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德国外交部宣布,原定于10月29日开始的德国外长瓦德普尔访华计划被推迟,至于何时重新安排,尚未确定。
德国官方解释称,原计划此次访华是为了加强与中国的高层交流,但由于中国方面未能安排足够多的高级别会晤,最终决定推迟访问。目前,双方唯一的会谈安排仅限于对等的外长级别会晤。因此,德国方面对此感到遗憾,并评估认为此次访问意义不大,决定暂时搁置。
至于为何中国方面未能安排更多高层会晤,有分析指出,德国外长在中德关系中的强硬立场可能是关键原因。自今年5月上任以来,瓦德普尔一直批评中国在俄乌战争中的立场,尤其是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这使得中方产生不满。尤其是在涉及一中政策时,他的言论与中国立场相悖,也遭到中方的驳斥。
这一事件并非中德关系紧张的唯一表现。此前,德国媒体曾报道,德国总理默茨计划访问中国,但由于行程冲突,最终未能成行。自从默茨上任半年多以来,还未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正是在这一期间,中德关系出现了一些摩擦。因此,有媒体分析认为,默茨可能会访问中国和印度,但是否成行,仍取决于中方的安排,若安排不合适,也有可能导致访问计划再次变动。
与此同时,德国与中国的经济摩擦也在加剧。10月24日,德国经济部长证实,已向中国发出外交照会,抗议中国对稀土出口的限制,认为这项政策对德国工业产生了严重影响,特别是在含有中国稀土成分的芯片使用方面。德国方面表示,这一政策给其汽车和电子行业带来了供应困扰,并表示希望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恢复正常的出口渠道。
作为欧盟最大经济体,德国与中国的关系变化无疑会对欧中合作产生深远影响,未来几个月,这一关系的发展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