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随着秋冬季节到来,气温持续走低,各类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已进入高发期。除了家长们熟知的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也已迎来发病高峰。几乎每名儿童在3-5岁前都至少会感染一次轮状病毒,感染后出现的严重呕吐、腹泻和高烧,可能引发脱水、休克等严重后果,家长需高度警惕。
面对轮状病毒的威胁,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曾玫教授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真实世界研究为疫苗保护效果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也为家长选择疫苗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轮状病毒是引起全世界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致病源。关于我国轮状病毒的流行特点,曾玫分析指出,我国流行的轮状病毒有不同的血清型,其中G血清型会不断变化,但P[8]型却非常稳定,在我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相关研究显示,中国因轮状病毒腹泻住院的儿童中,P[8]的检出率高达97%,说明中国儿童对P[8]非常易感。
面对如此流行态势,曾玫建议家长关注疫苗的匹配度,最新的研究表明,轮状病毒疫苗对相同血清型的保护效果优于不同血清型。因此在我国,选择含有流行株P[8]血清型的疫苗,能为婴幼儿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保护。
2024年我国发布的《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免疫预防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与WHO关于轮状病毒的立场文件都明确指出,接种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最佳手段。目前,我国已上市多种轮状病毒疫苗,而疫苗选择需考虑多种因素,除临床数据外,疫苗在真实世界的表现也是重要参考。
“在真实世界研究中,含有P[8]血清型的轮状病毒疫苗表现优异。”曾玫表示,上海市2021年到2022年做的真实世界的研究数据显示,五价轮状病毒疫苗对于14周龄到两岁的婴幼儿,保护效果高达95%以上。
对于婴幼儿家长来说,宝宝一岁内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高达数十种,且排期复杂,如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就有严格的“窗口期”。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应从宝宝6周龄开始尽早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以确保在宝宝首个感染高发季到来前获得有效的免疫保护。
而通过疫苗同时接种提供及时保护,已经是全球都在推荐和提倡的有效方式。以五价轮状病毒疫苗为例,WHO立场文件与《共识》都推荐五价轮状病毒疫苗可以和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同时接种。曾玫表示,同时接种不仅能减少家长往返接种单位的次数,节省时间和精力,还能确保婴幼儿及时获得免疫保护,让宝宝健康成长。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