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8月20日晚10点,抗日敌后战场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百团大战”正式打响,八路军各部105个团、超过20万兵力在方圆数百公里战场上同时发起攻击。突如其来的袭击很快就让日寇陷入极度混乱中,尤其是连接晋冀两省的大动脉——正太铁路沿线,各警备队都觉得“遭到五倍至十倍的共军攻击”,纷纷求援。
开战前几天战果丰厚
开战第1天,参战的八路军各部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战果:破桥、毁路、攻城、杀敌,从芦家庄到康家会,数十个敌军据点相继失守;从正太路到同蒲路,数百公里铁路线上处处烽火。沦陷3载的晋冀两省关隘——娘子关一夜复得,守军被全歼;第4混成旅团驻地阳泉城外制高点狮脑山被占领6天,毙伤敌400余人;日寇斥巨资建设的井陉新矿也被毁坏,“至少半年以上不能出煤”,造成了数千万元的损失。
随后几天,由于八路军破坏了通信线路,日寇指挥机关与各地警备部队之间无法有效沟通,作战指挥更是无从谈起。为了搞清楚战况,日寇驻山西第1军司令部一方面派作战参谋搭乘飞机升空侦察,了解情况,另一方面从卫兵中抽调40余人,前往太原城外,到前线直接侦察。
日寇调兵反扑,八路军及时转移
但到了8月26日,日寇逐渐缓过神来,并开始疯狂反扑,先是从冀中、冀南等地火速抽调约5000人马,增援正太铁路东段,兵锋直指晋察冀军区部队;又由同蒲铁路南段和白晋铁路沿线紧急调动第36、第37、第41师团各一部,挥兵正太铁路西段,企图与驻守沿线的独立混成第4、第8、第9旅团及石家庄第110师团形成夹击之势。
9月1日,负责前线指挥的彭德怀敏锐察觉到战场态势的新变化:日寇布置大规模增兵反攻,在其绝对优势的火力装备面前,继续扩大战果已不可能,遂决定见好就收、另寻战机。次日,他果断签发《敌援正太兵力已到我执行第二方案》的命令,八路军各部主力随即陆续转移。
此时,八路军已经历大小战斗265次,攻克敌据点91个,毙伤俘日寇4479人、伪军2479人,破坏铁路625里、公路1530里、桥梁78座,另有火车站1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