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学好语文系列四讲,回放在会员专区:
下面是《孩子如何学好语文1:字、词、造句》的提纲
什么是语文?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语文
1.语言和文字:语文规范、语文程度
2.语言和文学:中学语文课本
《现代汉语词典》-语言: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语言”一般包括它的书面形式,但在与文字并举时只指口语。
《现代汉语词典》-文学: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现代汉语词典》:二年级起必备
孩子学习语文卡点
不会写,多笔少笔——只记笔画,记不住
写错字,张冠李戴——没理解意思
不会组词——(1)没理解字意,不知道这个词字怎么用(2)见它在词里出现太少,不熟悉这个字的用法
不会造句——(1)没理解词义,不知道这个词怎么用(2)见它在句子里出现太少,不熟悉这个词的用法
认字总体过程
学数学:体验-语言-图画-符号——《儿童怎样学习数学》(适合2-10岁孩子父母看)
体验:表达生活中的什么意思(口语使用:父母的语言-听-语言理解)——火
语言: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它是什么意思(口语使用:语言生成-说)——火
图画:形象地理解这个字(1)这个字代表的实物的图画 (生活、认物和认知读物)(2)这个字的图画(文字起源于图画)——(象形字+造字法)——《汉字是画出来的》《汉字是拼出来的》——火、灾
字的符号:这个字的符号(开始认识具体的字)
认字误区:直接进入符号,孩子理解困难
如何认识一个具体的字:音、义并举
知道读音,也知道意思
如何确切了解字义:
交谈讨论
字典:现代汉语意思,有哪些意思,怎么用
象形字-怎么来的
说文解字-原意
多音(多义)字——理解意思,更容易记住读音
近义词,反义词——字的意思都弄不明白,近义反义更记不住
认字的误区:(1)只关注读音 (2)贪多,单纯追求识字量——很多字并不真的认知
如何会写一个字:用造字法学写字
为什么不会写?写字的误区——死记硬背笔画
短时记忆容量:7±2(5-9个)个项目
造字法:记忆部件,减少记忆项目
语文认、写偏旁部首-造字法
《新华字典》-部首检字表-批量认字
如何会用一个字:在词里学字——理解字义+学会组词
熟读课文,读到词——看到字如何在词里出现,理解字义,认识单个词
多阅读:
单个词的重复频率-词的熟悉程度,字义的理解程度
读到更多的词-词汇量
读啥?——多读非虚构,虚构类字词丰富度不够
虚构:快慢
非虚构:速度、频率
误区:指读、朗读——指读-只读到字,只关注读音,没读到词,没读到字义
如何会用一个词:在句里学词——理解词义+学会用词(造句)
熟读课文,读到词在句子里如何出现,理解它是什么意思
多阅读 :
熟悉某个词词义、常见用法
读到一个词的多种用法
读到很多很多词,理解词义和用法
多读非虚构:
接触到自己能读懂的丰富句式,避免句子单调
虚构类当然有很多漂亮句子,但是以现在的阅读能力读不懂,能读懂的,都太过简单
如何会用一个句子:在文章中学句子
理解句子如何在上下文中出现,为写作打基础
误区:好词好句
好词——脱离句子,词就僵死了
好句——脱离文章生硬记忆、模仿,句子生硬、突兀
小结:
语文课程中学字词:学懂学透,不一知半解
字词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值得多下功夫
阅读中学字词:字词是工具,阅读是使用它们的过程
总是在认识工具,永远学不好用工具——阅读误区:认字
学好字词必备工具书:
参考工具书:
3-6岁推荐图书:
6-12岁推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