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我认为的,或许都是错的。
----正文の分割线----
第01章 匹夫与郎中
C村有一匹夫,年方35,孔武有力。
人虽厚道实诚,但性格执拗。
对自己认定的事,多少头牛都拉不回来。
不仅如此,匹夫眼里还容不下沙子,
看不惯的、不认同的,他不仅要说出来,
还会督促村中管事去纠正、去处理。
故而,村里对其褒贬不一。
有人觉得他性格不虚不假,值得深交;
有人对其敬而远之,恐其突行匹夫之勇,
或伤及无辜。
对此,匹夫并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
C村大多数人以种植茶叶为主业,匹夫也不例外。
他们种出来的茶叶除了供给乡邻,
还会运到数座山相隔的其他村落去进行售卖。
可即便如此,C村的茶商们仍十分苦恼。
恼的是,茶叶实在太多!多到卖不完的那种。
在村里进行了无数次茶叶大促销之后,
茶商们的利润是越来越低,有的甚至在亏本贱卖。
不得已,茶商们将目光投向了C村以外。
在相隔几十座山的地方,
有一同样人口密集,但市场潜力很大的A村。
匹夫们本打算去到A村大展拳脚,
奈何A村村长是个老不修,
美其名曰保护自家村民生计,
对外来商人,特别是C村茶商,十分排斥。
甚至还特意颁布了条村令:外来茶商,必苛重税。
这也使得包括匹夫在内的C村茶商们,陷入两难。
但如果贸然进入A村,
在重税之下,匹夫们的茶叶利润,
不仅所剩无几,且很难打开市场。
但如果放弃,手里茶叶又实在没有更好的地方消化。
这个难题,困扰了C村茶商们许久,
始终无解。
然而这一切,却因为一个人的出现,带来了转机。
A村有一名姓曾的郎中,站了出来。
说来也巧,曾郎中原本也是C村人士。
其本不擅长治病,但却有洞察人心之天赋。
最大的能力并非医术,而是给人带来情绪价值。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
是其曾用一套独门梦想窒息术,
治好了无数本来没有病,
但觉得自己有病的人。
如果只是治病,便也罢了。
可偏偏曾郎中在C村行医之时,
因眼馋茶商的利润,
竟突发奇想也倒腾起了茶叶的生意。
在其看来,所谓生意,
只要情绪价值给够就行。
实在不行,大不了再次施展梦想窒息。
殊不知,不但C村村民没有那么好糊弄,
就连C村的管事们,也觉得曾郎中不靠谱。
在数次茶商资格考核过程中,
发现曾郎中不仅不懂茶,
其倒腾茶叶这件事,似乎也是一场骗局。
眼看无利可图,甚至还有被追责的风险,
曾郎中十分果断地逃出了C村。
逃亡目的地,刚好就是A村。
总结了自己在C村失败的经验教训,
曾郎中将自己的优势,
彻底融入到了卖茶大业里,
不刻意宣传茶的品质,
而是大聊特聊它的药效。
您别说,一方水土一方人。
A村的村民,还真就吃曾郎中的这一套。
在C村没能成功的曾郎中,
愣是在A村混得风生水起。
其实在曾郎中心里,始终有一个梦想,
那就是能风光地回到C村,
如果可能,再将之前在C村的欠债补上。
于是曾郎中找到了匹夫。
你们C村茶商不是难进A村吗,
可我行啊。把你匹夫的茶,
拿来换上我郎中的标签,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A村茶,C村造!
匹夫心想是个办法,但却又有点犹豫。
原因在于此前匹夫曾公开指责过,
一位C村已经故去的富商,
认为富商的投机倒把,带坏了一帮人,
严重损害了C村的茶叶市场。
且如今C村里还有茶商,有样学样,
或将步富商的后尘。
而这个富商,便是曾资助过郎中的重要人物。
于是摆在匹夫面前有两条路,
要么继续刚下去,只在C村抢市场,
要么通过郎中递过来的“桥梁”,暗度A村。
就在匹夫可能还没完全决定的时候,
郎中那边坐不住了,来了个先斩后奏。
把事情往前推了一大步。
在郎中A村好茶的包装上,
赫然出现了匹夫茶的字样。
就这样,匹夫与郎中,
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
就此被绑定在了一起。
后续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尚未可知。
但我们从匹夫与郎中的这次牵手,
看到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匹夫再刚,也得为现实低头;
郎中再滑,也有其可取之处;
回到现实世界里,这样的匹夫和郎中,
其实并不在少数。
但如何解读,每个人的观点都有不同。
愿刚强如匹夫者,都能事随人愿;
愿郎中之辈,也能改过自新,好自为之。
或许,这才是牵手的真正意义所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