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万买到“凶宅”!两年后起诉退款为何能获得法院支持?律师解读→
创始人
2025-09-09 10:41:15
0

9月8日,

湖北省鄂州市人民法院

此前审理的一起

男子买到“凶宅”两年后要求退款案,

引发关注。

据报道,2021年10月,湖北鄂州的陈先生以55万元向王女士购买城区房屋,贷款后完成过户,购房合同中约定“买方已知房屋情况,卖方无瞒”。

2023年8月,陈先生意外得知该房屋内曾发生王女士母亲自缢身亡的事儿,认为王女士隐瞒“凶宅”事实构成欺诈,遂起诉要求撤销合同、返还房款及中介费等,并让王女士代偿剩余贷款。

王女士则辩称房屋质量无问题,且合同已约定“无隐瞒”,拒绝担责。

最终,法院认定房屋属“凶宅”,王女士未履行告知义务构成欺诈,判决撤销相关合同,王女士返还钱款并代偿贷款。

那么,

什么样的房屋会被认定为

法律语境下的“凶宅”?

房屋出卖人未主动告知房屋

是“凶宅”会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购房者若买到“凶宅”,

可通过哪些法律途径维护

自身合法权益?

一起来看《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管理主任吴学联律师的专业解读!

1.什么样的房屋会被认定为法律语境下的“凶宅”?本案中法院为何认定案涉房屋是“凶宅”?

吴学联:法律层面虽未对“凶宅”作出统一的立法定义,但结合司法实践和社会普遍认知,“凶宅”通常指房屋内发生过非正常死亡事件(如自杀、他杀、意外事故致死等)的房屋。这类事件可能对购房者产生心理不适、影响居住体验,进而实质性影响交易意愿,成为房屋交易中的重要信息。

本案中,法院在认定时会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首先是事件性质,案涉房屋内发生过非正常死亡事件(如自杀、他杀等),这与因疾病、衰老等自然原因导致的死亡有本质区别。其次是社会普遍观念,该事件是否在社会普遍观念中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足以对居住者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其购买决策。案涉房屋发生过王女士母亲自缢身亡的事件,属于自杀这种非正常死亡事件,符合社会公众对“凶宅”的一般认知标准,所以法院认定该房屋是“凶宅”。

2.房屋出卖人是否有义务主动告知购房者房屋是“凶宅”?未告知会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吴学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诚信原则”及房屋交易的特殊性,房屋出卖人对“凶宅”信息负有主动告知义务。原因在于:一方面,“凶宅”信息不属于“肉眼可见的房屋瑕疵”,购房者难以通过自行查验发现,卖方作为房屋的原权利人“非正常死亡事件”的亲历者,处于信息绝对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凶宅”信息直接影响购房者的“意思表示”——若知晓该信息,购房者可能选择不购买或压低价格,属于“影响交易意愿的关键因素”,卖方隐瞒则违背诚信原则。

本案中,王女士不仅未主动告知“凶宅”事实,反而在合同中承诺“卖方及营销中心无隐瞒”,属于“故意隐瞒重要信息”,符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欺诈”的构成要件(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最终,法院判决撤销相关合同,王女士需返还购房款、中介费、税款,并代偿银行贷款本息,正是对“未履行告知义务”的法律追责。

3.本案中合同约定“买方已知悉房屋产权及居住情况,卖方及营销中心无隐瞒”,为何法院仍认定卖方“隐瞒”并构成欺诈?

吴学联:合同中的“无隐瞒”条款不能成为卖方“免责的挡箭牌”,关键在于条款是否覆盖“凶宅”这类“关键信息”,以及卖方是否真正履行了告知义务。

首先,“房屋产权及居住情况”是概括性表述,而“房屋内发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属于影响交易核心决策的具体信息,不能仅凭概括性条款推定买方“已知悉”——买方签订合同时,难以预见到“居住情况”包含“凶宅”事实,卖方需针对该特殊信息作出“明确、具体的告知”,而非依赖笼统条款规避义务。其次,王女士在明知房屋是“凶宅”的情况下,未向陈先生作出任何提示或说明,反而通过合同条款“承诺无隐瞒”,本质是“以虚假承诺掩盖真实信息”,主观上具有“故意隐瞒”的恶意,符合欺诈的主观要件。因此,法院未认可该条款的免责效力,仍认定卖方构成欺诈。

4.购房者若买到“凶宅”,可通过哪些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本案中陈先生的诉求为何能得到法院支持?

吴学联:购房者若买到“凶宅”,可以保留购房合同、交易凭证、付款记录等材料,收集卖方隐瞒房屋是“凶宅”的证据,包括邻居的证人证言、社区记录等,以及与卖家关于房屋情况的沟通记录、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通过与卖方协商、向相关部门投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维护权益。

本案中陈先生的诉求能得到法院支持,是因为卖方故意隐瞒“凶宅”事实,构成欺诈,陈先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合同属于受欺诈而做出的意思表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他有权请求撤销合同。隐瞒“凶宅”信息不仅违反法律规定,也违背了社会善良风俗,为司法实践所坚决否定,所以法院判决撤销相关合同,判令卖方返还购房款、中介费和税款,并代为偿还贷款银行本息。法院判决旨在纠正因欺诈导致的不公平状态,保护善意买方的合法权益,并维护市场交易的诚信基础。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雨晨

来源:法治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国际乒联第37周排名 ... 北京时间9月9日,国际乒联正式公布了2025年第37周的世界排名。在这份最新榜单中,中国乒乓球队继续...
原创 金... 据路透社报道,即将在9月举行的一场美日联合演习中,美军将“暂时性”地把“堤丰”陆基中导系统部署到日本...
官方通报“多个月水费都是49.... 近日,江西上饶市龙潭新苑小区有业主倪先生反映称,小区水费存在明显异常现象,多个月份的水费金额精确到分...
原创 交... 中方这次带着订单去,不就是明白告诉他吗。主动权不在美国手上了。想让中国买,就得收起加税那套。更别提用...
“瑜伽服中爱马仕”Lulule... 被称为“瑜伽服中爱马仕”的Lululemon遇到了增长瓶颈。 公司9月4日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业绩...
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盘中创10... 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盘中创下10个月新高。 9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盘中一度升至7.1220,...
黄河“第二刷”已开始!为何今年... 昨天(8日),2025年黄河汛期调水调沙作业正式启动,这也是黄河今年第二次进行调水调沙。位于河南的小...
黄河“第二刷”已开始!为何今年... 8日,2025年黄河汛期调水调沙作业正式启动,这也是黄河今年第二次进行调水调沙。位于河南的小浪底水利...
印度网友疑惑:如果中国真的实现... 最近看到有印度网友在外网问答网站Quora上发问: 如果中国真的实现了载人登月,其他国家还有追赶的机...
爱看头评 | 2天涨粉逾5万,... 正值各大高校入学季,融合“INFP人格”“拒绝内卷”等热梗的招生帖刷屏社交平台,“人大刚子”的小红书...
中央定调后,青岛都市圈“动真格... 城市发展,抱团竞争时代来了。 近日,青岛市党政考察团赴潍坊调研,双方举行加快推进青潍同城化发展合作座...
习近平会见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 9月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新华...
OPEC+增产力度正在减弱,油... 汇通财经APP讯——过去五个交易日,美原油(WTI)震荡下行,累计跌幅超过5%,周一盘中反弹逾2%,...
原创 鄱... 鄱阳湖变“大草原”了!又没有水了,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未来真的要消失吗?这样下去似乎不是办法一样,为什么...
规模化蛋鸡养殖场为何要用胆汁酸... 对规模化蛋鸡养殖场而言,经营的核心从来不是 “赚快钱”,而是系统稳定性、成本可控性和长期竞争力。当蛋...
55万买到“凶宅”!两年后起诉... 9月8日, 湖北省鄂州市人民法院 此前审理的一起 男子买到“凶宅”两年后要求退款案, 引发关注。 据...
2天涨粉逾5万,“刚子书记”为... 正值各大高校入学季,融合“INFP人格”“拒绝内卷”等热梗的招生帖刷屏社交平台,“人大刚子”的小红书...
原创 明... 2025年一季度A股交易数据显示,超60%的散户投资者曾设置过止损单,但其中48%的人在股价触及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