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正式成为日本首相。三天过去了,中国外交部的贺电迟迟没有动静。同一天,玻利维亚当选总统帕斯却第一时间收到了中方的祝贺。外交场合从来没有"忘记"这回事,尤其是在中日关系如此敏感的时刻。更耐人寻味的是,当日本记者追问贺电事宜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只用了一句话回应:"我们已经根据外交惯例进行了安排。"这句话背后,藏着比千言万语更复杂的信号。
高市早苗显然读懂了中方的沉默。这位以极右翼立场闻名的日本政客,在上任后突然画风一转,在施政演讲草案里把中国称为"重要邻国",还主动提出要举行"首脑会谈"。这种180度的态度转变,与其说是幡然醒悟,不如说是现实所迫。日本现在的处境,用"内外交困"来形容毫不为过。
高市的内阁是靠着自民党和维新会的"阁外协力"才勉强撑起来的,这种利益捆绑只要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可能散伙。更要命的是日本的经济状况,债务已经超过GDP的250%,通胀根本压不住。她竞选时喊的"稳物价、保就业"口号,现在看来更像是给自己挖的坑。要知道,中国可是日本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要是搞不好对华关系,她这个首相恐怕坐不了多久。更麻烦的是,以前总能在中日之间当"和事佬"的公明党,这次也跟自民党闹翻了。高市要是敢在对华问题上玩火,连个帮忙说情的人都没有。
但中方的眼睛是雪亮的。高市虽然嘴上喊着"战略互惠",但骨子里的极右翼本性一点没变。她上台后就放风说要大幅增加防务预算,这种扩军备战的姿态,怎么看都不像是要真心改善对华关系。中国外交部此前的表态已经说得很明白:"希望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各项原则,信守在历史、台湾等重大问题上的政治承诺。"这段话里,连高市早苗的名字都没提,与其说是表态,不如说是警告。
中日关系走到今天这一步,每一个细节都不是偶然。中方不发贺电,不是不给高市面子,而是不认同她背后的政治路线。日本如果继续抱着冷战思维不放,继续在台湾问题上玩火,继续美化侵略历史,就算换十个首相,中日关系也难有实质性突破。高市早苗现在的示好,更像是走投无路时的权宜之计。毕竟,当一个国家的债务达到GDP的250%时,再强硬的右翼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外交场上的沉默,往往比言语更有力量。中方这次不发贺电,其实是给日本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想要改善关系,光靠嘴上说说没用,得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历史问题、台湾问题、军事扩张问题,这些都是绕不过去的坎。高市早苗如果真有诚意,就该明白:中日关系的钥匙,从来不在北京,而在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