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沫特莱的中文名如何得来?
创始人
2025-10-21 22:02:48
0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Agnes Smedley)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北部。1908年,她通过了新墨西哥州的县级教师考试,在一所乡村小学任教。

早年生涯

1911年9月,史沫特莱作为旁听生在亚利桑那州的坦佩师范学校学习。她爱好文学和辩论,被选为校刊《师范生》的编辑部撰稿人,不久被选为首席记者,此后她发表文章全部署名。1912年5月,史沫特莱当选为《师范生》主编。在校刊上,史沫特莱初露锋芒,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文学才能,她自信将来能够成为一名记者和作家,她要用自己的笔杆和心灵,为生活在黑暗中、生活在远离知识的地方的人们说话。

1913年6月,史沫特莱注册入学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师范学校(今圣迭戈州立大学的前身,目的是为当地小学培养未来的女教师)。1914年夏毕业留校,积极地投身于政治活动,对底层劳动人民充满同情。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 Smedley

1916年底史沫特莱到达纽约,因支持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两度入狱,1920年发表处女作小说《铁窗难友》(Cell Mates)。随后她前往欧洲,在德国柏林继续支持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并认识了共产国际的重要成员,参与了世界反帝大同盟的宣传工作。1928年底,史沫特莱作为德国《法兰克福报》特派记者前往中国。

不同的中文名

在北平时,她特意制作了名片,正面印着“德国弗兰福特报记者斯美特莲”,背面用英文印着“Correspondent,Frankfurter Zeitung,Frank Fustalm,Germany”,她在北平访问胡适时就用的这名片。而她的中文名字“斯美特莲”,是诗人徐志摩根据她英文名字的汉语发音译取的。有人认为这是她自取的汉名,但按照她当时的中文水平,似不太可能。

在北平一家“平时接待贵客”的烤鸭店,徐志摩等一帮中国朋友请她喝酒和品尝烤鸭。史沫特莱回忆道:

(徐志摩)要来了纸张、擦子和墨水,开始为我构思一个中国名字。我不喜欢“梅花”或“荷花”之类的名字。最后,他给我取了一个中国旧式家庭的姓——“石”,还加了两个音节——“美林”。当我拒绝后者时,他只是把这个名字拼成拉丁语“Shih Mei Di Li”给我听。

“斯美特莲”看上去很富有诗意,同时也显出一种娇柔的女性之美,但显然与史沫特莱的个性不太吻合。

在上海,史沫特莱还结识了鲁迅、茅盾等人,积极参加进步文化运动。1929年冬,在《世界月刊》编辑董绍明、蔡咏裳夫妇的陪同下,史沫特莱拜访了鲁迅先生,而《鲁迅日记》中将其姓名记载为“史沫特列”。1936年秋鲁迅病逝,她以“史沫德莱”列名“鲁迅先生治丧委员会”。史沫特莱在《中国的战歌》中设置了专门章节来缅怀追忆鲁迅:

我的生活同鲁迅和他的密友、中国知名的小说家之一茅盾的生活紧结在一起。我们三人共同收集出版了一本德国民间艺人凯绥·珂勒惠支夫人版画集;我们三人一起为欧美新闻界写稿,对中国知识分子遭受的政治迫害发出抨击的呼声。

她还直抒胸臆:

在我身上,激励着我精神力量的鲁迅,已成为我人生的路标,我从这位伟大的作家那里所感受得到的一切,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宋庆龄的英文秘书

史沫特莱曾以《法兰克福报》记者的身份赴法租界莫利爱路29号正式登门拜访宋庆龄,并赠送一本出版不久的《大地的女儿》,在扉页上题写了一段热情洋溢的赠词:“送给宋庆龄同志,我无保留地尊敬和热爱的一位忠贞不渝的革命家。——1929年9月17日于上海,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史沫特莱没有尊称宋庆龄为“孙夫人”,而是称呼为“同志”,从这个细节也可看出史沫特莱与宋庆龄的另一层关系。这份见证两位革命女性伟大友情之初的信物,现在依然珍藏在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

1932年12月17日,宋庆龄与蔡元培、杨杏佛等正式发起组织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发表宣言,宋庆龄被选举为主席,史沫特莱担任她的英文秘书。史沫特莱虽然并非同盟的正式成员,也不在“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之列,却是公认参与组织活动最为积极的国际友人之一,作为宋庆龄的英文秘书参加临时执委会的全部活动,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33年1月17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上海分会成立,史沫特莱以“斯沫特利”之名成为上海分会会员。1933年2月,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以中国笔会的名义邀请英国戏剧家萧伯纳来上海,史沫特莱参与接待,并在《论语》上发表文章《萧伯纳过沪谈话记》,署名“镜涵”。

以营救牛兰夫妇为契机,1932年1月13日,美国人伊罗生和史沫特莱在中共地下党的支持和宋庆龄的帮助下,在上海法租界创办英文周刊《中国论坛》(China Forum),政治倾向上与中国共产党人比较接近。《中国论坛》创刊后,史沫特莱、陈翰笙、弗兰克·格拉斯、乔治·肯尼迪等都以大量化名稿件为刊物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其中包括鲁迅和左翼作家联盟其他成员的作品最初的译文。史沫特莱使用化名在该刊也发表了不少文章,不遗余力地宣传中国革命。

其最受注意的作品是与伊罗生合撰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五年》(1932年5月15日)。这是一份详尽的国民党统治控诉状,采用图片与文章相结合的方式,揭露和抨击了蒋介石政府从1927年至1932年对中国革命者的镇压与屠杀,激怒了国民党当局。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与当时上海市长吴铁城的共同施压下,1932年7月,《中国论坛》由于找不到承印商而被迫停刊。可能是史沫特莱没有使用笔名,再加上她经常在《法兰克福报》上发表抨击国民政府的文章,国民党方面设法向德国有关方面施压,使她失去了《法兰克福报》记者的职位。

1934年,在宋庆龄领导下,史沫特莱开始筹办《中国呼声》(The Voice of China),以接替《中国论坛》的宣传任务。《中国呼声》于1936年3月创刊,主要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揭露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以传递反帝抗日内容为己任。史沫特莱化名“R.Knailes”(奈尔斯,Rusty Naile,意为“锈铁钉”)、“劫”等为《中国呼声》撰稿。通过这两份报刊的创办,史沫特莱与共产国际、美国左翼人士、中国左翼作家以及进步学生有了更多的互动,形成了她自己对于中国解放、共产主义的看法。

那时,宋庆龄常以“迷你哈哈”(Minniehaha)的绰号称呼史沫特莱,有时在正式场合也不改口。可以比照的是,对同样是亲密战友、而且相识更早的安娜·路易斯·斯特朗(Anna Louise Strong),宋庆龄却从不亲热地直呼绰号,而是称作“亲爱的安娜·路易斯同志”或“亲爱的斯特朗小姐”。而在给共同朋友的信件中,宋庆龄则昵称史沫特莱为“利齐”。

战地记者

1937年春,史沫特莱应邀访问延安,在毛泽东居住的窑洞中就中日问题和西安事变对其进行访谈。在中共的内部文件中,她的名字显示为“史沫特列”。而在毛泽东写给埃德加·斯诺的信中,则称呼她为“史沫得列”。随后,她在战时出版社刊行的《八路军的战略与战绩》一书上,发表文章《西北战场上的八路军游击战》,署名为斯曼特莱。很显然,这些都是不同翻译造成的。后来,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报纸报道她时多写作“史沫特莱”,从那时起“史沫特莱”就成为她的通行中文译名。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史沫特莱遵照毛泽东的建议,成为八路军总部的第一位外国随军记者。作家舒群当年作为随军记者伴随史沫特莱在八路军总部、朱总司令身边度过一段难忘的岁月。他回忆说:

我和周立波随同史沫特莱一起行军,一起进行战地采访和战地救护工作。我们挤过水泄不通的火车车厢去前线,一同和衣睡在农民的小土炕上。经常是我和立波在一天疲劳行军后鼾声大作,但一觉醒来,史沫特莱却仍在昏暗的烛光下飞快地按动打字机的键盘……她像是有着超人的精力。

在抗日前线采访,史沫特莱写出大量介绍中国抗战的通讯报道,同时参加救护伤员的工作,八路军战士都夸她是“好样的”,向她敬礼,表示感谢。

从1938年7月起,史沫特莱担任英国《曼彻斯特卫报》(Manchester Guardian)的正式特派记者。到10月中旬武汉沦陷的这三个月时间内,史沫特莱撰写了50多篇新闻报道,向世界介绍武汉以及中国的紧张局势,并向各大世界组织呼吁救援。随后她奔赴皖南新四军驻地,1940年初,史沫特莱和《渔光曲》《卖报歌》的词作者安娥一起深入抗日前线,访问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写下激动人心的报告文学。

1950年5月史沫特莱病逝于伦敦,遗嘱中要求把遗物送交朱德,以《义勇军进行曲》为葬礼歌,希望把她的骨灰葬于中国。一年后,她的骨灰被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上镌刻着朱德写的碑文:“中国人民之友美国革命作家史沫特莱女士之墓”。史沫特莱,作为著名的国际友人三S(史沫特莱、斯特朗、斯诺)之一,她的名字彻底融入了中华大地。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西百色内涝持续 积水为何难消... 9月25日至10月7日,受“桦加沙”“博罗依”“麦德姆”三个台风连续叠加影响,广西百色市遭遇历史罕见...
原创 孙... 王曼昱为何要退出法国冠军赛?她目前没有伤病的困扰,退出这站赛事确实比较可惜,如果她参加这站赛事,夺冠...
原创 5... [月亮]白天忙忙碌碌上了一天班,晚上累的不想做饭怎么办?大多数人会选择点外卖,管它是不是预制菜,干净...
原创 日...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金玙璠 编辑 | 魏佳 10月20日晚,锂电龙头...
朱枫后人为何大多定居南京?这份... 10月20日晚,朱枫烈士的三位孙辈——外孙徐宁初、孙女朱容瑢、孙子朱则安携手走进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
存储芯片迎来罕见“涨价潮”,上... 存储芯片市场正迎来一轮历史罕见的“涨价潮”。行业数据显示,主流DDR4 16G内存条价格已从去年低点...
原创 日... 日本首位女首相正式登场! 一时间,中日关系成为外界最关注的事情。那么,这一历史性时刻背后,是否暗藏惊...
政前方观察|贵州低空经济如何“... “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500多年前,王阳明曾这样感叹贵州交通的闭塞。 如今,千米以下的天空,正前...
一具鳄鱼尸体的“谋杀案”:雨林... 你或许从未想过,一条凯门鳄的死亡,会是一场热带雨林狂欢的开始。
职工、居民覆盖100%!这地长... 北海市退休职工陈某87岁,脑梗偏瘫后遗症导致长期卧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日常起居由女儿与老伴进行照料...
揭秘“徽派美学现象”:为何这么... 2025年10月18日,“徽派美学家与中国现当代美学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部分省市美学学会第三届联席会...
原创 调... 据央视新闻报道,10月16日北京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何咏前的表态为持续发酵的安世半导体事...
原创 锐... 长春都市圈的战略大幕已经拉开!在这场吉林振兴的“合唱”中,有一个城市身份特殊——全国首批“资源型城市...
广东降温了!“风神”台风逼近,... 终于!今天,深圳明显降温 受“风神”和冷空气共同影响 深圳不少小伙伴表示 这次真的感受到降温了 有人...
儿童青少年如何实现“吃动平衡”... 中新网上海10月21日电 (记者 陈静)青春期是塑造健康体格、强化健康生活方式的黄金期,养成科学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