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700字
阅读完约5分钟
■ 桂浩明
自去年9月24日行情启动以来,A股市场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一举扭转了已经延续多年的下跌态势,出现了震荡上行的格局。
以上证综指而言,目前的点位距离去年9月的最低点已经上涨超过35%。同期,中证1000指数的涨幅更是达到了60%左右。
相比之下,沪深300指数的走势就显得较为平淡了,其间的涨幅稍大于30%。虽然这也算是不错的成绩,但毕竟跑输了绝大多数的宽基指数。尤其是当各大指数纷纷突破去年10月8日的高点时,沪深300指数却距离那个位置还差了一截,这确实有点尴尬。
沪深300指数自创设以来,由于涵盖了市场上的很多大盘股,几度成为国家级基金入市的重点对象,对表征具有良好群众基础的绩优股走势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因此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以沪深300指数为投资标的的ETF,不但品种数量多,而且规模都很大。像华泰博瑞沪深300ETF,目前的规模超过3740亿元,在A股所有ETF中连续多年排名第一,是典型的龙头产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既有机构投资者深度介入、也有相应群众基础的指数,虽然多年来的业绩也称得上可圈可点,但自去年9月24日以来,却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明显落后于同类宽基指数,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理论上讲,去年爆发的“9·24”行情具有明显的趋势性特征,从那时起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深刻地改变了A股市场运行的格局,为增量资金的持续流入打开了通道。市场上的大多数股票都获得了相应的上升空间,尤其是那些绩优股,更有机会实现价值回归乃至价格发现。事实上,投资者在银行的行业指数、板块的科创综合指数的走势中,也都看到了这一点。
然而,在沪深300指数的走势中,这一点却并不明显。原因在哪儿?简单来说,就在其行业分布上。统计显示,沪深300指数中,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股票的占比接近18%。其中,相当数量是光伏行业、锂电行业的股票。另外,食品饮料等可选消费类股票的占比超过16%,白酒股是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众所周知,在这波行情中,光伏、锂电与白酒等板块的表现是比较差的,这就对沪深300指数形成了严重的拖累。在前些年,这几大板块的表现是相当亮眼的,因此也拉高了沪深300指数,是其实现超额收益的重要因素。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市场热点发生了变化,作为被动跟踪相关指数的ETF产品,只能继续按指数中样本股的权重来配置股票。因此,当仓位较重的股票表现疲软时,这样的操作模式就会给基金净值带来损失。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上证50指数上,由于它是非全市场的特大盘指数,持股更为集中,而贵州茅台又是其持股的重中之重。以该股为代表的白酒类股票的下跌,是其自去年9月24日以来涨幅仅27%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此看来,即便是宽基指数,如果其覆盖的重点品种中有明显处于弱势状态的股票,那么就很难完全平滑掉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对参与相关ETF的投资者来说,这就意味着有可能面临跑输大盘的情况。
一段时期以来,ETF很受投资者的关注。其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的特点,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也是近期新增资金的主要流向。在不少投资者看来,行业ETF是需要根据对热点的判断来进行投资的,而对宽基ETF则只要认可大盘走势,就能无脑买入。
其实,这里是存在某些认识误区的。虽然同为宽基指数,上证50指数只包含在上交所上市的50只超大盘股,而中证2000指数则涵盖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2000只小微盘股,两者的股票特征和操作风格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不同的时点上,走势也是不尽相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ETF的投资,也必须有认真的研究。譬如沪深300ETF,虽然在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都能够跑赢大盘,但在这段时间就不具备这个能力。哪怕是吸引了最多购买ETF的资金,也无法在这波行情中越过市场的中位线。这个事实也启发投资者,买什么基金是大有讲究的。ETF并非随便就可以买。仔细分析其跟踪股票的结构,是进行投资布局的前提条件。
本文由作者首发于金融投资报
编辑|王为
责编|陈雨禾
校检|袁钢
审核|苗曦