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企业如何将“反人性”的运动转为顺人意的生意?
全天候科技
2023-07-20 02:22:53
0

原标题:这家企业如何将“反人性”的运动转为顺人意的生意?

“选择Keep意味着选择自律”,这背后是Keep在终端消费市场的广阔机会。

7月12日, “运动科技第一股”Keep(03650.HK)终登港股上市,当日收涨于29港元/股,总市值152.44亿港元。

在一众互联网平台中,Keep算是一个“异类”。其画风与都市丽人的OOTD、Citywalk差异明显。打开App尽是满满的正能量,“自律给我自由”口号背后,支持的是“7天可帕”和马甲线等养成计划和内容生态。

2018年,Keep终于开始商业化。外界有声音质疑,教人自律却未必是门“好生意”。因为自律意味着反人性,感受即时痛苦、延时满足。当代996社畜在挥洒汗水的夜晚,上称后可能还重了二两的现实令人绝望。

但这只是人性的一面,由此下定结论未免有些武断。

人性还有另一面是:消费获得即时满足。某种程度上,Keep也由此挣到了人们“为了健康而决定开启运动之路带来的相应消费的钱。

这也是在疫情居家红利过后,Keep仍能保持业绩高增的主线叙事。人们不仅留在了Keep,还在Keep上消费更多满足运动健身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2022年,Keep的营收增速仍高达36.6%,以瑜伽垫、智能运动手环为代表的品牌运动产品业务占了其营收的半壁江山。

在消费需求越来细分的当下,传统巨头的城墙出现裂痕,新入局者有了更多机会。比如,人们将糖钉上了十字架接受审判,赤藓糖醇等代糖开始风靡,顺便捧出了元气森林;瑜伽运动的盛行,使得lululemon得以在Nike、Adidas的腹地攫取超额收益。

从这一角度来看,已经与运动健身深度绑定的Keep大有可为。其持续高增的业绩已经在说明,Keep不仅是平台,更是一个生活方式品牌。

在Keep,无论是撸铁达人还是健身小白,均可在其中得到“满足”,有延时的、也有即时的,如此“新物种”Keep得以构成其商业生态闭环,实现服务大多数人的愿景。

1

增长飞轮

目前在线上健身这条赛道,Keep还未有对手。

可以说,Keep的出现开启了对健身内容的供给侧改革,实现了“健身平权”,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过往消费者自行搜索零散视频“白嫖”锻炼未必适合、充值健身房动辄万元私教课囊中羞涩的窘境。

作为平台运营商,Keep的优势在于可利用平台资源为用户提供数据分析,甚至可根据个人的训练偏好,提供全方位的训练计划支持。相比视频平台,Keep“旨在鼓励用户真正参与并完成锻炼,而不是随意浏览健身视频”。

截至2022年底,Keep已开发出中国最大的录播课库,平台上已有超2万节录播课,涵盖各种健身类别和难度,帮助用户根据他们的健身经验和偏好实现不同的健身目标。

丰富的健身内容生态和极具粘性的月活用户构成了Keep的护城河,也是那根最粗的杠杆,其有能力以不同形态的内容撬动健身的大市场。不仅证明了有能力获客,也有能力将用户留下来。

2022年,Keep的月活用户在平台共实现21亿次锻炼次数,平均每名月活用户要锻炼近6次。并且每名月活用户更乐得在Keep上消费了。2022年,Keep从单一月活用户取得的收入从47.1同比大幅增长29.1%至60.8元。

去年Keep举办150场虚拟体育赛事尤被外界关注,涵盖了跑步、骑行、跳绳等多个运动项目,赛事奖牌甚至一度成为社交平台“爆款”的存在。Keep也在招股书中着重强调一季度业绩增长主要由于虚拟体育赛事收入增加。

2

运动反人性但消费不

2017 年 3 月,苹果 CEO 库克访华,其中一站就是到访 Keep 位于北京的办公室。时年27岁的创始人王宁将一块纪念8000万用户数的Keep瑜伽垫赠予库克。

当时库克作出了灵魂发问:“你怎么鼓励用户坚持运动?”

如今六年过去,Keep与彼时的Keep早已不是一个物种,王宁也不必回答库克的问题。因为Keep生意的核心逻辑已不再是如何鼓励用户坚持运动,而是如何更好地服务需求不同的用户,满足用户的消费需求就是其中一种。

自2019年以来,自有品牌运动产品的营收占比始终超过五成,2022年则贡献营收11.37亿元,同比增长30.3%。

由此,自有品牌运动产品也成了推高Keep营收天花板的核心业务,被分为智能健身设备和配套运动产品。前者主要有智能单车、手环和智能跳绳等;后者则包括瑜伽垫、哑铃等辅助训练产品。

相比其他内容平台的商业化难题,Keep的商业化则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部分实现了。究其原因,“为了健身而消费”是再顺人性不过的生意了。

要知道,下定决心健身运动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方能得到运动后多巴胺带来的延迟满足。

但在那之前,消费健身辅助器械,则提供了切实的即时满足。“买了等于瘦了”不啻于对现代人绝佳的心理按摩,《论语》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则提供了成熟的理论背书。

基于此,Keep的产品结构从一开始就几乎面对全阶段的健身爱好者。其中既包含了高频、高毛利的健身食品,又包含了低频但高客单价的智能单车等智能设备,前者起到引流的作用,后者则增厚营收。

换句话说,用户核心健身人群即使暂时未能下定决心购入一台智能单车,但总会需要蛋白棒、运动服和瑜伽垫。Keep有能力对这部分人群实现整个健身周期的服务。

随着卖越来越多的产品,Keep的规模效应在逐渐凸显。以瑜伽垫为例,2019年至2022年,其“加宽加厚健身垫”始终为卖的最好的五款产品之一,营收翻了近三倍的同时毛利率也从28.5%提高至41.3%。

据灼识咨询,若按商品交易额算,Keep是最大的瑜伽垫品牌,市场份额达到18.3%。而随着经打磨成熟SKU的增多,瑜伽垫这般爆款的增长曲线也将是可复制的。

2015年,在一次采访中,王宁描述了一个Keep成为中国版阿迪、耐克的故事。他观察到彼时运动时尚风潮的迭代,那一年安德玛的市值超过了阿迪达斯。谈及Keep未来开运动品牌店,他“不排除,但也不确定”。

后来,Keep冲进线下开了KeepLand,也不断丰富产品结构,增长焦虑得到一定缓解的同时,Keep也越来越像一个生活方式品牌。这期间,王宁还将看到lululemon对耐克等巨头的冲击。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消费需求细分、消费观念千差万别的当下,人们很难对一件事物达成共识。消费一款产品的目的,正从获得物质享受上升为获得文化认同。

比如户外服饰品牌patagonia采用对“环境友好”的原料,赢得全球范围内的大批拥趸,创始人甚至将公司都捐给了环保机构,其社交媒体介绍上赫然写着“地球现在是我们唯一的股东”。

至于Keep,“选择Keep意味着选择自律”,这背后是Keep在终端消费市场的广阔机会。自律的人能将Keep买上市,未尝不会将其买成新一代安德玛和lululemon。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 《“快递首富”要冲击港交所了》

* 《 蔡崇信燃起了“第一把火”》

* 《小鹏甩出了一张“王牌”》

* 《 京东系高层大换防》

* 《阿里P9跌落神坛》

点“在看”,变好看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如何从物理学角度看待理想i8撞... 作为一名物理老师,我坚信,所有的魔术都是障眼法这个判断,之所以显得高端是因为你没有看到后面的东西!记...
我国牛肉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这... 南方财经记者张梦琦 清远报道 7月31日,胜龙牛肉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筹备会在清远举行。来自全国肉牛...
如何优雅地发脾气,不做软柿子 ... 我好像......不会发脾气? 俞飞鸿在《十三邀》里说「不会表达愤怒」和「不会说“不”」一直是她心...
原创 时... 清晨六点,窗外的光线还未完全苏醒,卧室里只有挂钟秒针行走的细微声响。那种规律的"嗒、嗒"声,像是一位...
下半年如何“反内卷”?国家发改... 8月的第一天,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发布会上,在国家发改委对...
高压线下打伞为何会产生电火花?... 近日 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 相继在浙江和上海登陆 在这期间 浙江宁波一居民 打伞经过高压线附近时...
防城港公安局长称奔驰女并非公职... “广西奔驰女”因“亮证”频登热搜引热议,8月2日下午,据温州传媒“浪潮新闻”,广西防城港市副市长、公...
你信吗每体:曼联准备超7000... 直播吧08月02日讯 据《每日体育报》报道,曼联准备超7000万欧报价22岁巴萨中场费尔明,为球员提...
学剪辑能找到兼职吗女生?过来人... 前几天刷朋友圈,看到学妹小薇晒了张转账截图:"剪辑副业第三单到账!奶茶自由达成!" 我立马私聊她:"...
河南某县中8月1日开学引争议:... 想不到,近日,河南某地一中竟然通知学生8月1日入学,通知学生入学前剪短发、不带手机,带肺部x光片,这...
原创 释... 据环球网报道,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深陷举报风波,诸多争议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事件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
原创 这... 这几天,大家伙把《华山论剑之东邪西毒》全看了吧。我是该剧首播当晚,一口气看的8集。这戏后劲儿很大。我...
原创 特... 4月份,有消息称特朗普要对台湾地区征收20%。赖清德之前他预期的关税标准是多少?为什么特朗普要征收2...
中国故事世界说|日本为何又在机... 拆条中 日本媒体近日的一篇文章,可能要让不少日本人“扎心”了! 《日本经济新闻》7月17日发表该报政...
为何说2026款eπ008六座... 在当下的电动化转型关键时期,资源整合以实现快速转型与突破向上,成为众多车企都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难关。而...
高等教育择校新风向:考生为何青... 中新网广州8月2日电:高等教育择校新风向:考生为何青睐广东新设大学? 中新网记者 许青青 近年来,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