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高焓
通讯员 张雪欣
图/通讯员供图
“蝴蝶助学,开心助人,快乐助学!”近日,42名青少年志愿者完成了一整天的封闭式“应急安全培训·城市公益夏令营”,成为蝴蝶助学“城市公益体验官”后,他们开心地喊出口号。

本次“公益夏令营”是由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蝴蝶助学专项基金(以下简称“蝴蝶助学”)主办,旨在招募城市青少年成为蝴蝶助学核心项目“乡村儿童成长赋能课堂——应急安全支教课”的“城市公益体验官”,通过亲身参与,了解项目如何在山区学校开展、如何帮助山区学生。与此同时,通过“知识+实操”的学习形式,让每一个青少年学员学习、储备实用的应急安全知识,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2022年9月,蝴蝶助学“应急安全支教”工作组带着自编的《蝴蝶助学应急安全小宝典》(下简称《宝典》),为贵州山区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带去了应急安全演练与急救知识支教课。

这本《宝典》和蝴蝶助学创办人李泳仪近19年的山区助学工作有关。在众多乡村尤其是更为偏远的山区,不少学生都需要通过步行山路、跨越溪流、坐车甚至坐船等方式才能达到附近的上学点,途中会遇到各种潜在的风险。
“山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很需要这样的应急安全知识。”应急安全支教工作组的负责人虞敏说。因此,蝴蝶助学“乡村儿童成长赋能课堂”立项“应急安全支教课”,并组织了具备专业应急救援经验的团队策划编写《宝典》,配合“教师培训”和“学生课堂”开展科普应急安全知识,让老师和学生能够“助人自助”,共同守护山区儿童的安全成长。
《宝典》用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形式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尤其是乡村儿童更容易面临的各种灾害、紧急场景以及应对的正确方式,例如:水上活动安全、昆虫叮咬、动物咬伤、暴雨、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防踩踏、气道异物梗阻、中暑、心肺复苏等等。《宝典》提到的应对方式,不是盲目对抗和“奋不顾身”地救援,而是针对参与者个人的实际能力去避免危险和实施恰当的自救与救助。
“这场城市公益夏令营的举办别具意义。很多之前捐助过的学校的老师,通过我们的朋友圈了解到夏令营,都希望我们能够将应急安全课程带到当地的学校。”李泳仪介绍,蝴蝶助学应急安全工作组已经在筹备9月开学后,在贵州省从江县下江镇召集教师职工开展“教师培训”课程,为应急安全的科普课堂打好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