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借到的共享充电宝,为什么有时候充电“不灵”了?日前,市民林先生致电本报热线968820,“吐槽”了这一让人困扰的情况。记者随后向业内人士了解到,部分充电宝因不匹配个别iPhone机型的充电协议,可能出现充电失效的问题。
现象
有时充不了电有时机身发烫
“人在外头碰上手机没电,好不容易借了个共享充电宝,插上Type-C接口却发现充不进电!”读者林先生说,他使用的是iPhone16系列手机,日常给手机充电发现,不仅是共享充电宝充电难,他曾自购的一个非知名品牌的充电宝也出现了类似问题。“手机和充电宝都是Type-C接口,连接起来却毫无反应。这样的问题,我之前没有遇到过。”林先生说。
昨日,记者携带自用的iPhone15系列手机,尝试了美团、街电等品牌的共享充电宝,并未出现和林先生一样的“充电失灵”现象。不过,记者注意到,有部分网友在网络平台发帖:在使用共享充电宝时,出现了手机充电效率受影响、机身发烫严重等现象,其中使用苹果手机的用户居多。
解答
苹果手机容易受影响
从事手机售卖、维修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不少苹果手机用户都遇到了这样的现象,其中有几个主要的因素:
首先,苹果手机自带独有的充电协议,如果共享充电宝的Type-C接线没有内置支持苹果认证的芯片,那么即使物理接口匹配,iPhone16等部分机型也可能会弹出“配件不受支持”的提示。
其次,“无法充电”或充电极其缓慢的原因,可能是PD协议(即触发以更高的电压和电流实现快速充电)的兼容性不足。“直白地说就是:部分充电宝的输出PD协议,不支持苹果手机,仅能触发低速充电或无法充电、充电中断,甚至可能触发反向充电。”陈先生告诉记者,据他观察,iPhone16系列等设备要想实现快充,需搭配30W以上PD充电设备,而部分充电宝达不到这个条件。
除此之外,未经苹果认证的线缆,也可能导致充电断断续续或机身发烫,或触发苹果手机的充电功率限制。
那么,其他品牌如三星、vivo等安卓机,是否也会碰上这样的问题?陈先生表示,安卓手机也存在协议兼容性的问题,但一般来说,安卓手机的协议开放度更高、适应的电压范围更广,对第三方的配件兼容性也更好。
走访中,陈先生等多名业内人士认为,从电池健康的角度来看,最好使用手机的原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日后,各充电宝厂商也许会根据市场反馈,更新或升级充电设备的芯片等要件,以更好地适配手机的更新迭代。
(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