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初看可能会觉得是个雍容大度,博览群书,能力超群的女子。但是细看之下却发现她这个人就是个分割体,人前人后完全是判若两人。
你看看在贾府的薛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大得下人之心。她左右逢源,在贾母王夫人面前日日晨昏定省,嘘寒问暖,表现得样样精通。
可是当把薛宝钗放到薛家的环境下,她却变得样样稀松,家里理得一塌糊涂,并无宁日。
都说她是牡丹,艳冠群芳,群花之首,可是她进宫待选个公主郡主的伴读,却雷声大雨点小,上京后悄无声息的没了后文。这艳冠群芳看来有点不实啊。
在贾府她总是劝宝玉用功学习,走仕途经济之道;可是她却从来不劝薛蟠好好用功,将来出人头地。莫非她这样一劝,薛蟠会拿起门闩伺候她?想起也是,毕竟她说“我只劝你从此以后少在外头去胡闹”,薛蟠也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不听她的。
在贾府,她路上遇到邢岫烟还得为人师表一般教导岫烟,让她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不要和那些达官富贵之家的小姐来比。可是对于她自己的丫头莺儿,她却从不教导,导致莺儿敢和贾府的少爷赌博,敢在宝玉面前娇笑着拉郎配:“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更敢在春燕的娘和姑妈面前大放厥词,说出““别人乱折乱掐使不得,独我使得”这样狂妄的话。
在贾府,宝玉说了她一句“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她登时便勃然大怒,并将怒火发泄到找她要扇子的靛儿身上。完了这还不算,还继续明嘲暗讽说宝黛“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可是在自己家,薛蟠说她一句“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她却躲在房间哭上一整夜。
她平时的做派“一问摇头三不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是王夫人要她协理管家,她却大力掺和探春对大观园开源节流的改革。都说她懂得理家,可是薛家是个什么模样大家再清楚不过了。当初薛父还在时倒还好,正如她说的:“难道我们当日也是这样冷落不成?”,当日确实不是,但是薛父不在后,由她管理的薛家杂乱无章,一日不如一日。
在湘云面前她装贤惠,湘云死心眼的当她是好姐姐;在黛玉前面她扮大度,黛玉重情与她结为金兰契。但是她自己的妹子薛宝琴来了,她却为宝琴得到贾母之宠而吃醋;宝琴写怀古十首,黛玉等人都叫好,她却装模作样的认为不合适;宝琴送她一件石榴裙子,她也立马转手送给袭人了。
在大观园她长袖善舞,收服湘云袭人,也让黛玉承她的情。可是在薛家,夏金桂将整个薛家搅成一锅粥,她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躲起来不做声。
你看,明明就是同一个薛宝钗,为何在贾府和在薛家,她的差别却如此之大,她给人的感觉为何如此割裂?
很显然,这就是人设。在贾府里她需要立人设,而在自己家当然不需要立啥人设了。
在薛家的她才是真实的她,她是根本没有能力对付自己的嫂子夏金桂。小小一个薛家都管理不了,还想当贾府的宝二奶奶管理贾府这个大家族,她有这个能力吗?
其实她真没有这个能力,她并没有齐家之才。王熙凤和探春这样的个性和手段才适合治家,宝钗虽然圆融,但是要管理贾府这样的家族,她不行。
当初王夫人让她协理管家,她每夜坐着轿子巡视,但大观园中的聚赌现象却有增无减。赌博的三个大头目,有周瑞家的亲戚,有迎春的奶娘,宝钗院中的婆子丫头也赫然在列,而莺儿的干妈和干哥哥同样在里面!
看来她所谓的巡视只是一种摆设,以她这样的作为如何管家?
同样,作为她影子的袭人,也是把怡红院管的一团糟。袭人嘴上常说“一时我不到,就有事故儿”,但事实上呢,活都是别人干的,功劳都是袭人的,而有啥祸事呢那自然是别人承担,不然晴雯也不至于被陷害被撵出去了。
宝钗管家时的做法,和袭人有得一比。改革的法子是探春提出的,得罪人的事是探春做的,拿公家的钱去收买人心的事,宝钗则抢着去做。这才是宝钗最擅长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