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副参谋长,传奇密码天才!为何和林总闹矛盾调离?
兵说历史
2023-08-18 11:54:14

原标题:东野副参谋长,传奇密码天才!为何和林总闹矛盾调离?

作者:武陟东旭

“两天了,廖兵团没有发封电报,这只狐狸哪去了?”

东野首长林彪眼睛犀利地看着地图,浓密的眉毛拧成疙瘩。

思考良久,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他像是问在座的,又像是自言自语。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这时,他身边的参谋长曹祥仁说道:“首长,我知道哪去了。”

林彪听了,精神为之一振,转身问道:“说说看。”

“种种迹象表明,廖耀湘兵团还在原地。”曹祥仁胸有成竹地说。

听了这话,在座的指战员有些怀廖耀湘的部队在哪,事关主席制定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不是闹着玩的;你曹祥仁又没有长千里眼,怎么如此肯定地判断人家原地不动,搞错了后果会很严重

大家都为他捏着一把汗。

林彪听了后,没有丝毫犹豫,开始据此制定作战计划。三日之后,东野千军万马从四面八方向待在原地的廖耀湘兵团围拢。

后来的事实证明,曹祥仁的判断是正确的

不仅如此,曹祥仁来还把蒋军用明码发出的貌似废话的电报,改了一个字,让我军找到了廖耀湘的准确位置,将其生擒。

曹祥仁是谁,他是诸葛亮在世,能掐会算吗?

他改的那个字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作用?

曹祥仁是湖北人,19147月生于大冶县曹寅公村,15岁就参加红军,第二年加入组织

曹祥仁17岁那年,即1931年夏,上级派他到红军无线电训练班学习。

这一安排,很多人觉得很奇怪

曹祥仁是个苦孩子,他4岁丧母、9岁又失去父亲,无依无靠,温饱都难以维系。

无奈之下,他只好为地主放牛,这才没有被饿死。

他没有上过学,到学校偷听”认了一些字。

这样的文化水平,去学无线电,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可是,后来的结果让大家大为惊叹:曹祥仁天资聪慧业务学习很好,几个月后以优异成绩毕业

当年9,他担任了红3军团无线电训练班主任后来提拔为支部书记。

在后来的反“围剿”、长征和抗战中,曹祥仁没有辜负上级的期望,多次破译敌方密码,立下汗马功劳。

经过战火的考验,当年的放牛娃成为我军为数不多的密码破译专家,是公认的密码破译事业的开创者和杰出的领导者之一。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发生了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默默无闻,少有人知。

我们不妨回顾一些精彩的片段,了解一下他的传奇经历。

19311214日,第三次反“围剿”期间,发生了著名的宁都暴动,26路军在董振堂等人的率领下起义,被改编成5军团。

红军的队伍一下子增加了17000人。

不光如此,8部电台和40多名电台工作人员也成为红军的宝贵财产。

这让蒋军坐卧不安,有关部门随即采取措施,加强了无线电通信管理,并对各部无线电通信进行了加密。

我军同样有高手,在侦察科科长曾希圣的领导下,增设了一部侦察电台,并从各部调来了不少精通无线电的人才。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无线电二分队的报务员胡立教,还有红三军团的报务员曹祥仁。

前面说过,曹祥仁是个无线电天才,他接触无线电还不到一年,但收发报技术很好,尤其是他的听力非常敏锐,达到了难以置信的程度。

他不但可以分析发报员的发报手法,还能从不同机器的声音差异分辨出是哪个敌台,甚至是哪个报务员在值班。

即使在不戴耳机的情况下,他也能准确无误辨别。

此外,他的记忆力很强,在夜以继日的报务工作和侦听实践中,他熟记了常用明码。

更厉害的是,他竟然一听到电码便可迅速在脑海中转换为文字。

在对敌台进行侦听时,曹祥仁可以破解对方简单的台密和通密。

很快,曹祥仁成为红3军团有口皆碑的优秀报务员。

因此,当红一方面军总部到红3军团选调侦收员时,军团长彭德怀说:“把咱军团那个无线电奇才小曹送去吧。”

事实证明,彭老总的推荐很正确

曹祥仁来到红一方面军总部侦察台时,侦察工作面临很多困难

比如,侦察台抄下来的敌军密码电报堆积如山,装了好几箱。

由于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抄下的电报成了无法解读的“天书”,行军时只好用扁担挑着转移。

曹祥仁来了后,决心破解电报

7月份开始,曹祥仁密码专家曾希圣拜师,在完成日常报务工作的同时,废寝忘食进行破译研究。

一个月之后,破译工作了重大突破。

1932820日,红军攻占宜黄县城,缴获蒋军第二十七师一个军官的公文包。

曾希圣

曾希圣打开一看,高兴得手舞足蹈。

公文包里,竟然装着一份电报,是蒋军第九路军司令孙连仲发给守城部队的。

可惜的是,敌人只译了30来个字,我军就到了。

曾希圣知道,密码名为“展密”,但遗憾的是,公文包里没有发现密码本,可能是被敌人烧掉或者带走了。

曾希圣与曹祥仁部分译出的电报稿为基础,努力猜译未译出的那文字。

对于密码规律,外人不得而知,也无法了解。

我们只能说,密码的目的就是不让别人看懂,那是密码专家绞尽脑汁设的,非常难解。

只要找到了规律,它就没有秘密而言。

两个密码奇才携手攻坚,连做梦都在惦记密码,白天走路跌到沟里,身体碰到树上是常的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193210月,二人的辛勤劳动终于有了收获“展密”被二人破解了。

破译“展密”后,红军很快尝到了甜头。

天,曹祥仁破译了一份电报,是蒋军一个师发给团的一份作战命令。

土地革命时期的曹祥仁

第一次破译,曹祥仁也没有充分的自信,因此在发往上级的情报上专门在下面8个字:“未知确否,仅供参考”。

没想到,前方部队根据这份情报设下埋伏,消灭了一个营的敌军。

虽然只是一个营,但已经够激动人心了!可以想见,只有掌握情报准确,还会有一个团,一个旅,甚至一个师被我们包饺子。

捷报传来,朱总司令对曹祥仁竖起大拇指说:“你这个娃娃,了不起!”

从此,曹祥仁一发不可收,在反“围剿”和长征中,和战友携手多次破获敌人密码,成为我军的“千里眼”,立下赫赫战功。

主席也曾经对曹祥仁给予高度评价,说他是红军长征灯笼

转眼来到1948年,解放战争如火如荼,辽沈战役拉开大幕。

1019日,长春和平解放后,引起全国震动,我军士气高昂。

主席踌躇满志,制定了更宏大的目标将辽西平原上的廖耀湘兵团一举歼灭。

廖耀湘

要想擒“龙”,必须知道他的位置。

说廖耀湘是“龙”,一点都不为过。

是湖南人,跟蒋不是老乡;他是黄埔六期生,五期之后黄埔生露头的不多了。

他其貌不扬,因此1930年选拔将领出国留学的时候,被刷了下来,气得哭。

正好蒋路过,跟他交谈之后,发现这小矮子满腹经纶。

因此,他被“钦点”去法国圣西尔军校深造。

这所军校是拿破仑创建的,是世界校之一,从这里走出的名将不计其数。

廖耀湘不负“圣”望,六年后以机械化骑兵专业第一名成绩毕业。

回国不到两年,抗战全面爆发,廖耀湘担任第一支机械化师第200师的参谋长,被授衔少将。

193911月昆仑关战役,廖耀湘亲自上阵,驾“车”痛击日军。

之后,廖耀湘率第22师挥师南下,在缅甸跟日寇进行了真刀真枪的较量。

19458月,日本战败投降,作为一名中国军人,谁不想见证日寇投降的历史性时刻?

氏将这个莫大的荣耀给了廖耀湘。

当时南京周边很多军,蒋偏偏把廖耀湘的新6军被空运到南京,让廖率部接受日军的投降。

由此可见,廖耀湘在蒋军中条“龙”,而不是虫。

廖耀湘不但能打仗,而且狡猾,像狐狸一样。

19481014日,锦州失守,新8军和新5军遭遇灭顶之灾,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成为阶下囚。

范汉杰

消息传来,廖耀湘心惊胆战,唯恐厄运降临到自己头上。

尽管他手握5个军12个师,总兵力10万余人,但在东北野战军面前仍然显得势单力孤。

他不得不小心翼翼,下令各部停止联系,无线电几乎完全静默状态,我军侦察台无报可抄,非常迷茫,林彪急得额头冒汗。

这时候曹祥仁的大脑飞速运转,像计算机一样。

凭着多年的战场经验,得出结论廖耀湘的部队在原地。

他做出这样的判断,需要很大勇气,如果判断失误,责任承担不起。

常言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曹祥仁敢下这样的论,是有依据的。

因为廖耀湘是大兵团,不是小股部队,十万人是在行军,没有无线电联络的话,是难以想象的。

因此可以断定,廖兵团就在原地,处于犹豫不决

东野首长了解曹祥仁的业务能力,对他高度信任,肯定了他的判断,据此制定了围歼廖兵团的作战计划。

锦州战役后,各部仅仅休整了三天,东野十个纵队和数个独立师就马不停蹄,迅速集结,从四面八方向廖耀湘兵团围拢。

1025日,在辽西大平原上,围歼廖耀湘兵团的战斗打响。

廖兵团虽然装备精良,作战经验丰富,但锦州失守之后,敌军已经成为惊弓之鸟,无心恋战,很快就被打得溃不成军。

敌人大部虽然被击溃,但廖耀湘却不知去向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廖耀湘是蒋氏的得力干将,抓住他可以很好的打击敌人士气。反之,如果让他跑了,那就是放虎归山。

林彪一筹莫展的时候,曹祥仁又出惊人之语:“我知道廖耀湘在哪。”

“你说。”林彪迫不及待。

“他在胡家窝棚。”曹祥仁肯定地说。

原来,在此之前,我军缴获了敌人的一份明码电报,上面写着一行字:“王先生……屍胡家窝棚……”

曹祥仁据此做出了判断,廖耀湘就在胡家窝棚。

因为在此之前,“王先生”一直是廖耀湘的代号,“屍”字的中文电报明码含义是“1451”,而与之相近的“0451是到达的“到”字,两者只有一码之差。

为什么会这样?曹祥仁认为,一定是报务员抄码出错才会这样。

听了曹祥仁的分析,林彪表示赞同,铁拳随即砸向胡家窝棚。

廖耀湘(左)

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廖耀湘在突围的时候被俘。

廖耀湘不明白,自己如此谨慎,为何还是抓住

廖耀湘不知道的是,我军曹祥仁这样的高人,即使是他的报务员抄错了,曹祥仁一改,他的行踪还是暴露。

曹祥仁如神”的本领,林彪非常赞赏,在廖耀湘被俘之后,他对曹祥仁说:“走,看苏联电影去。”

“首长,我不懂俄文。”

“没关系,叶群给你翻译。”林彪说。

一向不苟言笑的林彪,对曹祥仁如此亲,足见他对曹祥仁的赞赏。

林彪在战争年代用人,是知人善任

他可谓慧眼识珠,任命曹祥仁担任司令部情报处长,不久升任东北野战军副参谋长,还兼任第二局局长。

曹祥仁用在刀刃上,林彪如同长了千里眼,蒋军部队与南京的很多电报被曹给破译了。

林彪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能指挥打胜仗,全靠二局的情报;刘亚楼也表示,曹祥仁了不起,他一个人能顶两个纵队。

曹祥仁后来离开了东野

曹祥仁(右二)

原因是曾经得罪了林彪,公开质疑先打长春,而当时制定这一战略的正是林彪。

曹祥仁才华横溢,心直口快,无比忠诚。

曹祥仁后来转到地方工作,先后任驻外大使、一机部副部长、省书记处书记等职,1975年逝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为何让人... 不知道你有没有读过日本小说?在日本文学中经常见到的物哀、幽玄、侘寂和意气这些名词,尤其是物哀文学,让...
一则流言引发晶澳科技公告辟谣,... 11月13日,前一日受传言影响大跌的光伏板块回调,光伏ETF收涨1.938%,隆基绿能(601012...
轮状病毒感染迎来高发期,专家支... 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随着秋冬季节到来,气温持续走低,各类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已进入高发期。除了家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