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每年夏季中小银行都会迎来一轮评级调整,然而,辽宁6家城商行却因特殊情况按下了“暂停键”。近日,第三方评级机构联合资信、大公国际陆续发布延迟出具披露评级报告的公告,涉及营口银行、葫芦岛银行、阜新银行、丹东银行、朝阳银行、抚顺银行。其中,5家银行给出的理由均为“仍处于改革化险期”,营口银行处于巩固深化改革成果过程中,故继续延缓2024年度报告信息披露。
值得一提的是,营口银行自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均未披露,存在类似情况的还有朝阳银行、丹东银行、阜新银行、葫芦岛银行等多家辽宁省城商行。业内人士指出,中小型商业银行近年来面临多重挑战,包括资产质量压力、不良贷款率波动以及盈利能力下滑,而“审慎对外披露信息”成为监管部门和相关企业普遍采取的措施。
近日,辽宁6家城商行同时宣布推迟披露年报,该事件引发金融圈热议。
根据联合资信、大公国际等评级机构的公开信息,上述6家城商行均处于不同阶段的“改革化险期”。其中,仅有营口银行被描述为“巩固深化改革成果过程中”,其余5家仍处于风险防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因此,这些机构均选择推迟2024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
截至目前,营口银行尚有“19营口银行二级”一支存续债券,债券余额为10亿元,上次评级时间为2020年7月20日,主体及债项评级结果分别为AA+/稳定、AA/稳定,债券兑付日为2029年12月。
湘财证券观察,关于营口银行改革进展的口径,此前已经发生变化。2024年7月,大公国际发布关于延迟披露营口银行2024年度跟踪评级报告的公告,提及该行正在推进改革工作,相关内部程序暂未履行完成。同年12月31日,联合资信发布关于营口银行2024年跟踪评级的公告提及,该行处于巩固深化辽宁城商行改革化险过程中,延缓信息披露。
大公国际也于近日发布了营口银行、朝阳银行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其中提及,按照辽宁城商行改革总体安排部署,朝阳银行正在改革专班领导下推进改革相关工作,商请暂缓进行跟踪评级工作;按照辽宁城商行改革部署,营口银行正在推进改革相关工作,相关内部程序暂未履行完成,故延缓信息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朝阳银行未公开披露2021—2023年年度报告,联合资信自2022年起便已发布相关公告说明情况。此次,因朝阳银行仍处于辽宁省城商行改革时期,继续延缓2024年度信息披露,截至公告出具日尚未提供本次跟踪评级所需的相关资料,联合资信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无法对朝阳银行及相关债项的信用状况作出准确判断,故决定延迟出具定期跟踪评级报告,并将在相关资料完备后按监管要求完成后续工作。
此外,根据葫芦岛银行相关反馈信息,该行同样处于辽宁省城商行改革时期,故继续延缓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截至目前,葫芦岛银行尚有两只存续债券,分别是“18葫芦岛银行二级01”“18葫芦岛银行二级02”,债券余额分别为10亿元、5亿元,上次评级时间为2021年7月29日,主体及债项评级结果分别为A+/稳定、A/稳定,债券兑付日分别为2028年8月、2028年12月。
与上述银行情况一致,根据丹东银行相关反馈信息,该行仍处于辽宁省城商行改革时期,故继续延缓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截至目前,丹东银行尚有“16丹东银行二级”一支存续债券,债券余额为12亿元,上次评级时间为2021年7月21日。
虽然上述几家城商行近年的年报尚未全部对外公布,但部分股权拍卖评估报告及股东公司年报间接揭示了它们最近几年的经营状况。
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阜新银行资产总额1683.66亿元。业绩方面,该行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14.45亿元、10.93亿元、-12.44亿元,对应年度净利润分别为1180.59万元、-2.63亿元、-24.51亿元;丹东银行方面,截至2023年末,该行资产规模约1088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净利润约167万元,该行2021年、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1.26亿元、-0.53亿元。
抚顺银行的日子更不好过。2024年6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将抚顺银行推至风口浪尖。该行因违反金融统计规定、账户管理、反电信网络诈骗、数据安全等八项核心业务,被处以184.17万元罚款,时任风险合规部经理被追责7.75万元。
这并非抚顺银行首次因合规问题受罚。2023年,该行因“贷款资金被挪用购买理财产品”被辽宁银保监局罚款60万元;2022年则因“违规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领到95万元罚单。频繁的监管处罚暴露出其内控体系的系统性缺陷,据透露,该行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长期存在“两张皮”现象,2023年内部审计发现的147项问题中,仅有32%完成整改。
此外,朝阳银行股东山东步长制药在年报中披露了该行的财务数据。截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1266.99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20亿元,同比增长2.80%,实现净利润5.1万元,同比下降99.61%。
辽宁6家城商行的困境并非个案。据公开数据,2024年全国城商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为1.89%,但东北地区城商行平均水平达3.27%,其中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分别有4家、3家、2家城商行不良率超过4%。这些银行普遍面临股权结构分散、产业依赖度高、数字化转型滞后等共性问题。
在金融严监管下,合并重组成银行业发展主线。辽宁城商行数量多,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中小银行存在历史遗留、股权、不良资产等问题。2021年1月,辽宁省政府研究推进城商行整体改革,明确申请新设省级城商行,合并12家相关银行,同年6月辽沈银行开业,肩负改革使命。但4年过去,仅辽阳银行、营口沿海银行被合并,包括营口银行在内的多家城商行仍待整合中。
目前来看,上述辽宁6家城市商业银行虽然都面临一定压力,但各自所处阶段有所差异。如营口银已进入巩固成果环节,而其他5家的重点则仍聚焦于存量问题消解。有专家指出,只要能够按照既定方案逐步推进并取得实质成效,将有助于提升整个区域金融体系韧性,并为本地实体经济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