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批邓会议上,杨得志王平被分别冠上彭德怀、林彪的人的标签,为何
创始人
2025-11-08 17:02:28

杨得志在家庭教育上严格要求孩子们,家风严谨,但对待自己的老战友,他总是非常热情。 1974年某天,杨得志正忙着听取各部门的工作汇报,突然桌上的电话响了。他接起电话后,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原来,是他在北京的老战友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告诉他:王平今天从北京回南京,途中要办一些事情,会经过武汉,不过他说不打算下车。听到这个消息,杨得志有些生气,他立刻对电话中的人抱怨:这老家伙到底想干什么呢?我去车站看看他,就算绑了他,也得把他带到军区来。 挂掉电话后,杨得志毫不犹豫地决定去车站迎接老战友。然而,一旁的工作人员提醒他说:杨司令,您这个时候去接王平,可能不太合适。杨得志狠狠地瞪了那人一眼,随即说道:你们懂什么,别乱说。去安排一下招待所,我要让他在武汉住几天。 为什么这位工作人员觉得不适合去接王平呢?其实,王平已经有七年多时间处于赋闲状态,工作一直没有落实,特别是他的身份也非常敏感。 王平曾长期担任军队的政治领导工作,担任解放军军事学院政委时,由于有人告发他,他被关押了五年,承受了不少折磨。直到1975年,他才终于被释放。 那天下午,杨得志不顾身边人的劝告,按照老战友给的车次信息,提前来到车站等候。当火车停稳后,他赶紧上车去找王平。当王平看到杨得志站在自己眼前时,一时愣住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激动地上前,紧紧握住杨得志的手,眼里含着泪花。 杨得志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身边的工作人员帮忙拿下王平的行李,然后带着他坐上了车。直到汽车离开车站,杨得志才忍不住抱怨:王平,你怎么能这么不念咱们的战友情,路过武汉居然不打算下车? 王平叹了口气,开始向杨得志倾诉他心里的郁闷。 自1972年起,王平在周总理的关照下,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他仍然赋闲在家,工作迟迟没有着落,这让他十分煎熬。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叶剑英元帅,真诚地表达了希望恢复工作、继续为国家贡献力量的愿望。不久后,叶帅回信说道:你来北京,找总政的人。

王平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北京,却被告知要等。他在北京等了半年,最终决定不再抱有恢复工作的希望,准备回南京。 就这样,王平踏上了返回南京的火车,虽然途中需要经过多个地方,但他一方面不想让自己低落的情绪影响战友,另一方面也不希望因为自己敏感的身份给战友带来麻烦。权衡再三,他决定不在武汉下车。然而,杨得志却得知了王平的行程,并不顾外界的看法,亲自去车站接他,这让王平深感触动。 杨得志听完王平的经历后,安慰他说:你要放宽心,组织上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的。毕竟周总理和叶帅都亲自过问了。你不要太着急,现在的情况确实复杂,很多老干部恢复工作都遇到了困难,耐心点,事情总会有进展的。 在杨得志的劝解下,王平的情绪明显好转。令他高兴的是,不久后,他就接到了军委的任命,担任炮兵政委。 四个月后,王平被调任到武汉军区担任政委,和杨得志再次搭班子。这一次,杨得志再次热情地欢迎他的到来。 然而,王平刚上任不到一年,国家局势再次发生了变化。有一天,王平和杨得志奉命前往北京参加一个会议。会上,有人问王平:你是哪个山头的?王平答道:三军团。 接着,又有人问杨得志:那你呢?属于哪个军团的?杨得志答:一军团的。这时,众人忽然哈哈大笑,阴阳怪气地说:哈哈,一个是彭德怀的人,一个是林彪的。 王平和杨得志听后心里很不舒服。 第二天的大会上,会议主题是批评邓小平同志。王平和杨得志虽然不想传达这些内容,但又怕自己被误解为封锁中央声音,并且担心传达出来的内容可能引发不良反应,甚至被诬蔑为篡改发言。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王平想到了一个办法:要求会议记录下发,以便回去再传达执行。结果,由于担心会议内容可能引发毛主席的不满,相关人员表示概不传达,这一难题也就这样得以解决。 同样在会上的杨勇得知后,高兴地对王平说:行啊,老王,你真有一套,解了我们的围。通过这件小事,也能看出王平的机智和足智多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在古代,军队作战前,必须先解决粮草问题。这是因为战争期间的粮食消耗远高于平时,尤其是在后勤运输方面。...
泽连斯基为何拒绝放弃红军城? 【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正将一波波部队送入红军城(乌方称波克罗夫斯克)这个“绞肉机”——即便西方媒体也...
原创 批... 杨得志在家庭教育上严格要求孩子们,家风严谨,但对待自己的老战友,他总是非常热情。 1974年某天,杨...
长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彭华松... 彭华松 资料图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近日更新后显示,原任长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彭华松已任湖南...
原创 1...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决定了它未来必定充满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即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