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的销量挑战,即便身为新能源"一哥"的特斯拉也终究扛不住,开始推出主打销量的车型,力求改善自身财务指标。
特斯拉这一刀,砍的是配置,加的是野心。
最近,“廉价版”特斯拉Model Y的消息成为热议焦点。
据网上爆料统计,虽然覆盖厚厚伪装,但我们依旧能从一些细节看出,它到底减配了哪里。
外观方面,特斯拉廉价版Model Y取消前贯穿灯带、取消尾灯中间漫反射灯带,大灯设计向Model 3靠拢,将大灯位置往上移,并且轮圈尺寸缩小。
内饰砍掉玻璃天幕、后排屏幕,前排中央扶手贯通,转向拨杆保留但换挡改由屏幕操作,织物座椅替代仿皮,后排空间从图片上也能感觉到被进一步压缩。
电池容量降至50度磷酸铁锂(现款为62.5度),续航预计450-500km,不过HW 4.0智驾硬件得以保留。
特斯拉的逻辑很明确:砍掉附加值,死守优势的三电、品牌,以及自研的纯视觉智驾。
劣势更明显,配置跟同级咱们自主品牌的车差太多了,大概就只是一台能动的电动车,没什么额外的情绪价值。
当然如此减配后的特斯拉,该如何定价?是决定这台车销量至关重要的因素,多方消息猜测或为15-20万元的震撼价位,较现款Model Y(26.35万元起)直降6-11万元。
如果这一价位若落地,意味着恰好卡在比亚迪宋PLUS EV与小鹏G6的腹地,收割下沉市场:对价格敏感群体而言,毕竟特斯拉的品牌号召力,足以让不少消费者愿意为Logo买单,也能活得挺好。就像手机市场,即便配置稍逊,苹果入门机型依然不愁销路。
不过风险同样存在,同价位国产车配置碾压(通风座椅、智驾芯片堆料),若定价逼近20万,恐遭“毛坯房”反噬,遭到市场进一步抵触。
特斯拉是个很特别的汽车品牌,为什么这么说呢?
市面上一个个车企都不断加速开发新车型,如何做宣传自己。
但特斯拉给自己的定位说道,自己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公司,更是一家人工智能的公司。
的确,全球首富的眼界和认知,都是我们普通人难以比拟的。
在中国无公关广告,在中国没开过发布会,但发布会上“几乎都可以”看到特斯拉,量产车型仅3YXS四款,公司重心放在无人水平提升、降本增效和三电技术突破,以及星链移民火星等计划。
所以,减少研发成本造新车,推出廉价版Model Y也变得顺理成章了,更经济的价格也将其推动电动车普及、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一步。
此外,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机器人领域持续发力,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了相关成果,Robotaxi服务稳步推进,第三代机器人计划2025年进入中国C端市场、2026年量产,未来将深耕智能驾驶与机器人领域。
从Model Y廉价版的减配逻辑里,不难读懂特斯拉的野心:以“够用就好”的理念,实现更多的普及。
当然了,其定价既是破局利刃,也是悬顶之剑。若坚守15万底线,凭借特斯拉的品牌光环与三电技术,或许能在下沉市场撕开缺口,复刻苹果入门机型的“Logo溢价”逻辑。但一旦价格逼近20万,面对配置全面领先的自主品牌竞品,“毛坯房”式减配难免引发反噬。
这场以价换量的博弈,最终考验的不仅是特斯拉的成本控制能力,更是消费者对“品牌信仰”与“实用价值”的权衡。
这场赌局的结局,或许要等上市后才能真正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