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罗定一肉联企业门口堆放大量死猪的事件引发全网关注。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涉事企业卷帘门旁及一辆运输车上,死猪露天堆积且延伸至厂区内部,画面触目惊心。昨天,当地证实了事件并披露关键处置进展。(来源:看看新闻Knews)
目前,相关部门依法对该批猪只进行了采样检测,开展了现场消杀,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对该批猪只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死猪没有流入市场。当地公安机关与农业农村部门同步开展调查取证及溯源追踪,相关7名涉案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这些死猪从何而来?又将流向哪里?下一步如何处置?此前这家肉联食品公司是否已经加工过死猪或病猪,甚至已经流入到市场?对于这些问题通报都未提到。
记者调查发现,涉事企业的粤光肉联食品有限公司,其经营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包括批发零售冷冻食品、农产品,甚至包括批发零售日用品、化妆品和文化用品,但并不包含生猪养殖或者病死猪处置。这不禁让人质疑,为何涉事企业注册信息如此混乱,分类为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却拥有加工冷冻畜禽肉的资质。而在事件曝光前,为何涉事企业长期游离于监管视线之外,直到视频曝光才引发调查?
回溯以往的新闻,病死猪肉流入市场的事件近年时有报道。2024年,江西弋阳县法院审理了一起售卖病猪、死猪的刑事案件,法院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千元。2023年,广西某食品有限公司也曾从其他公司购进病死猪,经屠宰后添加硼砂处理再对外销售。
当肉制品经长期储存、多层分销后,源头取证难度呈几何级增长。等调查完成时,问题肉类可能早已被消费者吞下肚。为何监管盲区难以覆盖?本次事件又暴露出哪些漏洞?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今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说这批肉被放置在门口却无人处理,那么很可能涉及私自买卖和交易病死猪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因为病死猪体内可能携带多种病毒,是否存在非法贩卖的来源问题,必须彻底查清。
朱丹蓬说,国家对屠宰行业的监管历来非常严格。私营企业虽然具备申请屠宰或加工业务的资格,但必须持有相应的营业执照,且其经营范围必须严格符合规定。而从现有资料来看,并未明确显示该企业具备屠宰加工鲜肉的相关资质,整体经营范围显得过于杂乱。
实际上,国家对于私宰肉的打击始终保持着高压态势。但在部分三四线乃至五线城市的边缘地区,监管力度仍可能存在盲区或空白点。很多小型养殖场处于监管不到位的状态,如何进一步规范中小型养殖场的运营,预计将成为未来监管工作中的难点。
朱丹蓬认为,随着此次肉联厂事件的曝光,预计未来将会开展一轮针对私宰肉和私自处理病死猪行为的专项打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