偿金额一旦超出保险范围,有些肇事者就会推脱拿不出来这么多钱,执行容易陷入困境,接下来我们就来关注一起交通事故赔偿金执行案件。
晚上7点,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的执行法官卢志成带领法警队伍出发执行任务。面对突然到来的执行人员,被执行人郝某的丈夫显得手足无措,嘴里不停地重复着"这事我不知道啊"。与丈夫的激动反应不同,郝某表现得异常平静,她仔细地收拾着自己的药品,还准备好了可能需要的换洗衣物。
到达执行局后,郝某的丈夫打来了电话。申请人李女士表示,2007年郝某曾支付过7万元赔偿款,但由于当时没有查到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只能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此后多年,李女士的哥哥一直与郝某沟通此事,但郝某始终没有继续支付赔偿。直到2024年,李女士发现郝某名下有一辆汽车,于是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
法院立即冻结了郝某的银行账户,并划扣了她的工资收入。法官还在车管所查封了郝某名下的车辆,禁止其进行买卖或抵押。但郝某声称自己也不知道这辆车具体在哪里。2024年11月,在法官调解下,郝某同意在2025年1月28日前还清欠款。然而这次被带回执行局后,郝某却改口称早已将钱给了李女士的哥哥,只是现在李女士的哥哥已经去世,李女士不承认这件事。
李女士坚决否认郝某的说法。她质疑如果郝某真的已经付款,为何会在2024年11月那么痛快地签署还款协议,还让自己的儿子作为担保人。法官随后联系了本案的担保人,也就是郝某的儿子。这时郝某的丈夫表示正在赶来执行局的路上,愿意为郝某提供担保。听到丈夫愿意替自己还款,郝某捂着脸哭了起来。不久后,郝某的丈夫赶到现场。当晚,他先行支付了51800元的案款。截至记者发稿时,郝某已经交付了全部案款,本案已执行完毕。
来源:法治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