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沙特空军就一系列的“翼龙-2”无人机的飞行表现给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其累计的实战飞行时长已经突破了5千小时的重要里程碑,这不仅充分地体现了“翼龙-2”无人机的出色飞行性能、极高的可靠性,也更是其“成熟”的标志。
不经意的这一消息的发布似乎也在暗藏着某种深意——正赶上中国海军的052D型驱逐舰也将在沙特的“蓝剑-2025”联合军演的前夕赴援,使得中东的两大军事强国的军舰都将在该次联合军演中亮相,对于中东地区的局势将产生不小的影响。
在中东那片广袤的沙漠上空,中国的无人机正悄然无声地巡航着;而在不远处的港口,中华神盾舰缓缓驶入,这两者共同描绘出了一幅中东军事合作领域的全新画卷。
“翼龙-2”的5000小时绝非普通飞行记录,军事圈内都清楚,挂上“实战”标签的数据含金量十足,这款由中国航空工业成都所研制的察打一体无人机,轻载状态下能持续飞行32小时,重载时也能达到20小时。
按单次任务平均10小时计算,相当于执行了约500次作战任务,沙特的“翼龙-2”机队主要活跃在也门边境方向,承担对胡塞武装的监视与精确打击任务,即便近年沙胡冲突趋缓,这些无人机依旧保持高强度巡逻,成为沙特边境防空的“天空之眼”。
“翼龙-2”的战斗力有实打实的战绩支撑,其最大可承受的起飞重量达4.2吨,机翼下设有6个挂点,可携带480公斤的弹药,包括了蓝箭-7的反坦克导弹、精确的制导炸弹等12枚各型的武器。
在也门战场上,它多次精准摧毁胡塞武装的导弹发射车和隐蔽据点,在尼日利亚反恐行动中,刚交付的“翼龙-2”曾在72小时内歼灭上百名“博科圣地”武装分子。
可谓“耐操”的沙特空军对这架战机的评价就两字:“耐操”——无论是在高温的沙漠中还是在满是沙子的飞行跑道上都能正常的出勤,故障率都相对的低了不少,而且维护也都相对的简单,不会让地勤的同志们“闲得发慌”。
沙特选择此时公布数据,背后藏着精明的战略考量。之前以色列战机穿越沙特领空时,美制“爱国者”防空系统竟毫无反应,这事深深刺痛了沙特王室。他们意识到单纯依赖欧美装备存在风险,必须寻找更可靠的合作伙伴。
中国武器不仅性价比高(“翼龙-2”价格仅为美国同款的三分之一),还不附加政治条件,沙特一口气采购300架“翼龙-2”只是起步,接下来还对红旗-9防空系统乃至歼-35隐身战机表现出兴趣。
“蓝剑-2025”军演成为双方关系的试金石。052D驱逐舰的到访,让沙特海军能近距离考察这款装备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的中华神盾舰。
演习课目聚焦反潜与防空,正好对应沙特最迫切的安全需求——应对胡塞武装的无人机群与导弹威胁,而“翼龙-2”的实战数据,相当于给中国军工做了次高质量免费宣传,沙特用行动告诉世界:中国装备不仅买得起,更用得好!
中东的军贸格局正在悄然重构,从“翼龙-2”无人机到052D驱逐舰,中国军工出海正经历从“低端廉价”到“高端先进”的质变,沙特的“土豪认证”效应持续发酵:埃及、巴基斯坦、阿联酋等国纷纷跟进采购,连德国军事博主都承认“翼龙-2”部分性能超越欧洲同类产品。
未来,随着沙特-巴基斯坦-中国三方合作模式的深化,中国武器或将在更多领域打破传统军贸壁垒。
沙漠上空5000小时的飞行轨迹,记录的不只是一款无人机的战绩,更是一个新兴防务合作体系的崛起,当沙特地勤人员对着“翼龙-2”竖大拇指时,中国军工的海外传奇才刚翻开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