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城记智库 永宁吹雪
近些年,“失业的中年地产人”一度曾被刷屏。这背后,实际上是房地产行业巨变的缩影。
“五普”数据显示也是如此:西安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数量减少超15%,从业人员减少更是超40%。但与此同时相关行业却“猛涨”,西安土拍、新房和二手房销量在全国表现也可圈可点。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这种情况之下,西安“满屏卖房”现状下行业在发生什么变化?
大降:“失业的中年地产人”
为何我们看重“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
一来是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花费了巨大的精力、人力和财力,相当于经济上的“数人头”;二是五年一次的周期呈现:尤其本次时间截止2023年末,是较大周期波动的呈现。
今天的主角,是深度调整下的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新一线城市”,房地产的支柱作用更为明显。
五年来西安房地产经营企业变化◎制图/城记智库
行业划分上,“房地产行业”属于第三产业。单从数据来看,西安房地产行业整体稳中有升:
▶单位数量为1.19万家,增幅达42.7%;
▶从业人员达25.3万,增幅为12.3%。
拆分来看,才能看到核心的关键:相比较2018年末“四普”统计,西安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数量减少了14.6%;更为夸张的数字是——从业人员减少了6.46万人,减少幅度高达40.6%。
互联网上的相关内容◎NEWS
楼市蒸蒸日上时期,房企从业人员往往与“高收入”挂钩,物质生活相对宽裕。但这代价是拥有极高的强度和压力,“披星戴月”是常态;且很常见,TA们普遍还拥有较高的杠杆负债率。
所以,很多人在这场变化中急速下坠。从光鲜到落魄,就在恍然的一瞬间。社交媒体上很多地产人的“小作文”,读来字字皆如切肤之痛。
房地产关联百余行业,“龙头”如此,尚且其它?
不过这场变化中,却出现两个类型的逆势上升,且增长幅度却不小——这个变动,也能看出西安房地产行业的走势。
猛增: “为何满屏皆在卖房”
如同“跷跷板效应”,有下坠必有增长。
一是物业管理企业:单位数量达5973家,增幅达72.5%;从业人员为15.5万人,增幅为37.1%;二是中介服务企业:单位数量为5143家,增幅达65.3%;从业人员则为3.7万人,增幅为37.5%。
这还有房地产租赁经营企业,从业人员为2.2万人,增长为16%。仔细分析这两个数据,说明西安房地产行业进入“新时期”。
五年来西安物业公司变化◎制图/城记智库
一是进入到物业服务时期:数据显示,2024年西安住宅销量降至2014年水平,增长已明显“降温”。 且前些年爆发性增长的项目,现在集中进入到入住期——必然催生庞大的物业服务人员。
二是进入到二手房时期:「城记」统计西安住建局公布数据,2023年和2024年西安二手房销量达19.9万套,超过新房销量——在两者发生“跷跷板效应”下,需求的变化带来大量的中介。
所以,我们自然会看到两个不同的结果:
五年来西安中介机构变化◎制图/城记智库
一是大家普遍对物业不满意: 原因并不复杂,“萝卜快了不洗泥”——这既源于大量需求导致服务无法跟上,也与对物业公司管理机制不足有关。所以,“房子后期保值看物业”很有道理。
二是大家发现“满屏皆在卖房”:西安人口超1300多万并仍保持净流入,故对新房、二手房和租赁都有强需求。3.7万中介以及从业者,全线从“门店”转到“线上”,天量输出造就“满屏卖房”。
这些变化,既涉及更为深层次的“安居乐业”,也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民生。
对比: “在全国地位如何”
「城记」查询显示,在房地产行业以下三个核心类别中,西安与全国对比如下:
▶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单位数量20.6万家,增幅0.2%;从业人员271.3万,降幅27%。增幅上西安分别为:-14.6%和-40.6%,跌幅皆超全国。
▶物业管理企业:单位数量37.5万家,增幅达59.8%;从业人员854.3万人,增幅34.1%。增幅上西安分别为:72.5%和37.1%,“领涨全国”。
▶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单位数量30万家,增幅45.9%;从业人员186.7万人,增幅17.9%。增幅上西安分别为:65.3%和37.5%,同样“领涨全国”。
西安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员占比全国◎制图/城记智库
虽然是全国形势下的缩影,但前面我们提及西安发展特点,故结果也有不同。
简单来说,“抽样调查”下的西安拥有1316.76万人口,占全国为0.94%。以此为基准参照:西安物业企业和中介从业人数,分别占全国从业人数的2.43%和1.99%——这个占比,不可谓不高。
不过,房地产毕竟是财富行业和支柱产业。在更成熟的城市,占比也更夸张。
就以北京为例, 物业企业和中介人数占比全国分别高达6.8%和14.3%。这其中,房地产租赁经营企业从业人员更是高达10.1%——这显示,这座高度城市化( 88%)的行业特征。
趋势显示,西安物业、中介和租赁预预仍将“爆发式增长”。新形势就有新变化,新变化催生新机制。这些,也考验着管理层的应对。
-写在最后-
《赤壁赋》中,吹洞箫的客人怅然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时代洪流,人与物皆是如此。
对此,面对“白露横江”的苏东坡表示:“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行业的变迁,也是时代变迁的呈现。 作为经历者,我们唯此通过数据和观察,为诸位呈现当下西安的变化。
那么,这五年西安还有哪些行业成为异军突起,成为“新生代”?敬请期待下回分解。
文=城记智库 永宁吹雪
若有转载或引用请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