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方日报推出评论文章《总书记为何强调“广东要和自己比”?》,引发用户强烈反响。
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身处“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的关键节点,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的禅城,正面临一道必答题:该如何“比”?和谁“比”?
过去五年,禅城以“比”破局,从“甘于中游”到“力争上游”,闯出了“佛山之心”的新路径。
今后五年,禅城该如何找准坐标系,“比”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禅城打造“佛山之心”。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佛山之心”敢比敢拼
“比”不是盲目攀比,而是区域竞争中的清醒定位。
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指出,以县际竞争为代表的地区间竞争,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推动力。
在中国县域经济的版图中,佛山组团式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五区竞发格局:顺德南海两个超级大区光芒耀眼,禅城经济实力长居第三,久而久之,也养成了一些求稳趋安的发展惯性。
所幸的是,“十四五”期间,禅城奋发有为,提出打造“佛山之心”的新战略蓝图,以“实现从中心城区向城市中心的重大跨越”为核心方向,重新定义了万亿佛山的城市中心,重塑了“强中心”的发展逻辑。
这五年来,禅城较以往更敢于“比”了。
对内,禅城奋力锻造“禅城铁军”,聚焦“六最”赛道竞标争先、比学赶超,干部队伍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干出了“争一流、夺第一、创唯一”的升腾气象,全区上下凝聚起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精气神。
对外,禅城主动在全国范围内找对手、定标杆,对标先进地区、先进领域、先进单位。不比空间、土地、成本,而是比要素集聚能力、价值链地位、服务辐射半径、营商环境水平。
在这过程中,禅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变得更能“比”了。经济增长顶压而上,稳居全市前列;斩获众多全省、全国荣誉,在全国各大榜单中的排名稳步上升。
如今,“甘于中游,习惯老三”已成过去,一个“敢想敢比敢闯”的禅城,激荡着昂扬的斗志,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勃发出强大的竞争力。
“十五五”时期,禅城的发展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到了城市突围的关键期、经济增长的承重期、新旧发展动能转换的关口期。
要在爬坡过坎中再越关山,必须坚持路径不变,把“比”作为破立向前的“关键一招”,推动佛山之心再上新台阶。
和自己比,要比出“质的跃升”
展望“十五五”,禅城该跟谁比?
首先要和自己比,这样才能更精准地观察区域经济增长的实际含金量。
“十四五”期间,禅城经济年均增长率为4.05%,2021年至2024年连续跨越2100亿元、2200亿元、2300亿元、2400亿元,一年登上一个百亿台阶,以占全市约1/25的面积贡献近1/5的GDP。
在佛山整体经济面临周期性低谷之下,禅城依然保持一定的增长动力,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都来之不易。
去年,禅城的人均GDP为178981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25132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超前完成《“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的目标。
“十五五”期间,禅城要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增长势头,力争GDP突破3000亿元大关。通过“量的积累”,为“质的提升”打好基础。
当然,和自己比,禅城不能只盯着数字增长,更要看结构优化、创新投入、城市提能,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突破”。
比产业结构——传统产业是否实现数智转型?新兴产业是否形成集群?
比创新浓度——研发投入是否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是否畅通?
比城市能级——城市中心功能是否增强?服务辐射能力是否扩大?
与自己比,需要的是“以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的清醒,更要有“以明日之我胜今日之我”的远见。
和别人比,要比出“视野格局”
禅城也要和别人比。跳出禅城看禅城,才能看清自身在区域发展大局中的真实位置。
在佛山,南海、顺德这对“双子星”的改革闯劲、开放胸怀、产业活力,依旧是禅城学习的榜样。
在全国,禅城要勇于对标赛迪百强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市辖区百强等各大榜单中的领先区域,如与杭州余杭比数字经济生态,与广州天河比现代服务业能级,与苏州姑苏比文商旅融合促消费。
禅城深化文商旅融合促消费。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这种比较,本质上是通过对标一流来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以更高标准倒逼深化改革创新。
既要“扬长”,也要“补短”
找准区域竞争的坐标系后,禅城要怎么“比”?
比强项,让长板更长。
作为佛山商业消费中心,禅城要进一步提升消费首位度,朝着“千亿级大湾区新型消费中心”目标迈进,就需要借鉴重庆渝中、长沙天心等消费强区的经验,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营造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
禅城是佛山商业消费中心。佛山创意产业园供图
岭南文脉是禅城的独特优势。要深度推进文旅融合赋能城市更新,借鉴成都武侯、苏州姑苏等文化强区的经验,让文化从资源转化为资产,从遗产转化为动能。
补弱项,把短板变长。
面对土地空间制约,禅城要大力发展都市工业,可借鉴无锡梁溪、广州天河等“工业上楼”的模式;学习深圳龙岗“工改工”经验,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禅城大力发展都市工业,推动“工业上楼”。国星光电供图
没有大院大所,禅城要善于“无中生有”“借脑引智”,用好广东省科学院、有研广东院等平台,通过设立协同创新中心、共建产业基金等方式,播撒良种、育成丛林。
既要“比”也要“合”。禅城要继续做实做强万亿城央新质商业联盟,深化联盟内部资源互补、信息互通、经验共享、项目合作,为破除“内卷式”竞争作示范,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树样本。
禅城携手国内万亿城市中心城区,共建万亿城央新质商业联盟。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刚刚结束的十五运会群众展演舞龙舞狮赛场上,八方劲旅在禅城“比”出真功夫、赛出高水平。
迈向“十五五”,禅城也需在新一轮区域竞赛中“龙腾狮舞”,让“佛山之心”在比学赶超中愈发闪耀。
采写:南方+记者 罗湛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