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客商参观2025厦门国际咖啡产业博览会。
●ISPO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涵盖多领域户外装备展示,并设有行业分享论坛、新潮运动体验区、亲子儿童户外工作坊和“好朋友市集”等,呈现丰富户外运动体验及可持续生活方式。
●2025厦门国际咖啡产业博览会展会规模近2万平方米,汇聚全球 400 多家咖啡品牌企业,合作伙伴覆盖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超九成省份、170余个城市的 5800多家企业。
●厦门国际眼镜业展览会汇聚800余个国内外优质品牌,展出面积约6万平方米,参展商400多家,专业观众约3万人次。其中智能眼镜展区集中呈现AR(增强现实)显示、AI(人工智能)交互与健康监测等尖端科技。
22日上午,滴滴师傅陈耀忙得连早餐都没顾上吃——从8时到12时,在他接到的所有订单中,超过半数都是前往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的。趁着当天中午歇下来的间隙,他也好奇地走入展馆,最终不仅买了副太阳镜,还以优惠的价格提了袋肯尼亚原产的咖啡回家。
厦门国际眼镜业展览会、2025厦门国际咖啡产业博览会和ISPO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编者注:ISPO是由德国慕尼黑博览集团主办的全球性专业运动商贸博览会)上周同时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三个分属不同领域的展会抱团亮相,让年末的厦门会展舞台大放异彩,也呈现出厦门会展业通过资源整合,初步实现的“1+1+1>3”的集聚效应与联动势能。
福建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从今年来厦门频出举措支持会展企业做大做强的动向来看,会展业在厦门的定位,已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城市形象的“瞭望窗”,而成为了带动产业、消费、招商、文旅等的新引擎。尤其是消费带动作用,在各个展会进行阶段就已显著呈现。
眼镜业的科技匠心、咖啡豆的文化底蕴、运动用品的潮流活力,这几天在厦门的会展平台上竞相绽放,从一个展到另外一个展,甚至只有“几步的距离”。闻讯而来的人们,提着大包小包在展会间穿梭,眼镜展的专业观众成为咖啡展的潜在消费者,运动展的潮流达人为眼镜展的时尚设计屡屡驻足,也有许多人带着一身咖啡浓香去眼镜展和运动展挑选心仪的商品。
三展齐发打破了行业壁垒,在同一空间实现了客流、资源、信息的共享互通。ISPO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去年就怀着“试试看”的心态,与厦门本土企业主办的眼镜展、咖啡展牵手,并在抱团中首次尝到了甜头。
“这种抱团,既降低了单个展会的运营成本,又拓宽了参展商的市场辐射范围,让每个展会都能在联动中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会展业人士的观察中,今后在厦门,多展联动的现象可能会愈加频繁地出现。
然而,资源聚合并不是简单相加,只有用明晰的主线把各展串联在一起,才能最终催生乘数价值。为瞄准消费需求,眼镜展、咖啡展、运动展,哪个没有明显的“时尚”印记?为引领行业发展,这三个专业展,哪个没有聚焦产业风口、注入科技因子?在加快释放消费潜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迫切任务的今天,展会已不再是孤立的行业秀场,而应该快速变身为多元融合的消费平台。可以预见,这一过程中,产业将得到更加精准的定位,消费群体将愈加紧密地融合,会展经济的辐射力也将加速增长。
昨日,热热闹闹的三大展会全部落下帷幕,主办方笑了,参展商笑了,消费者也笑了。“1+1+1>3”的不等式,藏在了他们的笑容里。
(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王元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